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2020-01-14崔建立
崔建立
急性乙醇中毒俗称醉酒,是急诊科比较常见的疾病[1]。发病原因是患者一次性大量饮酒导致机体功能发生异常,对身体各方面危害较大。因此,治疗急性乙醇患者要求短时间内缓解症状,提高有效率,防止酒精大量进入血液造成严重的后果[2]。本文作者选取入住我院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重点阐述常规治疗与醒脑静治疗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医院急诊内科进行治疗的5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数据作为调研对象。分配组别按照入院的先后时间顺序进行,进行常规治疗的一组患者选作对照组,分配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6.9±6.3)岁。另一组患者实施醒脑静治疗选作实验组,分配25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3例,患者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33.5±5.9)岁。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过血液酒精测试及临床症状均确诊为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本人与家属都同意参与此次调研,并与院方签订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精神类疾病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脑肾疾病患者;对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
1.3 方法 ①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患者入院后,立即反复催吐防止酒精进入血液,同时监测患者各项的生命体征,根据患者酒精摄入量及症状的不同,实施洗胃能快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伤害,补充液体维持机体水与电解质的平衡,防止并发症出现。另外,给予患者静脉推注0.8 mg的纳洛酮(国药准字 H20055760)后,再把1.2 mg的纳洛酮融合2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给患者。还可以采用中医辅助的方法,中药葛根泡水对酒精中毒也有较好的效果。②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治疗。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20 mg的醒脑静(国药准字Z41020664)融合250 mL的9%氯化钠注射液。
1.4 疗效观察 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催醒时间、痊愈时间。疗效分类:①显效: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没有出现不良反应。②有效:患者经过治疗症状有效改善,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③无效:患者经过治疗症状无任何改变,不良反应现象明显,病情恶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痊愈时间与催醒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痊愈时间与催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痊愈时间与催醒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痊愈时间与催醒时间比较()
组别 n 痊愈时间(d) 催醒时间(h)对照组 25 7.31±1.16 4.08±0.61实验组 25 3.78±1.00 1.01±0.20 t 11.5243 23.9115 P 0.0000 0.0000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饮酒导致急性乙醇中毒的患者越来越多,酒精是一种非常强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能够产生依赖性,社会危害性极大[3]。急性乙醇中毒可以使人麻痹,丧失人格,变得自私粗暴,对家庭和社会不负责任[4]。对机体最严重的伤害是肝脏与神经系统损伤。容易引发急性肝坏死,以及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者抑制状态,严重者出现休克或短时间内死亡,临床症状饮酒后精神状态异常,面部潮红,易怒,心率加快,头晕头痛[5]。重症出现昏睡,后期进入深昏迷,直到脏腑器官衰竭而死亡,因此,临床治疗急性乙醇中毒必须提高治疗的效率,经常使用的药物是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该药具有较好的催醒作用,还能抗休克及镇痛[6]。但经过大量的数据实践证明,纳洛酮用后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快、肺水肿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醒脑静属于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醒脑开窍的作用,对比于纳洛酮,具有不良反应少,痊愈时间与催醒时间短,安全性较高等优点。通过本调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痊愈时间与催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内科急诊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进行醒脑静治疗,治愈率高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