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法治素养的时代诉求与提升策略*

2020-01-14任燕妮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法治国家法治素养法治教育

摘   要   小学生法治素养是全民族法治素养提升的基础和关键,直接关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成效。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升小学生法治素养既是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增强全民族法治素养的时代要求,又是保护小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求。新时代提升小学生法治素养应结合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充分发挥法治教育的关键作用,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协同、家庭参与”四位一体的小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新格局。

关键词   法治素养  小学生  法治教育  法治国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九大强调“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小学生法治素养的高低不仅是衡量我国当前法治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还是体现全民族法治素养的关键标志,直接关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成效。当前,我国小学生的法治意识较强,但法治素养的总体状况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要求还有差距;加之我国社会发展迅速使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纷繁复杂,小学生面临的不法侵害也在急速加剧。因此,提升小学生法治素养既是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增强全民族法治素养的时代要求,又是保护小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求。

一、小学生法治素养内涵

“法治素养”一般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的内涵和本质,正确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1]。结合2016年教育部等印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笔者认为小学生法治素养是指小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对法治知识的掌握、对法治理念和的法治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依法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国家法律制度所持有的态度和信念,是小学生将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和法治行为方式内化于心而形成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由法治知识、法治观念、法治能力及法治信仰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1.掌握基本法治知识是提升小学生法治素养的根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小学生法治素养的养成离不开法治知识的学习。法治知识不仅包括法律体系知识(一般包括法律理论知识和法律条文[2]),还包括法治体系知识、法治国家知识、法治理论知识等。引导小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法和身边的法有利于小学生掌握基本法治知识,实践中应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将宪法知识、公民权利义务知识、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理论等法治知识渗透到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才能为提升小学生法治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2.形成尊法守法的法治观念是提升小学生法治素养的核心

观念决定行为。小学生法治观念是小学生对法律的地位、性质、作用等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也就是对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体现了小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判断和评价。法治观念作为小学生法治素养发展的“软实力”,不仅能使小学生深入理解和正确运用法治知识,将法治知识内化于心,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小学生养成规则意识和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是小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重要环节。

3.培养依法解决问题的法治能力是提升小学生法治素养的突破点

能力体现素养。小学生的法治能力是小学生能够有效运用自身掌握的法律知识来引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解决日常生活中矛盾的能力。培养小学生把自身法律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是提升小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突破点,其本质是培养小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小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努力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给予小学生参与、互动、思辨和创新的机会,通过实践、讨论、体验等方式提升小学生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能力[3]。

4.树立坚定的法治信仰是提升小学生法治素养的力量源泉

信仰产生力量。小学生法治信仰是小学生在学习法治知识和法治理论的基础上,在社会生活中对法治尊严和法治权威等发自内心的认同并将其作为自身行为准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需要树立对中国法治的坚定信仰,也就是要相信中国法治并将其奉为行动的指南,要在法治建设中坚定“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和法治文化自信,并践行始终[4]。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承载着建设法治国家的重任,应该通过教授基本法律知识帮助小学生养成尊法守法行为习惯、培养小学生依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法治能力,帮助小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拥护和信仰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二、新时代提升小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已进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小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提升小学生法治素养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时代诉求

小学生的法治素養状况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息息相关:一方面,小学生群体在我国总人口中比重较大,根据2019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人数为10 561.2万人,占全国总人数的7.5%,所以小学生的法治素养水平直接反映法治国家建设的成效。另一方面,小学生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提升小学生法治素养可以加快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小学生因其可塑性强,一直都是法治建设的主体,邓小平同志早就强调“加强法制最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人,而且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5]。所以新时代必须提高小学生法治素养,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储备力量。

2.提升小学生法治素养是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

法治素养是小学生综合素养和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小学生的年龄普遍在6~13岁,处于未成年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易受他人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其对法治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决定了整个国家对法治的推进程度,其法治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法治程度。因此,要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深入开展各种法治教育活动,使其习得基本法律知识,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养成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做出正确和独立的判断与思考,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其法治素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的法治素养,适应新时代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

