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堰画乡景区通景公路绿化设计探讨

2020-01-15曾海勇雷小华

自然保护地 2020年4期
关键词:省道大港树种

曾海勇 雷小华

(1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老竹林业工作中心站323000;

2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城区林业工作中心站323000)

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1]。公路绿化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窗口,反映着当地的精神面貌,标志着生态文明的程度。提高公路绿化水平,改善公路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3]。

古堰画乡景区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和碧湖镇,作为丽水市地标性景区,正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4]。近几年,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发展景区,使景区周围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文化价值、产业价值、旅游附加价值逐步提升[5]。2014年,该景区正式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6]。

古堰画乡现有3条通景公路,是游客前往核心景区的重要通道,结合3条通景公路两侧现状,对绿化设计进行了分析,推动公路绿化向“香化”“彩化”“美化”转型升级,使公路两侧景观得到有效改善,地区生态旅游品位得以提升。

1 研究区概况

古堰画乡3条通景公路是指53省道南山高速出口至大港头镇大港头村,以下简称“53省道(南山-大港头)”,老50省道碧湖镇三峰村至堰头村,以下简称“50省道(碧湖-堰头)”,以及新50省道及城市连接线联城段,以下简称“新50省道(联城段)”。路段总长18.76km,绿化总面积16.8万平方米。

53省道(南山--大港头)衔接碧湖和大港头,是通往“古堰画乡”景区的舒适、快捷的公路,路段总长6公里。50省道作为丽水市域内的主要县际主干道,是连接丽水城区的西大门,路段总长6.8km。新50省道是连接丽水市两大著名景区--东西岩风景区与古堰画乡景区的重要通道,路段总长5.96km。

2 公路绿化现状

2.1 道路绿化发展滞后,缺乏整体统一规划

目前新50省道(联城段)与城市连接线连接系统已全线贯通,但道路两侧的绿化设施没有跟上,众多路口地块尚未绿化;53省道(南山-大港头)及50省道(碧湖-堰头)道路两侧田园村庄较多,有块状分布的自然绿化,形式简单,缺少统一规划,景观整体感不强。

2.2 绿化风格缺乏亮点,缺少特色景观节点

道路两侧有一定的绿地量,但缺乏特色的景观亮点,色彩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绿化风格缺乏新意,观赏性不强。50省道(碧湖-堰头)沿线部分路段原有竹林,有一定的景观效果,但分布无章,未形成有规模的林带式竹林景观。公路两侧重要的节点,缺少良好的景观节点绿化。

2.3 绿化管护机制不够完善,管理相对薄弱

绿化管护不到位,绿化成效管理体制不健全,一方面道路两侧绿化管护期不长,长效管护机制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村干部和村民参与管护意识淡薄。

3 设计范围

本次改造项目绿化设计范围为公路沿线两侧向外沿伸20m范围的可绿化节点区块,53省道(南山-大港头)路段总长6km,总绿化面积73917㎡,沿线经过的村庄有南山、石侯、连河、河边等村。50省道(碧湖-堰头)设计路段总长6.8km,总绿化面积47097㎡,沿线经过的村庄有堰头、保定、周巷、下梁、概头、三峰等村。新50省道(联城段)设计路段总长5.96km,总绿化面积47124㎡,沿线经过的村庄有敏河、苏埠、坑口、港口等村。

4 理念与设计原则

4.1 适地适树

公路两侧绿地环境受到许多因素影响,不同地段的环境条件差异较大,选择的植物首先要适应栽植地的环境条件,使之能茁壮成长,更好发挥绿化美化作用。低洼潮湿的田园地块注重排水沟的设计,土壤贫瘠的地块应注重种植土的改良。

4.2 彰显特色

古堰画乡3条通景公路分别有各自的主题特色,绿化设计紧紧围绕53省道(南山-大港头)为“香道”、50省道(碧湖-堰头)为“绿道”、新50省道(联城段)为“彩道”的主题,彰显特色,

