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020-01-14富豪
富 豪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0 引言
现代社会制造业技术日新月异,我国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制造业大国,也对于人才环境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表现在现代制造企业对于人才的技能、素质等方面有着一定的考核标准。正因如此,导致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专业素养平均水平不高,高素质的人才短缺情况严重。而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在于完善专业教育体系,从而从源头上控制人才质量。
1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大多在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进行开设,其目的在于为提高社会生产建设、加强企业管理等方面而提供相关人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培养方向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有别于传统的学术型教育,其更加侧重于实践的方向。理论上人才培养应当以未来的岗位需要而进行,以岗位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注重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创建基于专业技术的完备课程体系。但在实际情况下却往往存在一定的建设弊端:首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未将学生的自我创新实践意识培养起来,导致学生未来的发展动力与竞争力明显不足。其次,开设的课程内容无法满足当地电气自动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照搬课程体系的情况严重。
2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2.1 专业课程目标的确定
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内容与未来岗位技术需要密切相关,因此明确专业人才目标,是构建科学完善课程体系的第一步。结合未来人才培养的目标,可将课程目标确定为:培育具有优秀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具有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完美创新的工作态度、为实现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转的高技能人才。
2.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课程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强大师资的后备力量支持。师资队伍的建设可邀请电气自动化技术专家给予意见指导,力邀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以及教学方案的制定工作。也可参与建材的选择、课程内容的开设等等后续工作[1]。除此之外,为了有效提升课程的职业性以及实践性,可邀请身处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担任学习指导教师,帮助学生更加近距离地学习相关的技术与技能经验,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供一定的保障。除了加强外在教育资源的吸收外,师资队伍的建设更应当注重学校内部的在职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鼓励教师提高自身学历与学识,提高当下的教师质量,落实国家下达的教师培养方案。
2.3 加强教学模式的改善
教师要对行业发展有着充分的认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结合当下新颖的电气自动化发展热点与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课程设计部分的内容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知识虽然较难,往后也可能难以涉及设计类。但是其本身内容丰富,专业性较强,也值得学生学习以打好基础。对于架构的模型、软件交互等内容。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厌倦感,进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注重通过兴趣培养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展示模式,结合实践本身具有的特色化进行教学,通过运用动画、思维导图等对知识进行讲解,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自身的自主能动性[2]。
2.4 注重学习思维的培养
加深学生对于电气自动化课程的理解与运用,让学生在完整的理论实践教学中体会知识运用的过程,学习相关问题解决需要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思路,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断提出质疑,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寻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此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综合能力。电气自动化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注重于学生的实践理论能力并举。
3 结束语
为构建科学合理的电气自动化课程体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从核心素养的培养出发。及时调整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性,通过上文中的一些建议与措施,相信能够给身处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