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甘蔗尾稍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0-01-14杨斯雅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农业科学院
文│杨斯雅(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农业科学院)
陈胜文(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罗伟宏(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畜牧站)
欧盛绘(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畜牧水产养殖服务中心)
一、来宾市甘蔗尾稍等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是甘蔗种植大市,全市甘蔗种植面积约180万亩,年产甘蔗尾稍约154万吨,是冬春两季牛羊的重要饲料来源,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开发非粮饲料,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一项新举措。近年来,来宾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建设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粮改饲和食用菌利用秸秆等项目,致力于开发利用甘蔗尾稍及其废料发展牛羊产业,大力开发甘蔗尾稍等非粮饲料,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甘蔗尾稍综合利用率仍不高。甘蔗尾稍禁烧和综合利用成为来宾市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及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加工机械化水平低。一是秸秆饲料开发基础设施装备简陋,配套设施不完善,绝大部分收贮点的装备是一台切草机就是一个收贮加工点,秸秆饲料加工业发展落后;二是缺乏畜牧业科技集成产业园区,示范基地辐射带动能力薄弱;三是窖容不足和机械化加工水平低。
2.农作物秸秆收集困难。由于来宾市土地呈碎片化分布在农户手中,甘蔗种植地块小,且土地不平整,机械化收割难度大,依靠人力收集成本较高。受到分批砍运、收购价格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进行大规模收集或收购比较困难。很多规模养牛场和秸秆收贮点,主要依靠周边农户人力收集,无法实现短期内大规模的收购。
3.养殖业组织体系不健全。一是引进发展草食动物的养殖龙头企业辐射引领作用较弱,对农户的带动能力有限,草食动物养殖合作社力量薄弱,入社农户少,没有发挥出养殖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撑带动作用。二是大多数龙头企业致力于生产,缺乏精深加工,难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及市场竞争力,难以建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组织带动更多农户发展生产。三是养殖结构单一,龙头企业多为养牛,而养牛业投入大,见效慢,风险大;而投入少,见效快,风险相对较小,带动引领作用大的养羊业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发展较慢。
4.加工产品单一。养殖场或专业收贮点对甘蔗尾稍的加工只是切碎直接鲜喂(出售)或青贮,产品较为单一,没有深加工,产业链短。
5.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科技引领力不强。一是畜牧技术推广装备差,服务手段落后,大部分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落后,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的要求;二是科技攻关环节薄弱,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能力低。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突破技术瓶颈。一是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织专家学者将甘蔗尾稍饲料精加工、堆肥腐熟技术和食用菌基料等列入科研攻关项目,开展技术攻关;强化科技支撑,推进综合利用项目实施,真正让蔗叶变废为宝。二是加大产科结合,提升企业技术革新。通过制糖企业技术改造,推广农机甘蔗全株收获,由制糖企业内部对甘蔗、甘蔗渣及其尾叶进行处理,从而提高甘蔗综合利用率。同时,将甘蔗全株综合利用列入企业技术攻关项目,通过整株收割到厂、机械分类、车间按料加工等模式,开展课题研究。三是建立、完善甘蔗尾稍等农作物秸秆资源技术开发和推广体系,特别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和大规模收集、加工和青贮方面要有新的更大的突破。
2.通过土地运转平整,完成机械化种植收割。探索甘蔗种植新模式,强化智慧农业服务水平。通过合理调整株行距,机械作业,配合深耕翻,直接将秸秆粉碎压入土层,浇水及施用腐熟剂,促进甘蔗叶腐熟。同时,大力推广应用微生物技术发展草食动物,引导规模牛羊养殖场积极推广应用“微生物+”和“高架网床养殖”的生态养殖模式,达到生态养殖要求。
3.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大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一是加大招商力度,精准招商。大力引进牛羊养殖企业及青储饲料加工厂,使甘蔗尾稍“变废为宝”,扩大养殖规模。二是推广“公司+农户”等先进合作模式。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小养殖户,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将甘蔗尾稍综合利用经费列入政府年度预算,稳步推进粮改饲项目,加大推进农作物秸秆收储和销售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