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乡村振兴十大典型模式分析

2020-01-15陈斯佳张明生赖齐贤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化

陈斯佳,张明生,赖齐贤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6)

浙江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是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发源地,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示范区。浙江各地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探索,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案例。为了更加全面和深入了解浙江乡村振兴的建设情况,本文通过对浙江多个县(市、区)的实地调研,与主管部门、村镇干部、农民、企业负责人等不同类型群体进行深入交流,并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振兴路径,对浙江省十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为各地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1 产业振兴的典型模式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平台建设为突破口,集聚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壮大产业集群;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坚持科技兴业,不断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加强品牌建设;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通过乡村产业振兴,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1.1 慈溪产业振兴模式

慈溪市隶属宁波市,是沪、杭、甬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慈溪市蕴藏着丰富的海涂资源,是浙江省土地后备资源最富足的地区。慈溪市依托自身资源条件和管理体制优势,以产业园创建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聚集生产要素,全力打造国家科技兴农、产业兴旺制高点。

1.1.1 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

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浙江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总面积1.03万hm2,辐射周边5个乡镇,目前园区正在积极探索建设、管理、发展的新路径,重点构建“三大体系”。一是构建“一区多园”的多元发展体系,推动全市资源力量整合、区域发展联合、产业发展融合,创新“企业+加盟农场”产业整合模式,实行最低价格保护和高品质、高价格收购,让加盟农场参与企业产业运营利润分成。二是构建“三合一”科技支撑体系,即“一园多平台、一企一院校、一项目一团队”,通过科技支撑,产业园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新技术、新装备得到广泛推广。三是创新构建“3+1”金融支撑体系,以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鼓励经营主体参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和保障功能,有效调动“经营主体”投资增资积极性,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集合各方资金力量,助推产业园发展。

1.1.2 全面完善乡村产业体系

一是健全产业体系。以慈溪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为样板,积极推进其他乡镇的6个精品园(休闲园)建设,积极培育农业特色强镇。二是健全生产体系。实施质量兴农十大行动,突出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打造“慈农优选”和慈溪杨梅、慈溪葡萄区域公共品牌。三是健全经营体系。2018年慈溪市培育的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973、656家,其中宝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入选2018年度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典型十大案例;评选“百名优秀农创客”33人,累计认定高素质农民1 000多人。2018年,慈溪市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 927元,同比增长8.8%,农业生产基础不断夯实,乡村魅力不断提升。

1.2 平湖产兴振兴模式

平湖是浙江省嘉兴市下辖县级市,近年来,平湖市全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争当乡村振兴的领跑者。

1.2.1 建设农业经济园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2017年,平湖市成立浙江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农开区),规划面积55.8 km2,与广陈镇实行“区镇合一”,实体化运作。农开区通过集聚土地要素、加快土地利用规划、突出招强引大,创建农业农村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等举措,已引进农业经营主体103家,其中引进亿元以上农业项目2个,新增“四新”经营主体16家,完成平台基础设施投入2亿元。

1.2.2 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平湖市积极构筑“1+5+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进蔬菜(芦笋)、西甜瓜、食用菌、林果(花卉)、水产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培育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互联网等三大农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与此同时,平湖市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政府发布相关扶持政策,盘活土地要素资源,用地空间和指标优先用于农业二三产业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值占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乡村产业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2018年,平湖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0.17亿元,农业增加值13.36亿元,增加值增速2%,列嘉兴市第一[1]。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 443元,增长9.4%,列嘉兴市第一[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浙江平均数的134.4%。

2 人才振兴的典型模式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支撑。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机制,采取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进一步发挥乡贤作用,壮大地方人才队伍,实现乡村人才全面振兴。

2.1 黄岩“1+3+3”人才振兴模式

台州市黄岩区紧扣“三农”人才的“引、育、留”,多渠发力,为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开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导向[3]。

2.1.1 建立一所学院,提供一流平台

黄岩区高度重视与大学、研究院所合作,并建立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学院“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由同济大学和黄岩区委主要领导担任“双主任”“双院长”,学院致力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实践指导和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地深度合作,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高地。截至2019年6月,“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已吸引共61批共计3 325名学员参加培训,其中省外26批共计1 036人。

2.1.2 实施三大聚才方略,汇集各方人才

一是广辟渠道引人才,组建农村产业发展导师队伍,开辟“新农人”下乡创业渠道,加强对乡村振兴人才的政策倾斜。二是搭建平台育人才,搭建以乡村振兴学院为核心的人才平台,加强农技专业人才培训,做到“专家授课、现场示范、实践操作、完成考察、实践下乡”有机融合。三是优化环境留人才,加大人才政策扶持力度,联手名师名家打造合作基地,落实人才下乡的全程服务。