3.提升小学生法治素养是保障小学生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

《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部法律从不同角度赋予了小学生作为普通公民和受教育者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法治素养不高,加之我国社会发展迅速使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纷繁复杂,小学生的人身权、财产权、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权、公正评价权等容易遭受来自学校、教师、家长、同伴以及社会其他人员的侵犯。

由此可见,小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迫在眉睫,这不仅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时代需求,更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保护小学生合法权益的必要之举。

三、新时代小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的可能路径

1.政府统筹规划,主导小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工作

(1)新时代小學生应掌握的法治知识。一是宪法知识。一二年级学生应了解我国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国家象征及国家标志,初步建立起国家、国籍和公民的概念,进而逐步对中高年级学生进行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最高法律地位的认识。二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识。小学生应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逐步增强小学生的公民意识。三是安全知识。小学生应该掌握日常生活中有关消防安全的知识,熟悉基本交通规则,知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

(2)新时代小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重点。一要加强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要求小学生能识别诱惑,对暴力和欺凌等有基本的认知,在受到不法侵害时,能最大程度保护自身安全并在事后立即报案。二是重视小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使小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生活常用法律规则,引导小学生遵守同伴交往规则、邻里相处规则、交通规则、集体生活规则等。三要注重小学生的诚信意识教育,要求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杜绝撒谎和欺骗等不诚信的言行。四要强化小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教育小学生关心他人、社会和环境,知道自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份子,应当遵守相应的规范、履行相应的职责。五是重视小学生生态意识教育,引导小学生了解自然,培养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鼓励小学生为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六是适当对我国已签署的重要国际公约进行宣传,如介绍《残疾人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培养小学生对少数人群和弱势人群权利的尊重[7]。另外,也不能忽视对小学生进行公平意识、底线意识、契约精神等方面的教育。

(3)新时代小学生应具备的法治能力。一是自我保护能力,如发现周边危险异常时,能够清楚判断危险方向,正确选择逃离路线,迅速逃离危险区域的能力;碰到不能迅速逃离的情形时,具备就近安全躲避到商店、宾馆、饭店等场所的能力;躲避好后能够报警求救的能力等。二是法治分析判断能力,正确的判断力才能指导小学生按照法律的规范和要求行为。三是依法办事能力。小学生在遇到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被他人侵占或毁损自己财产等自身权益被侵犯等法律问题时,还应该具备通过运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

(4)新时代小学生应树立更为崇高的法治信仰。一是坚定小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因为只有信仰法律,才能信仰法治,才能尊法守法用法。二是确立法治优先的信仰。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公民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事,所以小学生必须确立法治优先的信仰,以法治方式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样才能加快依法治国的步伐。

2.学校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性培育小学生法治素养

学校法治教育在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目前小学生法治素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这一途径培育和提升的[9],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在开展法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调法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创造性地培育小学生法治素养。

(1)注重法治课程建设和改革。学校应该统筹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小学法治教育课程建设,组织编写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法治教育期刊、研发法治教育校本课程,以小学生法治素养的具体内容为准安排法治教育活动,重点加强《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常识教育,重视小学生的规则教育,培养小学生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等,让小学生不仅知法、懂法,更重要的是会“用法”,引导小学生了解我国基本法律体系以及司法运行机制,成为有社会担当的合格公民[10]。

(2)创新法治教育方式方法。有调查显示,小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主要途径仍然是教师讲授(86.03%),其次才是自主学习(37.12%)、小组讨论(36.24%)、法治进校园活动(33.19%)等其他方式[11]。这与法治教育的实践性和活动性本质大相径庭,我们必须创新小学法治教育方式:一是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适时开展法治教育,将交通安全教育等专题教育与法治教育内容相整合[12]。二是定期组织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法治实践活动。三是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专家等组建普法宣讲团,围绕教材法治知识少、内容不全等现象,定期到校开展安全教育、禁毒教育、预防小学生犯罪等法治专题教育,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四是结合2019年教育部“推进法治教育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工作要点,整合以“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为核心的各种在线优质法治教育资源,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在内的多种信息手段作为实施小学法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弥补单纯灌输式教学的不足[13]。

