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对策
2020-01-15田国彬四川中蓝国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泸州646207
田国彬(四川中蓝国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泸州 646207)
化工企业是生产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常涉及一些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为了确保企业生产工作的安全性,需要对当前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研究有效的改进对策。
1 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性、毒性、腐蚀性等危险特性的化学物品,具有对人体、设施及环境的危害性。目前我国对于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依据主要按照《危险化学品目录(2019版)》,以危险性较大的81 种类型的化学物品为确定原则,具体包括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有毒气体等种类[1]。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在进行危险化学品生产时,安全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企业应充分落实主体责任,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在危险化学品生产的不同环节开展监督管理工作。通过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全面预防生产事故,使化工企业实现稳定发展。
2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对安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对于主体责任的落实不到位是一项常见问题。企业普遍将工作重点放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方面,对于安全管理相对缺乏重视,对安全管理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比如一线生产人员由于对安全管理缺乏重视,生产过程中存在违规作业和违反纪律的行为,如未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有限空间作业时未进行通风检测、开展特殊作业前不经过审批等。管理人员也没有对其严格追究责任,很多情况下只进行口头教育。
2.2 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处于不断完善阶段,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等。企业需要根据上述法律法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目前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的管理范围较小,协调性相对较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应参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设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对管理职能进行落实。监督工作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备验收与检修、安全防护用品质量及使用、职业危害检测评价、以及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等方面。
2.3 安全管理技术有待提升
目前一些企业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技术和设备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没有采用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的生产设备与工艺技术。主要问题表现为对危险化学品鉴定和检验技术和安全作业技术掌握不到位、生产设备设施本质安全性存在问题两方面。例如某企业在生产工作中,对于丙烯球罐没有按照GB17681中的规定,对易燃易爆储罐设置两种不同类别的液位检测仪表,而只应用一种液位检测仪表。同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也常存在没有根据要求安装可燃和有毒气体报警仪、压力表到期未检定、生产车间通风不良、工艺流程不正规等设备和工艺层面的管理问题。
2.4 应急管理能力不足
根据安监总局40号令第二十条的要求,危险化学品单位应依法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工作人员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器材。第二十一条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目前一些企业在应急预案的制定上缺乏针对性与可行性,应急救援队伍及设备不符合实际需求。同时没有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或应急演练结束后缺少相应的总结与评价,难以保证演练效果。此种情况下如果发生事故,企业员工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导致错过事故的最佳控制时间,造成事故的危害程度与损失扩大。
3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改进对策
3.1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需要树立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通过有效措施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转变“重生产轻安全”的错误认识。其中需要加强对于安全管理的宣传,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重视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企业自身应不断加强安全生产文化的建设,提升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可以具体采用增设年度安全生产奖、开展安全技术创新比赛和安全技能比赛、开展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等方式,使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企业还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运用广播、报刊、网络和宣传栏等方式宣传关于安全生产的内容,结合安全技能比赛等,进一步丰富宣传工作形式。对从业人员要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技能及实际操作培训,将理论知识有效联系实际。加强考核规范化程度,员工要在通过考核之后才能进行实际生产操作,提升员工专业素质与安全意识。
3.2 健全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企业要对安全管理制度作出完善,为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企业员工及管理人员要充分明确自身权利及职责,对安全标准作出进一步完善,促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逐步健全。制定相关制度时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确保标准的制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更有利于实现有效管理。其中应制定和完善关于风险评估、安全布局、防护距离和工艺控制等方面的制度。同时还要对管理部门职能加以明确,生产企业应对员工的权利与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使员工能够全面了解自身工作内容。相关部门也应进一步划分监管职能,完善监管工作,有效解决职责不明确的问题,合理划分监管界限。在监管制度上可以采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比如某地区在2018年3月建立了该项制度,能够起到提高安全监管工作效率的作用。
3.3 强化安全管理技术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生产当中需要对安全管理技术手段及相应设备作出完善。第一是本质安全与工程设计,在工艺变化较大以及开展新项目时,应做好本质安全设计工作,并积极采用先进的设计标准,促进工艺系统安全水平的提升[2]。第二是需要积极研究新型技术方法与工艺,减少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的危害性,同时需要进行科学评估。第三是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采取有效的隔离与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不与化学物质进行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危险性与生产事故。对此要为操作人员合理配备防护用品进行隔离防护。第四是要选择专业人员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及时预防和处理常见设备故障[3]。
3.4 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提高自身应急管理水平。第一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危险化学品的应急救援工作相对于一般的消防救援具有更强的专业性,企业应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生产情况的救援队伍,配备专业设备,与政府部门签订协议,获得政府补贴,提高应急救援水平。第二要以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为基本原则合理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加强与政府部门应急预案的衔接以提升实施效果。第三要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并高度重视演练的记录评估,对演练过程及其中的问题作出深入分析,客观评价演练结果。
4 结语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入分析,探讨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