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检维修作业的风险及防控措施
2020-01-14徐家旭
徐家旭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广东惠州 516086)
储罐是油品存放、运输的重要容器,所以必须定期对其实施检维修工作,以避免出现罐体缺陷、老化等问题,进而引发安全事故。油品本身作为一种易燃易爆品,所以在检维修工作中务必要做好风险防控。
1 储油罐与油品的危险因素
1.1 易挥发性
油品是一种具有较高挥发性的物质,即使在常温常压环境中,也会持续蒸发,在温度高的环境中,蒸发速度将会不断提升。相比于空气密度,油气密度更大,所以蒸发后的油气会不断随风扩散,无风状态下则会在地面扩散弥漫,并在低洼地带逐渐聚集,这是非常严重的潜在火灾隐患[1]。
1.2 易燃易爆性
油气弥漫在空气中,就是一种可燃混合气体;当浓度逐渐升高超过某一节点,遇火更会直接爆炸燃烧。爆炸的影响和后果与爆炸下限、爆炸范围有关,与前者成反比,与后者成正比。比如汽油,其爆炸下限很低,一旦油气浓度超过1.3%,在很低的点火能量下,就能够造成爆炸[2]。
1.3 中毒窒息性
油品蒸气不仅是易燃易爆性气体,还是毒性气体,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会导致很多器官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比如,当汽油蒸汽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0.28%,人处于此环境中4~12min,就能表现出头晕症状,症状和危害的严重性与浓度、时间成正比。绝大多数原油中都有较高的硫含量,特别是硫化氢,这种气体即使含量很低,也会对呼吸道、眼睛造成影响,高度浓度下,有可能直接致死[3]。
2 储罐检维修作业的风险来源
储罐检维修作业中的风险主要是基于油品特性所产生的。
2.1 清洗过程中中毒与窒息
油罐维检修过程中,清洗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但是,油罐通常用来储藏的各种油品,往往都是C4以上各种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都具有易挥发性;再加上其毒性和易扩散性,所以对工作人员造成较大的威胁。相关数据表明,在清罐作业所处环境,油气浓度基本都是超标状态,甚至严重者超标几十倍;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监护人员发生中毒、窒息。特别是储罐中为轻质油,则这种风险会进一步提升[4]。
2.2 清洗过程中的火灾爆炸
在对油罐实施清洗的时候,具有较强挥发性的油气必然会从罐中溢出;同时空气也会进入;这样使得罐内外均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而且其浓度往往都满足爆炸极限。而且,有的还有可能存在具有自燃性质的物质,这些都让现场存在着相对较高的燃烧爆炸风险。
2.3 油罐动火作业的风险
储罐检维修作业,可能会需要对其实施焊接或切割,这是一种明火作业。在实施气焊作业时,其温度至少在3 000℃左右;而电焊的电弧,有可能达到6 000℃。再加上焊接、切割作业可能造成的火花、熔珠等,都是带有极高温度的能量源,对于易燃易爆物质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对于储罐检维修作业,要求对于未实施全面清洗并检查合格的储罐,以及未处于有效隔离的条件下的储罐及相关附件,均不得实施任何明火操作。
3 储罐检维修作业的风险防控措施
3.1 清洗过程中的油气中毒、窒息的预防
清洗作业过程中,因为防毒面具保护时间有限,一旦超过限制,对于入罐者来说就会风险极大。因此首先务必要确保进罐作业,必须要对储罐实施彻底排气和通风,且基于不同容积的储罐,要保证一定通风时间。通常采用蒸洗通风的储罐,体积在1 000m3以下,1 000~3 000m3,3 000~5 000m3,5 000m3以上,分别需要蒸洗15h、20h、24h和48h;如果采用自然通风,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在针对罐内有毒有害物质实施化验分析之后,选择有效的防护设备,并办理入罐作业许可证,才能够进罐作业。
3.2 清洗过程中的防火防爆措施
就当前储罐清洗的实际情况来看,既有人工清洗,也有机械清洗。但是机械清洗一方面费用相对昂贵,另一方面对储罐结构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事实上就国内状况来看,人工清洗依然是主流。因为清洗储罐必然会将相关入孔打开,使得油气与空气混合,因此务必要做好防火防爆措施。
(1)作业现场的全部电气设备,包括照明设备,务必要满足防爆标准,以免对作业环境中的可燃气体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务必要确保各种设备的接地可靠性,做好静电消除措施。另外务必要强化安全监管。
(2)作业过程中尽量不能将黑色金属材料制成的工具带入现场,而要选择铜制材料、铝制材料或木制材料的工具,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工具与钢铁碰撞造成的火花[5]。如果无法避免使用黑色金属工具,则要确定可燃气浓度处在安全范围内。
(3)工作人员务必要做好防静电措施,着防静电工装,另外确保现场有静电消除器。绝不允许任何人员穿化纤服,带化纤材质工具进入作业现场。
(4)选择合适的作业天气,不得在雷雨天气清洗储罐。
(5)清洗作业环境,务必要对火源做严格的控制,50m以内不可出现任何明火作业。
(6)储罐中的清除物质,必须要先用水淋湿再集中运输至专门的处理机构;绝不可堆在现场,以免存在可燃物发生自燃,从而对现场造成威胁。
3.3 储罐动火作业的风险防控措施
(1)在实施动火作业以前,务必要确保对动火储罐的全部收付油线、相关设备实施有效的盲板隔离,并且对储油罐实施完全的清洗并检测合格。另外,动火储罐至少与清洗现场、切水作业距离50m以上,且上风口百米以内没有切水作业。
(2)动火作业的储罐,务必要确保清洗作业完成并检查合格以后,还需要将其与下水系统有效隔离。
(3)动火作业前,务必要对罐内低洼部位、死角部位的油气浓度实施准确测量,测量必须至少两台设备,避免其中一台设备出现问题得到不实数据。要确保检测结果低于爆炸下限10%,才能实施动火。
(4)务必要保证罐内乙炔胶管完好无破损;另外确保电源线、手把线等均不得出现任何损害,务必具有安全的绝缘属性。
(5)动火作业实施,一方面务必要获得施工许可、动火许可;另一方面还必须要严格依据《空间作业安全规范》,具备空间作业许可证。
(6)尽量不要在储罐动火作业期间,执行其他的交叉作业;如果无法避免交叉作业,则必须要实施有效的防护;如果设计高处作业,则务必要具备高处作业许可证。
(7)动火作业与罐内涂料作业,禁止同时执行;要确保涂料作业已经完全固化成型,才能够实施动火作业。
(8)在储罐动火作业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务必要做好有效监护,同时确保救护器材、通信器材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动火作业结束以后,要对现场实施全面检查,确保无火星残余后,再切断电源离开。
4 结语
综上所述,储罐检维修作业具有较高的风险,所以在作业过程中务必要做好各方面的安全防控措施。另外,还必须要高度重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这样再结合安全防控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作业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