(3)保障法治素养培育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一方面要依托师范院校,强化小学教师的职前法治教育,通过夯实师范生的法治基础、提高师范生的法治素养,从供给侧保障小学法治教师具备较高的法治素养。另一方面要提升在职教师的法治素养,通过成立法治教育师资培训专业委员会、依托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定制式教师法治教育培训[14],鼓励教师通过自学、培训、听法治讲座等方式提高自身法治素养;也可以把现有的一些法律专业学生充实到小学法治师资队伍中,多举措提升小学法治教师的法治素养。

(4)注重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营造学校法治教育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融入法治元素,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手抄报、校园广播等载体宣传法治知识,营造法治教育氛围,让小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法治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法治素养。还可以通过举行“法治宣传月”活动、师生共订法治素养提升年度目标等举措,积极促进学校浓郁法治文化的形成。

3.社会发挥协同效应,营造良好法治素养培育环境

小学生法治素养的养成需要强化法治知识在其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实践中社会各部门应加强协作,积极参与小学生法治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素养社会环境。一方面,需要加强司法机关、关工委、文化部门、工青妇等部门社团组织与學校协作,建立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努力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法治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法治素养。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设各类法治知识学习主题空间,定期接受小学生的实地参观和访问,通过引导学生参观与法治相关的工作场所、参与模拟法庭、听取法治课等活动为小学生提供法治教育实践机会,丰富其法治体验,使其了解当前的法治实践状况,切实提升小学生法治素养。此外,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打破时空和人力束缚这一优势,通过网络手段推进小学生法治教育社会协同,充分利用公检法等部门的法治教育资源,让小学生参与社会热议的法治事件的讨论,提高法治教育过程的交互性[15],激发小学生理性思考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使小学生从内心尊法守法,从根本上塑造小学生法治思维,把其培养成具有现代精神和法治观念的“积极公民”[16]。

4.家庭应积极参与,形成小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个性养成,因此要充分发挥家庭法治教育的作用,使家庭和学校形成法治教育合力,提升小学生法治素养。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法治素养,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成为孩子尊法守法的榜样。家长还要注重建设家庭民主氛围和家庭法治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充分尊重孩子,注重听取孩子的意见,在家庭营造民主氛围,引导孩子从小树立规则意识、诚信意识、契约意识等,使孩子养成尊法守法行为习惯。家长还应该和孩子共同学法,在学习、讨论和实践中培养孩子尊法守法用法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此外,家长还要加强与学校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提高自身法治教育能力,通过法治教育手段及时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督促,从家庭教育入手严防未成年人犯罪。

参考文献

[1] 米新丽,夏迪旸.切实提升新时代公民法治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9-06-06(05).

[2] 逯慧.新时期提升青年学生法治素养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2).

[3] 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3/s5933/201607

/t20160718_272115.html.

[4] 薛媛.论法治信仰[J].法制博览,2018(35).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新时代女童及家庭网络素养调研报告》发布[EB/OL].http://gongyi.people.com.cn/n1/2018/1012/c151132-30336466.html.

[7]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3/s5933/201212/t20121203_

146831.html.

[8] 孙霄兵.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学校法治教育[J].中国德育,2017(22).

[9] 方芳.青少年法治素养培育现状及改进[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02).

[10] 李先军,张晓琪.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历史演进、特点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05).

[11] 高源.中小学生法治素养的现状与培育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12] 黎聚才,汪红.校园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19(23).

[13] 李晓辉,林鸿潮.基于信息技术的参与型青少年法治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9(05).

[14] 周丽云,李祥.中小学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出路[J].教学与管理,2017(36).

[15] 姜永伟,陆宇峰.社会协同视角下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信息化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9(05).

[16] 孙智昌.公民教育的逻辑起点[J].教育研究,2011,32(11).

[作者:任燕妮(1983-),女,陕西延安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法治国家法治素养法治教育
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素养现状分析
从宪政意识视角辨析“法治国家”与“宪政国家”
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