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供水工程灌区支渠施工布置规划

2020-01-14何茂松朱晓忠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年1期
关键词:支渠支洞渡槽

何茂松 朱晓忠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 工程概况

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以下简称夹岩水库)位于贵州省毕节及遵义市境内,其中大坝位于长江流域乌江支流六冲河七星关区与纳雍县界河段,坝址距离毕节约50.00 km,距离纳雍县东关彝族白族苗族乡约4.00 km。工程的任务以供水和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并为区域扶贫开发及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夹岩水库工程由水源工程、毕大供水工程、灌区骨干输水工程三大部分组成,工程属Ⅰ等大(1)型工程,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54.00 m,总库容13.23 亿m3,电站总装机容量

90.00 MW。

灌区输水工程由总干渠、北干渠、南干渠、金遵干渠、黔西分干渠、金沙分干渠及16 条支渠组成。分布在大方县、织金县、黔西县、纳雍县、金沙县、遵义县、仁怀市等区域。渠线总长648.19 km,16 条支渠(流量在1.00 m3/s 以上)总长377.00 km。16条支渠分别为:纳雍供水管道、织金供水管道、鸡场支渠、锦星支渠、猫儿山分支渠、黔西工业园区管道、谷永支渠、重南支渠、城关分支渠、平西支渠、岩孔支渠、仁怀供水管线、遵义供水管线、安岚源支渠、化觉支渠、长田支渠,主要建筑物由渠道、管道、倒虹管、渡槽、隧洞、泵站等组成。

2 支渠地形地质条件

16条支渠沿线地形坡度一般20~40°,岸坡多为斜向或横向坡,第四系覆盖层多裸露,覆盖层零星分布,厚度0~3.00 m,局部溶蚀深槽覆盖层厚度3.00~5.00 m,岩体强风化厚度3.00~10.00 m。渠道沿线边坡稳定;隧洞埋深一般50~100 m,因隧洞埋深较大,岩体较完整,围岩为Ⅲ~Ⅳ类,围岩多为可溶岩,岩溶发育,存在岩溶涌水、涌泥等不良地质问题;渡槽跨度一般100.00~250.00 m,两岸基岩大多祼露,局部存在溶沟溶槽。

3 施工交通

3.1 对外交通

支渠工程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遵义市、织金县和纳雍县境内。对外公路交通运输线路主要有国道G321 线、G326 线、G56 杭瑞高速线、G76 夏蓉高速线、G75 兰海高速线,省道S307 线,省道S211 线、S208 线和S209 线,与贵阳至遵义铁路一起构成交通运输网。对外交通方便。

3.2 场内交通

支渠工程场内运输主要采用公路运输方式。由于当地乡(镇)级公路及通村公路已经贯穿整个工程施工区,因此,可以利用其作为场内交通的主干线。为满足施工需要,需修建至渡槽、倒虹管、隧洞进出口等建筑物处的施工道路。根据各段道路的运输量、通行车辆吨位、使用年限和担负施工运输任务等因素,确定各路段的标准及相应的路面形式。至渠道取水点、渠道终点、隧洞进出口闸室、倒虹管进出口闸室和提水泵站等公路为永久公路,至渡槽及倒虹管等建筑物考虑修建临时公路或施工便道。场内永久公路标准为公路四级,路基宽度4.50 m,混凝土路面;场内临时公路标准为场内三级,路基宽度4.50 m,泥结碎石路面。

4 料源规划

支渠沿线多分布碳酸盐岩,饱和抗压强度多〉50.00 MPa,力学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开采方便。沿线每个乡镇均分布有采石场,距支渠相对较近。支渠需用砂石料用量少,且比较分散,新开料场涉及用地、政策等程序比较繁琐外,开采量少,不经济,拟定支渠石料除利用开挖料外,其余均外购。

5 导流规划

支渠中主要跨河建筑物有管线、管桥、渡槽,需要导流建筑物还包括库区内取水。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及《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SL482-2011)的有关规定,支渠建筑物均为4 级,相应的临时建筑物为5级,导流标准选定为5 a一遇。

采用埋管管线、排架式渡槽等建筑物,导流方式选择分期导流,临时围堰为主,由于跨河建筑物工程规模较小,为保证施工安全,临时设施投入少,施工时段选择枯水期,为12 月至次年3月。

织金支渠管线以那河倒虹管、武佐河倒虹管采用拱跨管桥,管桥为现浇混凝土拱桥形式,采用悬臂浇筑法、无支架施工,管桥两端拱座基础高程均大于洪家渡库区正常蓄水位1 140.00 m,两管桥施工均不需导流。

安岚源支渠新建文家桥取水隧洞布置于文家桥水库内,位于右坝肩,隧洞长536.00 m,圆型断面,洞径1.80 m,底坡为1:500,进口底板高程1 015.31 m,出口底板高程1 014.83 m。水库死水位高程1 019.11 m,正常蓄水位1 034.80 m,取水隧洞进口及取水塔布置于库内,取水口底板高程低于正常蓄水位20.00 m,取水口施工需要导流。导流时段选定为枯期12 月至次年3月,相应5 a一遇洪水流量为3.81 m3/s。

文家桥水库为混凝土拱坝,水库工程于1983年建成,原设计总库容312.00 万m3,为小(1)型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供水、防洪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库。现有的过流通道有坝顶溢流堰、放水管(管径为800 mm,进口底板高程1 008.16 m)及冲沙管(管径500 mm,进口底板高程1 002.60 m)。为保证施工期水库不中断供水,同时满足导流要求,施工期导流方式采用现有大坝挡水,放水管及冲沙管联合导流。

