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2020-01-14龚青青
龚青青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从实际情况来看,生物化学是大学期间非常重要的课程,也是食品专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占据的课程比重极大。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既能掌握实验技巧,又能加深概念的理解和记忆[1]。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能改善师生关系,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融洽。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创新,大胆尝试,进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 目前存在的弊端
在教学过程中,高校的实验项目较为固定。不过,高中课程改革频率较快,学生的个人接收力不同,汲取知识信息量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学生成绩存在断层。在此基础上,实施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位学生对于生物化学的认知都不相同,其对于章节内容的兴趣也存在差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更倾向于统一授课。因此,课程内容应对此进行区分,确保学生灵活地接受所需知识[2]。另外,课程内容的死板,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机会。在缺乏探究欲的同时,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基于这一点,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完成知识阶段的过渡。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 改革的方式
2.1 实验器具和药品的准备及时间安排
在改革初期,需要增加实验器具。简单来说,以实验项目为单位,扩充实验器具的数量。一旦出现项目重叠,学生仍旧能够顺畅地进行实验。除此之外,校方也应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尽量避免时间冲突。不仅如此,校方也要适当扩大实验室的面积,以6~8组实验人员为基准,给予每组人员足够的实验空间,进而确保实验质量,推动生物化学实验的展开。
2.2 实验项目的开放及选择
在选择实验项目时,校方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简单来说,学生可以任意搭配,形成实验小组,并以教材为基础,选择任意实验项目,确保实验进程。实验小组的成员以2~4人为宜,实验项目以3~5个为宜。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学生必须预习课程内容,准备好实验材料。当仪器或材料缺失时,学生必须及时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在得到允许后,选择其他物品代替[3]。另外,指导老师需要讲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步骤,确保学生掌握相关内容,理解教材上的知识。
2.3 实验制度的建立
指导教师需要建立实验制度,确保所有学生熟知相关内容。除此之外,还要整合学期计划,并将其按阶段划分,降低实现难度。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必须检查相关设备,保障学生的安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要调整实验进程,尽量统一各组之间的进度。在实验结束后,师生共同检查相关仪器和设备,清理实验垃圾,维持实验室的环境卫生。
2.4 改革效果
在改革过程中,实验对象的学习质量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其学习兴趣更为浓厚。不仅如此,学生还养成了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这种方式,其逻辑思维也更为缜密。在此基础上,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是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除此之外,教学改革的落实,较好地完成了知识过渡。另外,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加优质的专业人才。
3 结语
对于教师来说,“填鸭式”教学法能够较快地完成教学任务。不过,这种教学模式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而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现状,不断优化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得到全面发展的机会。尤其是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能使学生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进而增强自身理解和记忆。在改革初期,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知识水平,设计相应的实验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分组情况,扩充实验设备和仪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也要时刻留意各组进度,并及时消除各类隐患,确保学生的实验安全。当然,教师的工作负担也会随之增加。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周期极长,一定要拥有可持续性,才能起到较好的改革效果。不仅如此,教师在教育改革中,需要协调各方关系,保障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必须制定详细的改革计划,并获得校方的支持。另外,教师还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推动教学改革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