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靖西壮族农民画艺术研究

2020-01-14陈依佳王锐田曜诚

美术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农民画时代背景

陈依佳 王锐 田曜诚

【摘要】本文主要为研究靖西地区出现的农民画现象。就其发展的时代背景、创作主体及艺术形式进行分析。由于靖西地处祖国边陲,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其发展受当前扶贫政策支持,推进农民画发展符合时代需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其创作主体身份发生转变,这种变化在丰富靖西农民画艺术形式的同时,也进一步体现出靖西农民画有部分受过学院派教学的画家参与创作的特点,与此前的农民画不同,故可称其为靖西新农民画。

【关键词】靖西;农民画;时代背景;新农民画

农民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农民画在发展过程中,总是随着时代在改变。程征在《第二种模式的诞生》中指出,“农民画发展中形成了三种模式,束鹿、邳县模式、户县模式和金山模式”①,“金山农民画以其民间风格和乡土味道成为适应当时历史情境的艺术模式,并由于美术界精英的推动促使全国各地画乡以突出各自乡土特色为出发点相继向金山学习,”②使农民画进入新一轮高潮。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新时代的农民画将必然会产生新的变化。

靖西地区农民画是在新时代重现生机的,与上一阶段的金山农民画相比,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主体和艺术表现形式都呈现出不同。从20世纪60年代起,靖西旧州就有一群喜爱绘画的人自发在农忙之余拿着画笔作画,互相切磋。70年代作为靖西县旧州大队业余美术组成员赵大宜绘制的《田七園里花正红》被刊登在《民族画报》上,使人们认识了靖西这位农民画家。80年代初农明芳的作品《新被》(图1)在改革开放后第一届全国农民画展中获全国农民画二等奖,是靖西农民画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新成绩。此后靖西农民画陷入近20年的沉寂。

2010年国庆节,在百色市中山公园广场成功举办了第一次靖西农民画展,拉开了靖西农民画在新时代的序幕。此后在百色文联、靖西市政府、靖西文联的大力扶持下,靖西农民画得到新的发展。2019年11月20日,在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展厅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梦壮乡情”广西靖西壮族农民画北京展,使靖西农民画发展达到新高峰。

靖西农民画是如何在沉寂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后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是需要探讨的。本文将从其所处时代背景下的国家的政策导向、创作主体身份和其展示出的表现方式三方面寻找其发展的原因。

一、国家政策导向对靖西农民画的影响

新时代背景下,对农村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③。具体到要求提高和完善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制建设。文化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靖西农民画作为民间文化被地方文化馆重视起来,创办靖西壮族农民画家协会④,举办画展,在新阶段重获生机。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决定》提出:“到2020贫困地区与人口迈入全面小康社会。”⑤靖西作为“老、少、边、山、穷”是脱贫工作的重点地区。按照中央中西部协作计划,在对口扶贫中,深圳市(龙岗区)对口帮扶靖西市,深圳市大芬村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基地”。靖西农民画也在这个机遇下得到发展,“2017年9月,‘深圳大芬·靖西美术交流基地在旧州成立”⑥,为两地农民画家、美术爱好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次年,靖西农民画“以‘来自边关泥土的芬芳为主题在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大芬村分会场作了专题展区”⑦,使靖西农民画走进了大众视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文化建设也成为扶贫工作的新内容,“2017年,北京市文联对靖西市开展‘文艺扶贫对接调研工作”⑧,北京市文联对靖西农民画进行调研培训,实施靖西壮族农民画推广项目。“2019年11月20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梦壮乡情广西靖西壮族农民画北京展在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展厅展出”⑨,使靖西农民画走向更高的舞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⑩。肯定了文化对民族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针对发展什么样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批评家,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如学者袁鼎生所说:“生活的审美化形成生活艺术。”传统民间美术正是符合了这种要求,表现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感情是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表现。农民画作为依托于民间文化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其以农村生活和传统习俗为表现内容,表达乡土情和民间审美正符合了对文艺发展的要求。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加强民族认同感。靖西作为壮族聚集地,靖西农民画代表了壮族人民在新时期的面貌,作为少数民族在当代的民间文化成果,其发展是必要的。

靖西壮族农民画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响应国家政策,在经济上也获得了支持,2019年4月到12月大半年期间,分别于广西美术馆、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展厅、百色灵洲会馆举办了三次展览。2015、2019年分别出版两本画册。每一次展览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展馆布置,宣传,参展绘画装裱、运输,参加人员的食宿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画册出版也是需要资金支持。在这个过程中靖西市政府、靖西文联、百色市政府、党委组织、百色市文联、自治区文联、北京市文联都给予了支持。

二、创作主体转变对靖西农民画的风格影响

在新时代,靖西壮族农民画的创作主体也发生变化,除了靖西壮族农民画家协会成员,靖西美术家协会成员也参与创作。靖西美术家协会成员多是美术专业毕业学生,经过专业的美术教育,掌握专业技法和理论知识,他们在参与农民画创作中获得认可,作品多次参与省级展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梦壮乡情”广西靖西壮族农民画展和之后的北京展、百色展、新春展的宣传海报上所展现都是一幅由靖西美术家协会成员施妮绘制的作品,宣传海报代表了向外展示的第一印象,选用这张作品为海报所用,代表了对这幅作品的认可,体现出这幅作品是可以展现靖西壮族农民画面貌的。专业画家的加入给靖西农民画风格的形成增添了活力,探索了农民画发展的新可能。

