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研究
2020-01-14秦承龙潘广旭
焦 菲,秦承龙,潘广旭
(1.国网山东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安供电公司,山东 泰安 271000; 2.国网山东省电力有限公司日照供电公司,山东 日照 276800)
0 引 言
传统电能资源集中度高、市场竞争意识弱,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能源互联网高度融合,能源消费模式逐渐向智能化方向转变,新一代电力客户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综合能源服务是在中国能源变革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业态[1],以能源服务为主营业务,围绕客户的综合需求开展服务,提供能效分析、节能改造、需求响应代理等综合能效提升服务、天然气冷热电联供服务、分布式清洁能源服务及资产代维、融资租赁等多元化的综合能源服务,满足终端客户对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的需求,实现多种能源协同互补,促进能效提升,降低用能成本,提高智能化水平。
1 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
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根据国情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战略。
欧洲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综合能源服务概念并付诸实施,其综合能源服务侧重于能源的协同优化,实现能源系统间的耦合和互动。英国政府支持发展国家层面的集成电力、燃气系统和社区层面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联合创新代理机构“创新英国”与企业合作资助了大量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同时,“创新英国”于2015年成立“能源系统弹射器”,每年投入3千万英镑,用于支持英国企业重点研究和开发综合能源系统[2]。自2011年开始,德国政府每年追加3亿欧元,从能源全供应链和全产业链角度实施对能源系统的优化协调,关注的重点包括可再生能源、能源储存、能源效率提升、多能源有机协调等[3]。
2001年美国能源部首次提出了综合能源系统发展计划,目的是加强对分布式能源和冷热电联供技术的推广应用。2007年美国又颁布了《能源独立和安全法》,要求社会主要供用能环节必须开展综合能源规划[3]。尤其在需求侧管理方面,在新一轮电力改革中,美国包括纽约州、加州在内的许多地区明确把需求侧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作为重要发展方向[2]。
日本是最早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研究的亚洲国家。日本政府在2009年率先宣布将构建覆盖全国的综合能源服务系统。东京电力公司超前谋划、广泛布局,于2012年启动战略转型,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变,构建支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信息系统,细分客户需求,提供涵盖电、热、冷、气的最佳能源供应方案,并打破电力垄断经营模式,采取合作的方式与其他综合能源服务商共同开拓综合能源服务市场[4]。
由于国内的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包括传统能源企业、设备制造企业、能源服务商等。从业务发展路径分析,国内能源服务商结合自身主营业务优势,开展产业链延伸或增值服务,同时促进传统主营业务的发展。从价值定位分析,中国的综合能源服务注重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以达到经济、环保等目标。重点推广多能互补与可再生能源开发,重视能源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从目标客户分析,工业大客户、园区、公共建筑等客户以其稳定的能源服务需求、较强的支付能力、较高的负荷密度和能源价格成为主要服务对象。从收入模式分析,综合能源服务商结合客户的需求,凭借自身技术、产品和资金等优势,提供咨询、投资、设计、施工、设备销售、运营等多元化服务来获取收入。
国家电网公司于2017年10月,首次印发通知要求将综合能源服务作为公司主营业务,积极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2018年1月,明确各省公司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方案;2019年,印发2019年—2020年行动计划,全面布局综合能效服务、供冷供热供电多能服务、分布式能源服务、专属电动汽车服务等四大业务领域,构建以“绿色国网”为入口、省级智慧能源服务平台为支撑的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
以上海电力学院临港校区新能源智能微电网综合能源项目为例,该项目由国网节能公司参与建设,系统包含2 MW光伏发电以及若干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共有2 017个采集计量点,“电、气、水”等的使用情况均实现数据化,在安全用能前提下,拥有新能源微电网的智慧校园可比正常校园能耗降低约25%。
又如山东省泰安市某小区电采暖项目,由于小区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远,位于城市热力管网、燃气管网覆盖范围以外,该小区原采用燃煤锅炉的供暖方式为住宅楼供暖,污染严重、取暖费用较高且制热效果一般。山东电力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对该小区进行了集中式电采暖改造,新建15台空气源热泵机组,为小区278户居民进行供暖,小区居民按照当地市政供暖收费标准缴纳供暖费用。该项目正式投入运行后,供暖面积约30 000 m2,小区居民室内温度普遍达到20 ℃以上,每年相当于节约标煤约360 t,减排二氧化碳约1 006 t。
2 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意义、目标及思路
2.1 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升客户侧用能综合管理水平。开展客户综合能源服务,可实现客户需求精准对接、市场潜力深度挖掘以及客户数据资产转换。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促进能源流与信息流深度融合,为多类型客户提供多元化的增值服务,实现客户可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和管理,达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目的,实现电力资源合理化分配,提升整体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带动产业发展,培育市场新业态。传统能源服务多是从产业链上游向下游纵向延伸的合纵模式,以事物为中心开展营销,缺少能源服务商与客户间的互动。而综合能源服务则是围绕客户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连横模式,以关系为中心开展营销,主张与客户建立、维护和巩固紧密、长期的互动关系,进而充分开展能源流、信息流、业务流的互动,赢得客户对企业的强烈认同,并依靠能源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创新推动,制定多元化的产品与服务,打造“互联网+智慧能源”服务模式。
国家电网公司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构建以电为中心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电网企业作为清洁能源配置基础平台的作用,促进全社会实现节能减排,是对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与能源革命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可以提供传统售电+综合能源服务的组合方案,满足客户深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提高客户粘性,维系客户资源,在巩固公司售电主营业务的基础上,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全面发展。
2.2 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目标
综合能源服务未来将朝着供应能源多元化、服务多元化、用能方式多元化及智能化趋势发展。
综合能源服务的目标是打造全社会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综合能源服务商为客户提供需求侧能源管理、综合能源供应及协调优化控制等服务,同时为政府的行政规划决策提供全面数据支撑,实现综合能源业务的全方位、全过程管控,建立起政府、综合能源服务商、用能企业共同拓展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的合作机制,有效促进规模效应,创建风险共担、互利互惠的商业生态圈。
国家电网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积极打造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加大资本、技术、市场开放力度,积极与利益相关方共商共建共享,推进清洁能源消纳、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做强做优做大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推动公司由电能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变,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5]。
2.3 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思路
一是建立政府机构、电网公司、综合能源服务公司、能源供应商、设备供应商、节能服务商、金融机构等合作机制,共同拓展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6]。
二是为各种类型客户提供设备采购、能源审计、新能源发电、节能改造、电能替代等多种综合能源服务整体规划、设计、实施与解决方案等服务。
三是通过沉淀整合客户用能信息,形成大数据资源,综合能源服务商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的增值服务,拓展业务渠道和范围,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和客户经营决策支撑能力等,指导综合能源服务全面开展,形成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良性循环。
3 结 语
综合能源服务已成为国内外能源行业研究和推广的热点,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对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能源服务商应转变传统思维,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客户供需分析,将不同客户群体进行细分,结合自身优势,为客户提供全业务、全天候、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综合能源服务需求。同时,依托“互联网+智慧能源”服务模式,利用当今先进技术,实现能源、信息双向流动,为综合能源系统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致力于打造全社会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