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民族竹文化特征及其生态价值刍议

2020-01-14李法营董文渊

竹子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竹林竹子云南

李法营,宋 琴,董文渊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650224)

中华5 000 a的历史积淀中,竹文化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系统和深化。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竹的文化”。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更是把中国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1]。截至目前,云南竹林面积为11.52 hm2,有39属,380余种,其生态类型与生活类型极为多样化,从热带的大型丛生竹、亚热带散生竹到中小型的高山寒温性混生竹均有分布,是世界上竹类植物种类最多、类型最齐全、地理成分最复杂、多样性最丰富、天然竹林分布最广的地区。云南丰富的竹类资源对本土的25个少数民族影响深远,他们种竹、养竹、管竹、咏竹、爱竹、崇竹,形成极具特色而内容丰富的生态文化体系。系统梳理、挖掘云南民族竹文化之中的生态元素,对当下保护竹子资源、开发竹产业、融入“两山理论”、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提升中国国际生态话语权有重要意义。

1 云南民族竹文化的内涵

1.1 物质层面的给养

云南作为竹子的主要分布区,对经济发展、物质给养、各民族的生存和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西双版纳、德宏等热带、亚热带地区,一直以来都有竹鞋、竹伞、竹制饰品等,这也是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民族信仰相融合;云南其他少数民族像佤族、傣族、怒族等多有用竹子做头饰、耳环、竹圈等的传统。同时,云南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也积累了具有特色的食物像耳熟能详的竹筒饭、令人垂涎欲滴的竹虫、可口美味的龙竹或筇竹笋。此外,竹子更因其材质的柔韧在建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双版纳傣家的凤尾竹楼深入人心,既能除湿、又可防潮、还能通风,是少数民族适应自然的产物。竹子制成日常器物更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生活便利的诉求,竹桌、竹筷、竹碗、竹甑、蒸笼、竹瓢、竹勺、竹扫帚、竹盆、竹酒杯、竹筒等。而且,竹子也广泛地运用于交通等,像云南永平县澜沧江上的霁虹桥是竹索桥的典型代表,还有竹索、竹轿、竹笙、竹鼓等。简言之,竹在各民族的衣食住用行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精神层面的崇拜

竹子从物质方面对人们生活的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云南各族人们的宗教信仰、民俗风情。

从精神层面来看,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第一,云南各民族对竹子旺盛生命力的羡慕和联想衍生出了很多”竹生人”和“竹救人”的神话传说。像云南富宁县的彝族一直以来认为是他们的始祖阿槎(来自太古时代的兰竹筒)繁育了彝族;傈僳族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来自竹筒里的“竹王”;布依族认为是大竹子救了自己的祖先布依王。第二,正是各民族对竹子旺盛生命力和生活重要性的认同,使云南各族人们在用竹和护竹的过程中完善了一整套的仪式或程式以保护竹子、尊崇竹子,一来确保竹子的旺盛生命力,二来祈祷竹子中的神灵能祛病消灾、保佑自己种族的繁荣昌盛,也就形成了祖先崇拜、自然神灵崇拜及巫术崇拜等。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说:”所谓文化或者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它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2]。”崇拜的宗教信仰及人们在种竹护竹过程中观察到的生态科学理念是人竹共育、共荣、共生的核心要素。

1.3 竹林培育中的和谐

生活在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依山傍水,追求自给自足,与身边的动植物及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大多民族都有种竹护竹的传统。以傣族为例,种竹有着传统的意义和持续不断的传承,每年都要自行结伴在房前屋后、空地上种竹,竹种包括有龙竹(D.giganteus)、版纳甜龙竹(D.hamiltonii)、花秆黄竹(D.membranaceusf.striatus)等[3];据当地居民介绍傣族十分重视竹林的保护,流传有“七月竹、八月木”的说法,意味着竹子要在农历的7月之后才能砍伐使用。鹤庆山区的白族迁徙到新住地后,先要栽种一丛“定居竹”,1 a后竹子成活方盖房筑院;定居后,每到纪念日都需栽种“纪念竹”[4]。此外,彝族、傈僳族、德昂族、基诺族、苗族等有着优良的种护竹传统[5]。正是在这样种竹、护竹、用竹的进程中,各民族不但认知到竹子对他们生活的重要性,更提炼出竹子培育、管护、加工的技术手段,从朴素自然观的角度加深了对竹文化的秉持。

1.4 诗词歌赋的咏叹

在历史上,因竹子和人们的密切关系,加之竹子本身蕴含的精神内涵和社会影响,使得很多文人墨客以竹明志、以竹言声,像《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等对竹或竹制器物有描述。而后随着山水诗的出现和兴起,咏竹文学以谢跳的《秋竹曲》和《咏竹》为典型代表,此后,中国文人亦创造出大量的咏竹文学作品。一直以来,竹因其俊美的外型、提拔的身姿、坚韧的材质而与虚心、坚韧、挺拔、清廉等意向息息相关。

而云南各少数民族在种竹、用竹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吟诵竹子的文字史料,尤其在明代起云南成为诸多贬谪文人的落脚点,加之众多镇滇官的参与而兴起,主要以咏滇地民俗、民族形象、竹与生活、少数民族古称谓等而形成了不同于汉族地区而独具少数民族文学特色。赵娟[6]从云南竹枝词中的民俗词语入手,在其硕士论文《云南竹枝词中的民俗词语研究》中分析了云南竹枝词的特点,整理了云南竹枝词创作者的数量及创作数量,探讨了云南竹枝词的题材内容。

2 云南民族竹文化的特征

2.1 多样性

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和种类繁多、资源充沛的竹子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同时,云南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多样变化的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条件,结合自然条件划定的竹区会有不同的竹种存活。

