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患者血清抗-HCV和HCV RNA检测效果分析
2020-01-14杨建红王瑞华王策
杨建红,王瑞华,王策
(泊头市医院 检验科,河北 泊头 062150)
0 引言
肝炎患者的乙肝病毒检测结果一般为阳性,目前关于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患者主要特征在于腹胀、恶心、乏力、肝部疼痛[1]。至今为止,慢性乙型肝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随着临床对该疾病的不断深入研究,在临床中大多采取药物进行治疗,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疗效较为显著[2]。目前治愈是临床医师与患者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在临床也不断受到重视,达到治愈的患者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肝癌与感应的风险,并降低患者死亡率。当前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治疗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中,但仍缺乏一套规范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3]。联合治疗已经不断成为乙型肝炎治疗的发展趋势,但具体是初始联合还是治疗期间联合,在治疗期间需要首先停用何种药物,这都是临床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希望不断深入研究,积极指导关于乙肝抗病毒的规范高效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4]。但无论是何种治疗方式,均需要对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因此本文通过将不同检测方式纳入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调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50例丙肝患者,由于检测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均75例。纳入标准:①均通过临床常规检测获得确诊;②均为成年患者;③未出现心虚管与肢体功能障碍者;④患者病情较为稳定;⑤均知晓本文研究且愿意参加。排除标准:①出现精神障碍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难以积极配合本文研究者;④临床资料不完善者。其中对照组:女性26例,男性49例,年龄为25-63岁,平均(40.58±6.05)岁;患者文化程度:小学文化6例,初中文化36例,高中及以上文化33例。研究组:女性28例,男性47例,年龄为25-63岁,平均(40.33±6.02)岁;患者文化程度:小学文化8例,初中文化35例,高中及以上文化32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研究。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无菌采取静脉血2 mL,并注入无菌离心管,及时进行血清分离。对照组采取血清抗-HCV,均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使用酶标仪进行检测,抗-HCV OD值>临界值为阳性。
研究组实施HCV RNA检测,标本RNA提取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其中PCR扩增:50℃30min,95 ℃15 min,95 ℃15 s,50 ℃45 s,72 ℃15 s,荧光信号在50℃40个循环,反应体系50μL。其中扩增曲线呈S型且Ct值<33,可判定为阳性;出现增长曲线,不呈现S型=33,判定为阴性[5]。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阳性率,其中阳性率=阳性/例数×100%。并观察抗-HCV定量值与HCV-RNA检出率的关系[6]。
1.4 统计学处理
均采取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在计算计数资料的时候采取χ2,选择n(%)进行表达,计算计量数据的时候采取t,选择()表达,其中当P<0.05的时候,数据为差异有统计学。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检测阳性率
研究组阳性率54.67%与对照组56.0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检测阳性率[n(%)]
2.2 抗-HCV定量值与HCV-RNA检出率的关系
其中抗-HCV定量值≤20s/co阳性率达到46.43%,抗-HCV定量值在20-阳性率为60.98%,抗-HCV定量值在60-阳性率为90.00%,抗-HCV定量值≥100阳性率为92.31%,随着抗-HCV定量值的增大,HCV-RNA阳性率也在不断提高,见表2。
表2 抗-HCV定量值与HCV-RNA检出率的关系
3 讨论
丙型肝炎病毒(HCV)患者中大部分后期会转为慢性肝炎,少部分患者会转为肝硬化,目前在预防与治疗上并无特效方式[7]。目前治疗与预防并无有效方式,需要及时控制HCV传播,提高患者治疗效果。HCV在感染后直接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威胁,目前全球已经有1.7亿HCV感染者,在全球人口中占据较高,每年已经有超过30余万患者死于HCV导致的肝癌[8]。根据我国卫生部门公布的传染病,近年来我国丙肝发病率已经出现明显上升,对我国卫生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9]。目前关于疫苗的预防与治疗,暂无明确方案,因此临床需要及时对这类患者进行准确诊断。
本文通过将血清抗-HCV与HCV RNA纳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阳性率54.67%与对照组56.0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抗-HCV定量值≤20s/co阳性率达到46.43%,抗-HCV定量值在20-阳性率为60.98%,抗-HCV定量值在60-阳性率为90.00%,抗-HCV定量值≥100阳性率为92.31%,随着抗-HCV定量值的增大,HCV-RNA阳性率也在不断提高。其中ELISA法检测HCV抗体,在临床应用较广,操作较为简单,且检测费用较低,目前属于HCV感染检测方式的首选,但窗口期容易出现漏检的情况。而核酸检测期间成本较高,操作相对复杂,但能够缩短感染诊断的窗口期,可对患者治疗期间进行检测。因此临床意见将血清抗-HCV与HCV RNA进行联合检测,提高了临床实验室诊断水平,为患者提供了及时、可靠的诊断依据。目前RT-PCR检测期间过程复杂,检测费用较高,因此临床将HCV抗体检测作为首选方式,但对于高危患者建立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而丙型肝炎属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性肝炎,大多患者在早期中症状与体征并不明显,需要及时利用实验室检查[10]。目前血清抗-HCV与HCV RNA监测仍存在假阳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标本分离不佳,加样时间过长,洗板不干净等情况,因此实施抗-HCV存在一定局限性,只能间接反映HCV感染与既往感染。而HCV RNA属于HCV感染确诊评估、治疗效果的最佳指标,窗口期可达到5-15天,但检测期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HCV RNA会由于标本不当,或患者饮食之间受到影响,使得临床检出率不断下降;针对此临床可在患者空腹的情况下进行抽血,及时分离血清检查,避免标本出现反复冻融,避免对模板造成污染[11]。
综上所述,对于HCV抗体检测操作简单,但检测期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将窗口期标本捡漏,使得检测结果存在一定误差;因此临床需要积极质控室内质量,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并联合血清抗-HCV与HCV RNA监测,提高HCV实验室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