6 施工总布置

6.1 总布置规划原则

①夹岩水利工程输水线路长,分布面积广,因此施工布置应有利于充分发挥施工工厂设施的生产能力,满足进度及质量要求,并结合场内外道路,按“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分区布置。②施工临建规划本着有利生产、减少干扰、少占耕地、节约临时工程投资的原则,满足环保和水保的要求。③充分利用当地可为工程服务的建筑、加工制造、修配及运输等企业。

6.2 砂石、混凝土拌和系统

混凝土系统采用分片分段分散布置。渠系建筑物类型多,布置分散,单个建筑物混凝土浇筑量小,考虑在各隧洞进出口、渡槽和倒虹管旁和渠道沿线分别设置移动式混凝土拌和机。各渡槽、倒虹管混凝土高峰强度约15.00 m3/h。隧洞进出口高峰混凝土强度为约25.00 m3/h。混凝土拌和系统选用0.40 m3移动式混凝土搅拌机。

支渠分片砂石料用量少,不单独设置砂石加工厂,砂石料主要采用外购。

6.3 风、水、电系统

6.3.1 施工供风

支渠工程施工分区较多,各施工区内用风位置比较分散,供风系统采用各施工区集中布置,移动式空压机分散供风。根据隧洞尺寸和长度,进出口工区配置1~2 台固定空压机,渠道、渡槽和倒虹管施工段供风点分别配置移动式空压机。

6.3.2 施工供水

用水水源分别为沿线附近水库、小支流和冲沟水。支渠渠系建筑物施工用水分散,各施工段用水量小,施工及生活用水可就近抽取河水及支沟水,或采用水车拉至各个施工区用水点。

6.3.3 施工供电

根据整个工程供电规划,支渠施工区用电可就近从乡镇、村寨10 kV 输电线上“T”接,同时在各施工区备用一定数量的柴油发电机组。

6.4 其它生产设施

各施工区内还设置规模不等的钢筋加工厂和木材加工厂。为减小施工占地和节约投资,各工区不单独设机械修配厂和汽车停放保养厂,相关运输和机械设备的维护修理均由附近城镇的专业厂家负责。管线段施工需设置管道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尽量靠近管线,且临近道路需满足运输车辆运行要求,工作面与临时堆放场运输可采用小型农用车辆载入,特别困难地段可采用装载机等转运。

6.5 施工支洞规划

布置施工支洞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利用沿线河道及沟谷凹陷地形,力求支洞长度最短,尽量以平洞为主,控制的主洞长度、工期均衡;避免支洞沿断层或岩体破碎的沟谷布置,尽可能将支洞布置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围岩中;综合考虑道路交通的布置及生产设施的布置,支洞断面型式应满足大件运输、各种管线布置及人行安全的要求。

支渠线路沿线地形以山区为主,隧洞埋深大,施工支洞布置条件较差,支渠工程中2条深埋长隧洞工程需要布置施工支洞。鸡场支渠果布隧洞长约3.70 km,设置1条施工支洞,支洞净断面尺寸为2.50 m×2.80 m,长度425.00 m,进出口高差68.00 m,倾角9.10°。仁怀供水支管石木碗隧洞长约3.80 km,支洞净断面尺寸为2.50 m×2.80 m,长度477.00 m,进出口高差133.70 m,倾角16.00°。

6.6 渣场规划

弃渣场以优先选择山沟、洼地、坡地为原则,以利填土造地(田)及尽量少占和不占农田,渣场平整后尽量作为施工场地使用。支渠采用埋管段,其可利用的开挖料沿管线开挖线外临时就近堆放,方便后期回采利用,其他非埋管支渠渣料尽可能回填利用,非利用部分弃渣直接运至最近的弃渣场。

6.7 施工临时征地

施工临时占地包括施工管理及生活区、施工临时道路、施工工厂设施、弃渣场等占地,施工占地根据施工布置进行规划。施工营地以各分区生产人员数量进行估算;施工道路以道路开挖实际需求宽度进行计算,平缓地段可征地10.00~15.00 m,陡坡地段由于放坡及落渣影响,征地范围可征15.00~40.00 m;沿渠道及管线开挖线两侧需增加临时便道征地,征地范围以满足施工机械使用为准;施工工厂设施征地按控制管线段所需加工厂规模进行估算;临时管材堆放场按控制段当期管材进货量进行核算;弃渣场征地按控制段实际渣量进行计算。

6.8 施工营地规划

支渠布置较分散,建筑物沿线分布,单位管线及渠道施工时间相对较短,隧洞、渡槽等施工时间相对较长,结合支渠布置特点,施工营地分段集中布置,尽量靠近隧洞、渡槽等建筑物,兼顾渠道、管线,管理营地以每片区支渠为参考,尽量布置在片区中间,交通枢纽较好的地段。

7 结语

支渠工程已全部进入施工阶段,与现场实际施工布置进行比较,原施工布置基本合理,能满足现场实际施工需要。由于初设阶段与施工阶段间隔时间较长,现场环境有不同的变化,实际施工也做出相应调整。

猜你喜欢

支渠支洞渡槽
东支渠灌区存在问题调查及治理措施浅析
支洞式调压井在长输水隧洞水锤防护中的应用
吐鲁番市景观用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不同渠道衬砌型式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施工支洞与主洞交汇三岔口的施工方法
基于 ABAQUS 软件的预应力梁式 U 型渡槽受力分析
浅谈高流速泄洪隧洞施工支洞规划设计与施工
傍山道路泥石流渡槽设计
渡槽工程结构安全监测方案应用
——以东风渠天宫桥渡槽和黎家沟渡槽为例
高架渡槽不同支撑结构型式动力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