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鼓舞了我
2020-01-14王方
王方
1981年11月,中国女排在日本东京以3∶2击败上届冠军日本队、获得女排世界锦标赛冠军的时候,我还是个初中生。院子里一群人围着一台黑白电视机看比赛,中国女排夺冠时,大家跳起来,欢呼、拥抱,比现在人们现场看球还激动。
2019年,在日本大阪,中国女排3∶0横扫塞尔维亚队,第十次夺得世界冠军。接着,女排3∶0击败阿根廷,十一连胜,又一次站上最高领奖台。
回首一看,39年过去了。我女儿这一代人恐怕很难理解我们对中国女排的那份情感,她们于我们而言,是一份精神象征。
我跟排球的渊源,跟父亲有关。父亲以前在大学里打过排球,所以从小就教我垫球、托球。早上我在校园里跑完步,会跟父亲对练一会儿,一般是两人对着垫球、传球,或者他扣球,我防守。垫球多了,手腕都是肿的,膝盖也经常磨破,后来父亲给我买了一副护腕,那可是高档奢侈品。戴着护腕打球,感觉自己也专业了不少。
进了大学,我迎来了“排球生涯”的辉煌时代。在学校排球赛上,我初露锋芒,一米七七的个子,在排球队里不算高,身体素质也不是最好的,能够崭露头角完全得益于父亲当年的言传身教。比赛球场是在学生宿舍旁边,下课后打开水、去食堂吃饭的同学都会路过球场。特别是女同学们一路过,我们在球场上就兴奋起来,有炫技和表演的成分。
大学二年级我被选进校队,一到下午,我就拿着球衣球裤和排球,溜出教室,去学校对面的排球场训练。我们队里有几个队员是藏族,其中一个叫耿才华,我们都叫他“菜花”,黑瘦黑瘦的,个子不算高,但弹跳力惊人。他的击球点相当高,给拦网队员造成很大困难,但技术发挥不稳定。
我们还经常跟女队一起训练,那群穿着红色运动服的女孩子,在运动场上叽叽喳喳,我们男队队员其实很想跟她们搭讪,但又故意保持高傲的样子,把自己搞得很苦闷。最后我们的队长还是追到了对方最漂亮的一个副攻,这让我们既骄傲又羡慕妒忌恨。
每天训练,先是男队1500米、女队800米的体能训练。在2400米的高原跑长跑真是要命的事儿,跑得肺都要炸了,更别提还有折返跑、蛙跳、弹跳摸高等。我一直打接应二传(就是现在的自由人)或者副攻,防守任务比进攻重,翻滚救球,“鱼跃”救球,总是摔得伤痕累累,后来得了个外号“拼命三郎”。
1988年,我代表校排球队参加了青海省排球联赛,冠军队将代表青海省大学生队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比赛时,跟我们一组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队,他们全是从八一体工大队退役后被学校特招的专业队员,就像现在惠若琪她们退役后进入大学校园一样。我们这些业余级别的大学生跟他们站在一起,差不多個子才到人家肩膀,自卑得不行,球还没打,人先输了。还是史教练想得开:咱们死猪不怕开水烫,放开打,重在参与,不问结果。
我们对北航的比赛是在徐州市体育馆打的,第一局就打成15∶1,差点剃了光头!我们小组自然被淘汰出局,我校女队则继承了中国女排的优秀传统,小组出线,居然可以去南京参加决赛了!我们只好厚着脸皮,蹭女队的荣光去南京“旅游”。1988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到南京。在我的印象里,那是一个被绿树覆盖的城市,对于一个在青藏高原长大的孩子来说,这种绿意一下就沁透了我的心脾。
在青海曾有一个故事:一直在牧区长大的孩子,从来没见过树,到了省城西宁,见到高高的白杨树,问人家,城里的草怎么长得这么高呀!我到南京,看见被梧桐覆盖的道路和城市,也像那个牧区的孩子一样,好奇城市里怎么能有那么多树。当时我还是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没有想到四年后,我会乘着奔向南方的列车,再次来到南京,并从此生活在这里。
如今,我在南京已经生活了快30年,成为电视记者、成为高校老师,却从未忘记自己的排球生涯。从1988年起,我就渐渐离开了排球,但还是会看排球比赛,特别是女排比赛。就像电影《夺冠》所展示的那样,女排不是一个人的记忆,而是全体国民的记忆,是几代人共同的记忆。
1984年,中国女排三连冠,那一年出了一本讲女排拼搏故事的书,我把攒下来的钱拿出来买了这本书,那年我17岁——是的,她们的确鼓舞了我,让我在人生中努力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摘自《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