2.1.3 打造“三支”队伍,共铸人才振兴

一是打造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积极选派优秀人才到省市参加培训与考察,扩大对外交流,提高理论和实战水平。二是打造乡村振兴的主体队伍,按照主导和特色优势产业建立培育对象库,大力推广分段培育,成就一批新时代农民。三是打造乡贤与返乡创业队伍。黄岩区以各类乡贤活动为载体,积极促成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同时还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到黄岩创新创业。

2.2 “云和师傅”人才振兴模式

2.2.1 “云和师傅”的内涵

位于浙江西南的云和县拥有浙江省唯一以人称命名、拥有国家注册商标的劳务品牌“云和师傅”,即指具有云和户籍,经严格培训考试获得技师以上职称,有5年以上农业综合开发生产实践经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持有云和县人民政府核发的《云和师傅》证书的知识技术型劳动者,涵盖食用菌、茶叶、水电、玩具、建筑、商贸、饮食、种养、加工等9大产业[4]。

2.2.2 “云和师傅”的发展特点

一是技术入股、技术指导。二是扩展延伸。加强“云和师傅”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推动“云和师傅”向销售品牌、扶贫品牌、工匠品牌区域等综合品牌转型升级。三是抱团合作。云和县先后成立“云和师傅”协会等,在全国各地织就一张联络服务网,聚拢人才、组建队伍、凝聚合力,实现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合作的转型发展[5]。

“云和师傅”品牌发展建设历经起步、发展、提升3阶段,共发展15批共计657名云和师傅,其中254名异地创业的“云和师傅”,带领全县1.5万农民赴全国各地发展产业,分享“浙江智慧”,帮助100余万中西部农民脱贫致富。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一大批曾经走出云和、奔向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云和师傅”抢抓机遇,回乡创业,开设民宿、农家乐、电商等,年产值达6.6亿元。

3 文化振兴的典型模式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加强文化的引领作用,挖掘民间文化,导入文化振兴主旋律,倡导和重建传统乡风民俗,优化农家风情,提升乡村风味,凝聚正能量,传承好家风、好民风,发挥好文化礼堂的作用,丰富和充实乡村活动内涵,培育乡村文化的“一源多用”,推动乡村文化资源向乡村文化经济、促进乡村美丽经济的多元化探索。

3.1 天台“和合文化”文化振兴模式

“和合文化”是天台山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天台县作为中国“和合文化”传承基地,一直高度重视“和合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注重将其融入自身发展,积极推动文化物化、产业化,促进乡村振兴。

“和合文化”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唐代的“和圣”寒山子曾隐居于天台县后岸村中的一处岩窟中,因此,后岸村在传承弘扬和合文化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后岸人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高效展开“和合文化”项目建设,在历史风貌、游客服务、传统美食、乡村治理等各个方面,都充分融入和合文化,游客村民同乐共享。2018年,全村农家乐71户,接待游客百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45 000元,是全省人均年收入的164.8%。

“和合文化”在天台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普惠无偏。天台以和风招英才,合作引能人,和合育新人;以和合为魂,发展乡村多元传统文化,丰富文艺精品创作,壮大影视文化产业;借力和合文化,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六进六创”,助铸和合班子、和合社会。

3.2 庆元“月山春晚”文化振兴模式

庆元县月山村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新中国成立前,月山村马氏行宫就设有专门的戏台,每逢迎神节,都会请外面的越剧戏班来村中表演;新中国成立后,村民自主自愿自发自娱演出,不计报酬,因陋就简,量力而行。1981年,“月山春晚”在这样的背景和需求下诞生。

“月山春晚”具有以下4个特点:一是自娱性,活动氛围其乐融融;二是草根性,节目内容原汁原味;三是广泛性,参与群体老少皆宜;四是持续性,带动效应逐渐凸显。“月山春晚”不仅仅是一台晚会的代名词,而是逐渐形成的农村自办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化现象。

2010年,浙江省文化厅将“月山春晚”列为“文化良种”培育项目,并将其作为丽水“乡村春晚”的品牌引领。同年,月山村获得全国社会文化最高奖“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群星奖”。2017年,丽水乡村春晚作为“中国式乡村过年之文化样本”,被编写进《中国全民艺术普及发展报告》。“月山春晚”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还带动了这个小山村经济发展。2018年,全村共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近1 300万元,常住人口人均增收15 000元左右。

4 生态振兴的典型模式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坚持“两山”理念,生态先行,强调生态文明与自然和谐。坚持以农为本,挖掘乡村多种功能与价值,发展第三产业,将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乡村跨越式发展。

4.1 余村生态振兴模式

余村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和诞生地,也是“两山”理念不折不扣的践行者、领跑者。2005年,“两山”理念的提出为余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此,余村不再以环境为代价推动经济增长,而是鼓励发展休闲旅游、生态农业、林下经济等美丽经济,传承乡村文化,挖掘乡村文化。

