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重大工艺安全事故的特点与应急管理机制
2020-01-14孙景全冯兆生
孙景全,冯兆生
(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
石油化工生产作为能量高度集中的生产行业,其生产产品与原材料都存在易燃易爆的特征,再加上安全防范的处理过程十分复杂,所以也是事故发生率较高、发生严重程度较大的行业之一。一些关键的工艺生产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将导致严重的爆炸事故,带来经济财产的损失。但是,受到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因素限制,石化企业重大工艺安全事故想要完全避免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必须采取应急管理模式来进行事态的科学控制,以降低人员伤亡为基本条件,从而为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重大工艺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概述
1.1 重大工艺安全事故的特征
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同时还伴有损失性质。重大工艺安全事故,相比于普通安全事故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性:其一,专业性较强。重大工艺安全事故涉及到的事故原因往往十分复杂,这些工艺在实现过程中往往存在大量的物料与工艺环节,处理难度高,风险处理难度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处理起来也十分的复杂;其二,事故能量较大。石油石化生产中大部分的物料都属于易燃易爆的原料,这些材料具有高能量的属性特征,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事故的影响很大;其三,连锁反应严重。重大工艺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影响,而是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周边环境的大量污染。同时,一部分有毒有害的物质也会导致连环爆炸事故的发生,甚至会出现物料溢出问题,短时间内无法对环境影响消除,会长期污染生态环境。
1.2 重大工艺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的构建
重大工艺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是一种专门应对工艺安全事故的管理模式,该模式的构建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其一,风险辨识要求充分。风险辨识要求最高的是应急到位,辨识充分,能够让准备工作进一步发挥其价值。一旦出现风险辨识不到位的情况,很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责任风险。根据历史经验来看,一些重大工艺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都与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密切相关。在重大工艺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构建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条件要求:其一,风险辨识充分到位。风险辨识是应急管理的基本条件,只有提前预警到事故的发生,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行动,将损失控制在最低。在该过程中,事故发生如果辨识不到位,往往会导致各种不可预知的风险,导致不可控的结果;其二,应急保障专业到位。相比于一般类型的安全生产事故,重大工艺安全事故往往具有装置密集、生产流程复杂等特征,所以要想体现安全事故管理的价值,就需要不断提升人员队伍的建设水平,通过保障应急队伍建设环节来提升专业化的应急保障效果;其三,应急资源保障到位。一些重大工艺安全事故在发生后经常会出现资源不足的问题,进而带来严重的后期风险。所以,要想尽可能地避免后期负面影响,需要提前做好资源的应急保障管理工作,通过企业与地方政府紧密联动的方式来进行资源的保障管理,这样才能够确保应急机制能够顺利的启动;其四,社会舆论引导到位。社会舆论的引导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重大工艺安全事故发生后,要积极配合政府、媒体做好舆论监督管理工作,既要避免群体事件,也要确保企业的信誉,做好信息的公开发布工作,处理好社会环境方面的舆论问题,确保事态能够得到控制。
2 石化企业重大工艺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的构建策略
重大工艺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的构建需要涉及到风险辨识制度、应急管理队伍以及资源储备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2.1 建立完善的工艺安全风险辨识制度
完善的工艺安全风险辨别制度需要在满足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借助于风险辨别,能够有效发现事故的风险,从而对危险程度进行评价,这对于重大工艺安全事故预警管理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认识事故演化过程中的危害,能够进一步指导企业采取更为必要的应急管理工作,提升工作的整体效果。在研发过程中,安全风险辨识能够指导研发人员进行设备与工艺的升级,从而在研发层面上进行风险的控制。投产后进行项目危险确认,可以作为危险分析的技术方法来进行执行,这些内容纳入到风险辨识制度当中,可以显著提升风险辨识的整体效果。
2.2 培养专业应急管理队伍
从客观上来看,目前我国重大工艺安全事故应急管理队伍的整体建设水平不高,需要尽可能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急队伍需要尽可能接近生产现场,能够在事故发生时第一时间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其次,完善事故演练制度的构建,通过认真开展事故演练工作来确保专业队伍的水平;再次,有条件的企业借助于数字化的现场模型来进行培训体系的构建,从而采用交互式的演练培训机制提升人员的整体专业素养。
2.3 提升应急资源储备管理水平
为了满足重大工艺安全事故的应急资源管理需求,需要做好资源储备管理各项工作。除了研究制定出相应的应急资源,还需要解决好一些复杂的问题,包括同类型风险源的分析、风险辨识结果的评价以及应急能力评估等。通过制定完善的配置方案,可以采取更为合理的处理模式,如价格不高,则可以考虑直接进行分配。另外,建立并完善应急资源联合储备与应急资源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化、规模化的管理来提升应急资源的调配效率,满足重大工艺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的构建要求。
2.4 推进区域应急联动管理机制
区域应急联动管理不但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也可以将建设成本控制在最低,所以是现阶段重大工艺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建设过程中的最优选择。尽管重大工艺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很大,但是毕竟发生的概率并不高,而且一个企业的应急管理能力十分有限。结合这些特征来实施应急区域管理的联动,能够充分借助于周围企业、政府以及社会力量来进行区域联动应急管理,无论是从物质交换还是从构架效果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该管理机制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正反馈与负反馈的能量流动管理,完善信息预警与危机应对能力的调整,为重要安全事故应对工作提供基本的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石化企业重大工艺安全事故是困扰行业稳定快速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结合目前我国石化企业重大工艺安全事故的发生现状,除了需要积极完善工艺安全风险辨别管理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培养专业的应急管理队伍,不断提升资源储备管理水平,做好区域应急联动管理各项工作,从而完善信息预警与应对方面的内容,为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