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2020-01-14朱继凯

湖北农机化 2020年8期
关键词:模块化标准化智能化

朱继凯

(襄阳技师学院,湖北 襄阳 441000)

1 工业机器人应用现状分析

工业机器人应用于喷涂作业中,例如在家用电器、汽车、家用制造中都能看到工业机器人的身影,并且也在朝向其他行业不断扩展,比如在船舶保护、陶瓷制品等。应用机器人作业不仅能够进行单机喷涂、多机喷涂,还能构成生产线达到自动喷涂的效果,而且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应用于装卸机床加工零部件,在装卸自动化机床部件环节中,具有相对广阔的应用空间,比如在法国某工厂中,只应用一台机器人就可以一同装卸2个车床的部件,这种类型的机器人具备两只抓手,能够灵活操作,所以即便是生产整套设备也仅需一名工人管理。在对汽车零件进行生产时可以使用压铸机器人,只要一位工人就能够进行多台压铸机的管理,据相关调查表明,能够节省5倍以上的劳动力[1]。由德国研发的锻造机器人技术,我国通过大力引进与进一步开发,现已能生产辊锻机器人与热模锻。在制造工业中,焊接不仅十分繁重而且极易影响工人健康,也是应用工业机器人最广泛的行业。通过应用焊接机器人可以降低能耗,而且为工人提供更良好的劳动条件。弧焊与点焊是目前主要的焊接机器人类型,能够实现单机焊接,或是组建机器人生产线。例如我国某自行车生产厂能够通过焊接机器人实现自行车三角架的精准焊接。除此之外,运用该机器人生产线还能自动焊接汽车驾驶室,而且已经应用在世界众多汽车制造厂中并收获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总而言之,机器人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基于机器人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完善,必然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

2 工业机器人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化。实现高度智能化应是工业机器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因为实现高度智能化,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业机器人的执行能力,而且能为其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工业机器人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提高其智能化水平。文章认为高度智能的工业机器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通过模糊控制和神经元等有关智能化策略对机器人进行控制,因为这样可以借助被控对象自身模拟性较低的特征处理复杂问题,即最低层次的智能化,是初步发展智能化的主要目标。其次,依托于程序设计,让工业机器人拥有和人类相类似的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在非结构环境中能够自主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其自主解决能力,即高水平的智能化,能够模拟人类思维模式,丰富机器人的功能种类使其拥有问题解决能力。除此之外,基于“互联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这和“互联网+”的发展相契合,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增强在各领域中的使用效果,进而有助于我国工业技术的持续性发展。

标准化与模块化。通过提高工业机器人的标准化与模块化,是提升工业机器人实际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核心。当下,在其发展进程中,在进行高性能部件设计时已体现出一定的模块化,而且软件编程的模块化发展趋势也十分明显,由此可见模块化也是工业机器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同样工业机器人标准化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并且这项任务不仅艰巨而且十分重要,让工业机器人更加标准化,能够实现各厂家机器人在通信与零部件之间的有效互换,一方面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其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可使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效果更加理想,进而让工业机器人更智能。

协调化。因为不断扩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规模,希望实现其协调化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例如大型生产线,会需要大量机器人一起完成工作任务,所以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和控制不仅是单一的自身控制,既能实现协调工作还能形成互相配合。与此同时,伴随不断发展的cad、capp等技术,也需要实现设计、制造等有关零部件配送与储存之间的有效结合,从而助力于协调发展,达到工业机器人协调化、计算机制造集成化的主要目的[2]。

3 结束语

基于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也扩展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范围。因此,在工业发展中应用机器人技术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切实提升产品质量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够优化工人劳动环境,降低操作失误概率,从而在减少生产成本投入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猜你喜欢

模块化标准化智能化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标准化简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模块化住宅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