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好好看·秋庭戏婴图
2020-01-14田玉彬
田玉彬
《秋庭戏婴图》中的枣磨
宋代画家苏汉臣画过一幅画,名叫《秋庭戏婴图》。在我看来,这是我国古代“婴戏图”门类中最经典的一幅。不过,八九百年前的古画保存至今,已经昏黄不清了,如果你以前见过它,见到的是它昏黄、暗沉、模糊的样子,不一定认同我刚才的说法。于是我尝试把它修复了一下。请看,右上图就是修复后的一部分。图中姐弟俩正在玩一种游戏,详情稍后会说。现在先请你看这位宋朝小姐姐的手,是不是超好看?我觉得,这是中国古画中最好看的手。再看弟弟的微笑——笑得那么紧致,那么清澈,就像溪流中的石头,毕竟藏不住水花的欣悦。这微笑,可怎么夸赞才好?就说它是我们中国的儿童版“蒙娜丽莎的微笑”吧。
姐弟俩玩的游戏,叫“推枣磨”。为了让你看个清楚,我把枣磨图放在标题下面。这个枣磨,八成是姐弟俩自己制作的。我建议你也做一个。材料很简单:三枚鲜枣、三根短棍和一根长棍。制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一颗鲜枣切去半边,露出枣核的尖儿,为下一步做准备。
第二步:枣核尖儿朝上,把三根小短棍插在下面作为三足,立在桌上。
第三步:将那根细长棍的两端各插一颗鲜枣,像担子一样把两颗枣担起来,然后小心地将担子中部放在枣核尖儿上,微调重心的位置,直到担子稳住。
这样,玩具就做好了。怎么玩呢?像推磨那样轻轻地推担子的一端,让两颗枣转起来!在担子掉落前,谁转的圈数多,谁就赢!
刚才我说,枣磨玩具八成是姐弟俩自制的,何以见得?请看本页右下角,在全图中你可以看到,在小姐姐身后还有一个坐墩,那儿还有更多玩具。
一对铜钹(也称镲),随意丢在坐墩旁的地上。坐墩上面堆放的有:一个红漆罐,应该是用来装棋子的;一个玲珑塔,这是宋代时兴的儿童玩具;一个玳瑁盘,盘里歪着一个用手捻的陀螺,俗名捻捻转儿。
此外,还有一个大轮盘——我们重点说一下这个。它立在一个丁字形木架上。盘上架着一个横杆,杆的两端各有一个骑马的人偶,其中一个在弯弓射箭。轮盘上有8个格子,每个格子里画着一个图案。轮盘下面,还有一个长条板,也分作八格,画着和轮盘上一样的图案。这个轮盘玩具,难免使人想到枣磨。二者都是旋转的玩具,不过有两大不同:其一,轮盘是一种赌具,赌者转动小人偶,停在哪一格,就赢得那一格对应的东西,推枣磨却不是为了赢东西;其二,枣磨取材容易,制作简单,孩子们自己就可以做,轮盘制作精巧,是购买的制式商品。
將商品玩具和自制枣磨放在一起比较,前者精巧,而后者天然。再看姐弟俩,他们专注、欣悦地玩推枣磨,而把一堆制式玩具丢在身后。这一组组看似无意的对比,想来是出于画家苏汉臣的精心安排,他或许是想说:童心并不在乎精巧华贵,而在乎清新纯洁。我这样的解读,算不算过度发挥?好像不算。纵观全图,画中还有摇曳生姿的雏菊与芙蓉,它们未尝没有意义,依我看,雏菊对应弟弟,而芙蓉就是姐姐。那正直矗立的湖石,则是对童心主题的坚定强调。
中国古典绘画,充满着意义。然而,在古典美学精神的节制下,画意清澈却不显露,就像那弟弟的微笑,看得懂,看不尽。正是这样,画中的意象,交相辉映,耐人寻味。然而,尽管构思精密,一旦创作起来,画家苏汉臣似乎就忘记了意义,他心无旁骛,只是在专注地绘画,就像那对姐弟,他不关心售卖,而她不在乎输赢。他和她都小心调配着平衡,让每一根线条都肯定,每一处颜色都恰当,每一次用力都不轻不重。正是这样,早在宋代,我国古人就创作出了这幅描绘童心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