靖西壮族农民画家协会成员在农民画创作中处于主体地位,协会成员并不全是毫无绘画基础的农民。无绘画基础的农民也不是面对土地的庄稼汉,而是在农村生活成长但与外界接触的农村人。靖西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作为靖西农民画的中心地区旧州,就是有名的旅游景区,这里农民生活已发生转变,从靠种田为生到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为主,如2018年入选全国农民画优秀作品展的岑友就是自己经营着一家画廊。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创作主体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变化,使靖西农民画风格也发生转变,形成了具有民族特点的壮族农民画。

三、专业绘画技巧与表现形式对靖西农民画艺术表现力的提升

国家政策的需要,政府及文化部门的经济扶持,创作主体的转变使得靖西农民画区别于过去的农民画成为必然,专业绘画者的参与使靖西农民画展现出自己的特点。

(一)传统工笔技法运用

接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画家的加入增加了靖西农民画表现形式,施妮的壮家风俗系列作品运用工笔画技法,勾细线,平涂讲述内容,背景不做描绘,人物五官用勾线方式强调,面部腮红晕染营造喜庆氛围,人物衣著勾细线后平涂上色,画面色彩突显传统工笔画审美,色调统一,色彩饱和度低,整体色彩清新素雅。

(二)肌理绘制

在农民画的背景中运用大面积的肌理营造氛围,如麻廷柳《牧》背景涂纯色,以细线勾勒小草形状,使背景形成草地肌理,中以黄色三条长短相同的线,通过不同的方向组合绘制在橘色的背景上,形成竹垫肌理。林京活的《古陶窑火代代传》通过黄绿色随意涂抹形成肌理效果用做背景。

(三)勾填法运用

勾填法即不用线勾轮廓边线,在轮廓内填色或者图案,在农民画中运用最多,如黄新腊的《深得民心》(图2)在人物轮廓内填入花草等图案,其多幅作品运用了这种表现方式。

(四)专业油画技法运用

农明芳的《山歌唱响二郎桥》《边关人家》《壮乡木偶》都表现出专业油画绘画的影子,作品《山歌唱响二郎桥》画面透视准确,人物也按近大远小原则进行绘制,作品具有空间感,有明暗关系,树木刻画真实,颜色丰富。

(五)图案设计法运用

潘国际的《辣椒园里椒正红》画面边缘运用二方连续的方法,绘制了辣椒树叶图案,使整体画面图案化。麻廷柳的《八角飘香》用聚散的图形设计方法,表现了麻椒园的丰收,同样的方法也运用在《喜收山楂》中,以及黄金亮的《玉米编织致富梦》当中也有体现。

(六)勾边技法运用

在靖西壮族农民画中,体现最明显的就是勾边,其作品大都进行勾边突出人物,如黎程学的《黑壮风情竹竿舞》(图3),画中人物形象服饰进行勾边使服饰造型更加清晰。黄新腊的《壮乡三月嘉年华》以壮锦为填充元素的人物形象用蓝色进行勾边,使人物形象明朗。曾丹的《壮族庆丰收矮人舞》(图4)以与形象相近的颜色进行勾边,增加画面的精致感。林京活的《春蚕》《古陶窑火代代传》用白边分离人物形象和背景使画面增加趣味。黄乐年的《乡间小路》《童趣》以黑线为整个画面勾边,使画面色彩更加浓郁,画面更加醒目。

结语

靖西农民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农民自发创作到政府扶持创作的过程。从最初的个体自发式表现农村生活,至2010年开始形成一定规模和有组织地创作,表现新时代农村生活所发生的变化。

从其发展过程来看,靖西地区出现的壮族农民画在多年沉寂后得以重现精彩,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响应文化强国的时代需求得以焕发活力,把握扶贫等一系列政策机遇得以重获新生。经过专业学习的创作主体的加入以及城镇化建设中农民画家身份的转变使靖西农民画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表现,丰富了农民画的内涵与表现手法,使其更具有时代性风格。笔者认为称为“靖西新农民画”可能更为准确。其显示出农民画在当代环境下的新表现,在当地文化艺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且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注释:

①程征:《第二种模式的诞生》,宁宇、荣华主编《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农民画)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第139页。

②郑士有、奚吉平:《中国农民画考察》,郑士有、赛瑞琪:《中国农民画属性问题探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第33页。

③《乡村振兴,小康才全面》,http://rmfp.people.com. cn/n1/2017/1023/c406725-29602503.html,2017-10-23。

④杨柳青:《靖西县“旧州画派”农民画家协会成立》,http://www.gxwenlian.com/jckt/7125.html?z=

7,2011-10-16。

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 12/ 07/c_1117383987.htm,2015-12-0。

⑥《深圳大芬·靖西美术交流基地在靖西旧州成立》,https://www.sohu.com/a/191322332_99901412,2017-9-11。

⑦黄丽美、麦婷婷:《靖西农民画亮相深圳文博会龙岗分会场》,http://www.gxwenlian.com/ jckt/19644.html?z=4,2018-05-22。

⑧靖西文联:《北京市文联到我区百色靖西市开展“文艺扶贫”对接调研工作》,http://www. gxwenlian.com/jckt/18225.html?z=8,2017- 5-16。

⑨靖西文联:《还有一周,广西靖西壮族农民画就要进北京啦!》,http://www.gxwenlian.com/ jckt/22313.html?z=5,2019-11-12。

⑩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第2版。

同上。

袁鼎生、申扶民:《少数民族艺术生态学》,民族出版社,2014,第35页。

猜你喜欢

农民画时代背景
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新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钢琴作品的思政融合
金山农民画矢量图库的建设与应用
生态时代背景下我国绿色农产品转型升级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能产品在居室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农民画火遍世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 百色农民画作品展作品选登
青州农民画绘出新生活
金山农民画
华丽追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