4.3 以人为本

注重农户的村庄人文特点与经济效益,尽量以本土经济果树进行补植改造,营造乡土果园的特色景观绿化效果。离公路较近的村庄,结合实用性,使绿化具有隔音、净化汽车尾气及扬尘等功效。

4.4 优化交通环境安全

公路叉路口及村庄出入口是重要节点位置,但叉路口本身视野不够开阔,车流量较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绿化应注重安全第一的原则,不遮挡视线,为行人车辆预留好反应时间,以满足交通安全的需要。

5 设计定位

本次53省道(南山-大港头)设计定位为“香道”。以古堰画乡文化产业园建设为依托,植物配置以香花树种为主,经济果树为辅,兼顾生态经济与景观效果,充分利用植物花香的特点,营造芬芳的景观香道。

50省道(碧湖-堰头)设计定位为“绿道”。以田园景观为主线,利用绿意盎然的竹林阵列,搭配富有乡土气息的常绿树种,形成一条丰富而有韵律的林冠、林缘线,凸显景观“绿道”,打造一条绿色通景公路。

新50省道(联城段)设计定位为“彩道”。充分结合公路沿线田园村庄、山体林相等因素,展现经济发展成果,展示本土人文及自然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和利用不同植物品种的景观特性,着重选择观赏性强的彩叶树种、开花树种,营造富有季相变化的景观“彩道”。

6 树种选择及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重视彩色珍贵树种的运用,点线结合,营造色彩丰富、季相分明、错落有致的公路景观。

53省道(南山-大港头)两侧绿化植物配置主要采用自然型和人居型结合的形式,注重香花树种的运用,树种选择丹桂、金桂、四季桂、醉香含笑、银杏、香泡、无患子、枫香、枇杷、杨梅、玉兰、木芙蓉等。

50省道(碧湖-堰头)两侧植物配置主要采用自然型和田园型相结合的方式,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上以乡土树种为第一要点,少用城市常用树种,以经济、粗放管理为前提,保留原有雷竹,并增加雷竹种植将沿线绿量拓展和延伸,形成具有乡土特色的植物“绿帘”,树种选择香泡、枇杷、雷竹、玉兰、桂花、石楠、木芙蓉、木槿等,地被采用格桑花籽满播。

新50省道(联城段)基本上采用乔灌草的配置模式,以彩叶、季相性树种为主,搭配种植珍贵树种。树种选择红豆树、黄山栾树、乌桕、无患子、香樟、丹桂、香泡、茶花、含笑等,重要路口节点连片种植小灌木美国紫薇,地被采用格桑花籽满播。

7 问题探讨

古堰画乡3条通景公路绿化主题鲜明,各具特色,设计方案紧扣主题,由绿化向香化、彩化、美化升级。“彩道”选用花期较长、叶色变化的树种,并应用一定数量的珍贵彩色树种;“绿道”增加常绿的经济树种,生态与经济并重;“香道”选用香花树种,并适当增加香花树种苗木量,达到春季枝头嫩绿、含苞欲放,夏季绿叶成荫、花团锦簇,秋季花香四溢、果实累累,冬季绿意盎然、色彩斑斓的绿化效果,让游客在城市和景区之间能够赏心悦目。

设计风格与公路两侧的田园风光相融合,形成线性景观,打造全域景区。公路外侧延伸20m范围种植绿化,打破了公路绿化种植一排或几排行道树的传统,更加符合古堰画乡通景公路高水平绿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古堰画乡生态旅游品位。

设计不但突出整体效果,也兼顾细节的处理,苗木的配量、规格,注明了详细指标,方便施工采购,也注重排水沟、土壤改良等细节的处理,利于后期植物的管理养护。

猜你喜欢

省道大港树种
《大港连云》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省道S273跨广茂铁路桥防落棚及防护架设计与施工
省审计厅到都昌县大港镇开展送“红色”文化下乡活动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
华通动力HM1000铣刨机助力254省道
二次再生混合料在S102省道杭昱线的试验性应用
就地热再生技术在省道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