余村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一步一个脚印的实施绿色生态建设。2003—2006年,余村实施“千万工程”,推进道路硬化、厕所改造等;2007年,进行村庄环境整治;2008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2008—2012年,主抓农房改造;2012年,实施新一轮环境绿化;2013年,开展“三改一撤”“四边三化”;2014年,实施“五水共治”;2015年,建成“两山公园”;2016年,实施“两山”小镇森林核心区建设,开展“垃圾不落地”试点;2017年,启动“两山”示范区建设规划;2018年4月, “两山”示范区总体规划正式通过省、市专家评审。

经过16年的发展,余村乡村风貌、生态环境蒸蒸日上,村民收入和满意度也显著提高。2018年,余村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471万元,村人均可支配收入44 680元,是同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52.2%[6]。

4.2 临安生态振兴模式

临安区“九山半水半分田”,是杭州市的后花园,拥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风景名胜区,是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

4.2.1 坚持一张蓝图汇到底

自2003年实施“千万工程”以来,临安区委区政府坚持“全域景区化”战略,坚持一张蓝图汇到底。通过实施“一廊十线”“百路千里”“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等工作,串户成带、连片成景,打造诗画临安。

4.2.2 坚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

在临安区天目山脉南麓,有个白沙行政村。30年前,村民们“靠山吃木”,以卖木头为生,但因树木被大量砍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每逢暴雨,山体滑坡、房屋倒塌,村民们损失惨重。痛定思痛。白沙村开始封山育林,村民通过种植山核桃、笋竹干、茶叶等农特产品,既带来经济收入,又有利于环境。1998年,白沙村立足于当地的优美环境,成立临安首家农家乐协会,开办农家乐和民宿,谱写了从“卖木头”到“卖山货”,再到“卖生态”的三部曲。2018年,白沙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的6万元,是浙江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村之一。

5 组织振兴的典型模式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为重点,以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坚持以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组织建设,激发乡村各类组织活力,凝聚乡村振兴的整体合力。

5.1 武义“后陈经验”组织振兴模式

2004年6月18日,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后陈村创建。这套以村务监督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机制被称作“后陈经验”。2010年,村务监督制度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后陈经验”声名远播,从“全国首创”到“全省覆盖”,再到“全国推广”[7]。

15年来,后陈村村监委不断优化监督手段、监督范畴、监督方式,实现了传统的公示向双向交流,单一管钱向管钱、管事、管人转变,形成了“确定监督事项-收集民意-制定方案-监督落实-通报反馈”的程序化监督模式,依托微信公众号,建立了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建立,让村民有了行使民主监督权力的平台,促进村级组织及时处理问题,形成了农村基层自我发现矛盾、内部化解矛盾的纠错机制,有效提升了基层农村的治理能力。后陈村成为村风和谐、村容洁美、村民富裕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8]。

5.2 象山“村民说事”组织振兴模式

“村民说事”起源于浙江省象山县,2019年6月5日,象山“村民说事”列入农业农村部发布首批20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村民说事”,即在每个村成立说事组,每月设立固定说事日,围绕村庄建设、民生问题、集体经济、村风民风、矛盾纠纷等主题展开说事,基本形成了“说、议、办、评”4个环节,即村民说事、村务会商、民事村办、村事民评。目前“村民说事”制度已在象山县各个镇乡村全面铺展,累计召开说事会10 270余次,收到各类议题4.9万多项,解决率93.7%。“村民说事”汇集民智,凝聚共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活力。

6 小结

6.1 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方面、各方位的振兴,涉及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9]。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要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最重要的是把乡村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体系化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立足全局,聚焦关键,明确主攻方向,紧紧围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等重要任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形成整体联动、资源整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建设格局[10]。

6.2 坚持践行“两山”理念

坚定地贯彻执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抓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不断谱写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浙江以“两山”理念为指引,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发展目标和基础,科学布局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开发底线和环境承载上限,全力整治村容村貌,把良好的生态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和切入点。

6.3 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广大农民,战场在广袤农村。只有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一要提供政策性、制度性供给,大力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的“上山下乡”。二加强小农户和现代高效农业的有机衔接。只有让小农户充分融入现代农业,让小农户更多地参与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利益分配,农民增收才能实现新成效。三要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积极盘活资产资源,加强农民的利益分红。

6.4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

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乡村发展存在着多样性、差异性、区域性的特征,需要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特别是在编制或质地乡村规划时,要避免用城镇化的思路来谋划乡村布局,必须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综合考虑各地发展水平、村庄历史沿革,地域特色、资源条件等内容,分阶段制定符合实际、具有操作性、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规划。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