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无捷径
2020-01-14李岩
在以数字化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创新能力的定义得到了新的诠释。其中,创新的商业实现能力得到了更多的重视,而这恰好是德国的优势所在。
在德国典型的“官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中,政府主要在制定宏观战略和科技行动计划、直接扶持科研创新活动、搭建基础性研究和公共服务平台、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等方面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措施。
卓越的创新能力驱动德国制造业不断升级,使其成为“全球具有吸引力的研究与创新区位之一”,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始终保持国际竞争力。德国已成为“新工业”的领跑者,“德国制造”享誉全球。其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与其政府积极引导、支持的创新战略密不可分。
其实,德国正在努力和尝试的方向,与中国正在推进的“中国制造2025”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异曲同工。
同时,上海正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着力培育强大的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产生一批重大原创性的科技成果,在创新成果产业化上处于国际优先地位。充分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有助于上海深入探索对标国际高标准,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深化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育体系建设等。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2040 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使上海成为“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其中,创新被置于首要位置。
与前沿全球城市相比,上海的差距已不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投入不足。早在2011 年,上海研发经费占GDP 的比重就已达到3.11%,高于德国等国家的水平。但是,研发能力与水平仍存差距。
2019 年全球创新指数对全球经济体中的“创新集群”热点进行排名,其中,上海市位列第11 名。可见,“上海科创”仍然有上升空间。
一直以来,上海的高校以及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与德国制造企业相比,相对缺少原始的技术积累,导致企业自主创新的困难。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缺少资金、生命周期相对短,创新更需要来自外部的助力。
公共研发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助力企业创新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在科研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促进成果转化,也可以打通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渠道,促进人才和知识的流动。
创新无捷径。结合国际城市的创新经验,上海科创一定会跑出令人瞩目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