APP下载

基于JIT模式的页岩气工程设计管理创新

2020-01-15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武汉430000

化工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涪陵工程设计页岩

张 辉(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武汉430000)

江汉工程院自2012 年底参与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建设以来,通过创新驱动突破管理与技术瓶颈,为各类工艺方案设计和现场服务提供了有效保障。在实施与服务过程中,开展了准时制生产模式(JIT)在施工设计、产品研发中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生产管理中的合理性和高效性,解决了企业在涪陵页岩气田大规模开发中面临的时效性难题,赢得了效益,也对石油工程领域的管理创新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

1 JIT模式主要特征与实施背景

1.1 JIT模式简介

JIT 模式又称为准时制生产方式,是基于精益生产模式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是围绕适时生产所建立起来的一套管理方法,在这一模式下,企业的一切经营都以适时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降低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为目的。

1.2 存在主要问题

JIT模式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对库存的控制与分析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江汉工程作为国有企业的科研单位,从事的主要为油气田储层改造等相关室内方面的研究工作,与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库存存在一定差异,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发现,在科研项目和现场施工设计与服务方面同样存在滞后或低效率等现象,用精益生产模式亦可解决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经前期调研与总结,发现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2.1人员紧张,各部门协调难度大

由于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工作量大、难度高,对于专业人员的科研水平和服务质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场服务过程中,受制于科研人员专业性强、人员编制不够、部门众多等问题,对于工作协同性和质量要求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制约了企业管理与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2.2牛鞭效应

所谓牛鞭效应,是指分销商会根据对历史销量及最新市场动态进行分析预测,通常会把预测的订货量做一个人为放大,这样一级一级的放大,结果到生产商时,产品需求会引起大的波动性。在涪陵页岩气田开发过程中,受单井产量和供需关系影响,现场服务需求会随时调整变化,工程设计的进度安排,人员的调配以及价格的影响都会给现场服务带来一定难度。

1.2.3缺乏定量化考核指标,参与人员效率与积极性不足

精益生产模式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作为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将降低成本作为基本目标。江汉工程院作为一所科研单位,对于涪陵页岩气田的服务一般为工程设计与科研项目研究等方面,对于绩效考核缺少明确的量化评价指标,在成本业绩考核以及奖金发放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大锅饭现象,造成参与人员效率与积极性不足。

2 JIT管理模式应用基本框架

JIT 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但其理论框架还需根据自身行业特点进行修订,江汉工程院作为石化行业上游企业,针对上述存在的具体问题,对JIT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进行了重新梳理,建立了一套适应于本企业发展的应用模式,具体表现在:

2.1 适时适量模块化生产

JIT 模式的关键在于及时,就是尽量使工序间的储存接近于零。为适应现场大规模开发模式,采用了设计编写模块化原则,即将现场施工设计分解为多个模块,利用工序分散化解决平衡问题。

2.2 弹性配置作业人数

即根据现场生产量的多少,弹性地调整服务现场人员数量,以及用较少的人力完成较多的生产任务,同时通过全面提升服务人员的科研和技术水平,培养成兼具多种科研技能的多面手,优化工作流程。

2.3 质量保证

通过将管理贯穿于施工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来实现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的一致性,实一是设立单井负责制,指派专人对设计的各个流程进行把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将工序的每个环节实现信息化,通过信息系统把控时间点,设置完成红线,杜绝完成不及时等情况。

3 JIT模式管理创新取得的成果

本企业基于JIT 管理模式下的基本框架,通过对质量、供应、需求及人员优化,形成了适应于石化上游行业的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取得的成果如下:

3.1 建立了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实行全面的质量管控是实施JIT 模式的基本保障,通过加强工程设计的全过程管控,从设计质量、时间出发,建立了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了从获取生产需求到设计签发过程的畅通无阻,单井设计完成实行时效提升30%~50%,一次性通过率100%,真正做到零缺陷、零库存。

3.2 形成了各模块协同化作业的柔性管理模式

实施JIT模式之前,工程设计采用单人负责制,即选派专人完成单井设计的全流程,缺点在于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人员闲置,未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进行模块化分工后,通过将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按不同类型划分,共分解为方案思路、分段分簇、泵注与化工料计算、多媒体编制与汇报、字版编写与签字等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选派专人负责,形成了协同化作业模式,极大提升了设计效率,单井设计周期缩短40%,形成了完成周期短、设计水平高的柔性管理模式。

3.3 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增强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在涪陵页岩气开发前期采用统一定员制管理方法,通过抽调各基层单位专业人员组建涪陵项目部,各专业人员相对独立,与现场工作量的联动性较差,管理较为死板,容易造成现场人员的工作懈怠。通过基于JIT 模式的弹性化管理,依据生产需求的变动增减人员数量,在保障现场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了一定程度上降本。同时通过专业培训与学习,培养了适应于多个岗位的“多面手”科研设计人员,在模块化作业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此外,通过制定一系列量化考核指标和奖金分配制度,打破国有企业大锅饭的分配标准,对科研设计人员实施各类奖励措施,将科研及生产奖励的70%~80%划归负责人进行分配,大幅度提高了技术人员待遇,极大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4 建立了高效率的信息管理系统

石化行业虽为传统能源行业,但同样需要整合开发协同的信息化技术,才能对需求作出迅速的反应,通过对工程设计的各环节进行数据整理,建立了一套高效率的线上信息管理系统,将人工管理变为计算机信息管理,让管理者和科研设计人员都能第一时间实现信息共享,从而避免了信息传递的不畅带来的生产迟滞,也避免了信息的重复处理引起的成本增加,目前单井设计上线率100%,签发时效提升25%。

4 结语

石油工程领域的设计管理是一项技术含量高、多领域交叉协作的复杂工作,特别是面对近两年快速发展的页岩气市场,对工程设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作为后盾,使得过程流通快捷化、生产低成本化、人才管理人性化。文章针对企业目前存在的生产管理问题,通过结合JIT 模式下的管理经验和企业自身特点,重新建立了适应于石油天然气领域的顶层设计方案,使得产品设计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成本大幅度下降,打造了石化工程领域的高端品牌。

猜你喜欢

涪陵工程设计页岩
涪陵榨菜
涪陵:工业大区打开绿色新场景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永远创新的涪陵页岩气公司
页岩气开发降温
铜阳极泥中碲回收工程设计
EDA技术创新演化与工程设计应用
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初步估计为31万亿m3
页岩气是什么?
页岩气是怎么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