同时,不同民族之间因民族信仰、生活习惯不同,使得云南民族竹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这既是外界环境和竹类多样性的结果,也是内部多民族文化、习俗等各异带来的后果。

2.2 统一性

除多样性外,民族竹文化另外一个主要特征是统一性。看似和种植、使用、食用、加工等的多样性相矛盾,但各民族历经多年来认知到竹子的重要性及竹对自身的重要性角度来看是惊人地一致。不管是哪个区域、哪个地方、哪个民族的竹文化内容都因竹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竹精神层面的引导性,使相关民族都认知到竹子对他们的重要性,学会了爱护竹子、善待竹林,都是朴素生态自然观的体现。

2.3 连续性

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文化经久不衰、为人演习的关键,作为内涵丰富、广为人知的竹文化更是秉承了这一重要元素。千余年的云南民族竹文化一直以来因各民族不变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竹林对他们生活影响深入而不断完善和发扬光大;随着云南的生态文明战略地位的明晰和践行而不断完善,民族竹文化随着云南的“绿色牌”“生态牌”“产业牌”理念的深入,竹林面积不断扩大、产业价值链不断攀升、文化体系不断完善并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无不体现云南民族竹文化的连续性。

2.4 包容性

文化的包容性,在于能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求同存异”说的是文化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而"兼收并蓄"的精髓就在于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民族竹文化的发端、发展既是实物与文化的交织,也是文化与文化的交融,也是民族民族之间的互促,更是文化和自然环境的浇铸。民族竹文化随着新时代的进步有着新内容、新含义,但都和竹子本身适应力强、竹文化囊括历史朴素生态观和现代生态文明思想关系密切。正因民族竹文化有了包容才有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也才能够不断地影响着各民族同胞。

2.5 生态性

生态学随着环境的逐渐恶化而为人们认识和接受,也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学科,而从认知思维的角度来看,生态二字体现的主要是“和谐”“共赢”“可持续”的理念,翻看云南少数民族的种竹用竹历史,无不透露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元素;细品云南少数民族咏颂叹画书述竹文化的历史传承,无不映衬着典型的朴素生态文明观。这些元素无疑在衬托着民族竹文化生态性的特征。民族竹文化在竹与人民日常生活中、竹林生态系统优美环境中、竹产业综合效益不断凸显中而为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可,其背后朴素得生态观久经历史的见证和考量在当代焕发着生机和活力,从而使得民族竹文化的生态价值更加显性化,从而对生态文明的推进有直接作用。

3 云南民族竹文化的生态意义

3.1 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

2021年10 月份昆明召开的COP15大会无疑让世界的焦点汇集到中国的西南大地,云南本就是动植物王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示范和样板,而民族竹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更有助于生物多样的保护。

民族的多样性,造就了云南25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多样性如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礼节仪式、习惯习俗等。云南竹种的多样性,孕育了云南当地居民丰厚的民族竹文化多样性如竹文化崇拜、竹精神支撑、竹民俗仪式等。而将民族、竹子、文化的多样性糅合在一起衍生了云南民族竹文化的多样性。

云南民族竹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民族文化、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民族竹文化多样性下对种竹护竹理念、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性使得云南的竹林面积、森林面积、生物多样性在中国处于翘楚;而文化多样性下文化的交融互通又在生态视阈让大众对“人类、社会、文化、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循环关系网有更深的了解、认同。

3.2 保护边疆生态环境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省份。且大部分处于高原地区,土地在坡度30°以上,从根本上来讲不适宜农耕种植,且土壤贫瘠,经济收益甚微。

此外,山地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多地区属于生态脆弱地区,而竹子有其天然优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非凡。它生长迅速一般2-3 a成林,地下根系发达,根边兜牢固着地生长,盘根错节对土壤、水分流失有很好的限制作用,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每根竹子可以固定6 m3的土壤;竹子也是良好的天然碳库,常有人形容竹林为“天然氧吧”,根据相关同等生物量竹子的氧气释放量比其他植物多三分之一左右,每公顷竹林能固碳5 t;此外,竹子对气候调节、土水肥固定、竹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这些都让云岭大地的生态环境得到的巩固和保障。在近千年来云南少数民族的竹崇拜、种竹、管竹、护住的过程中被挖掘、发现和传承,这些相关竹文化的认知和认可经久不衰并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和谐的呼吁下发扬光大,对生态保护理念的认可、生态保护行动的采取、生态行为的践行将有重要意义。

3.3 建设美丽乡村

云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精神、文明、生态、物质共有的美丽中国的最佳释义[7]。基于云南云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是打造“村寨新、产业新、生活新、环境新、发展新、文化新”的特色乡村。对云南来,人居环境改造、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尤为重要[8]。

结合云南美丽乡村建设的要义和资源现状,竹产业及竹文化无疑潜力无限。简单而言,有了丰富的竹类资源,在美化环境、产业发展、乡村环境影响、社会关系融洽方面有直接推动。以大关县筇竹产业为例,筇竹笋味道鲜美、远销海内外,筇竹竹节鼓突、质地韧劲十足是优良的圆竹家具原材料;2017年实施筇竹产业行动以来,竹林面积从2.1万hm2到现在的5.3万hm2,实现3.66万人稳定脱贫,15.9万余人受益,促进当地经济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因为产业链条的逐渐完善,农民在当地即可实现增收致富,外出务工减少,对留守儿童或留守儿童现象的减少、家庭关系的和谐有利,从而有力于和谐乡村民风的构建。竹产业兴旺的过程中,当地人对其中蕴含的竹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接受,景美了,人心顺了,乡村自然就美丽、整洁,竹文化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作用更加凸显。

3.4 促进生态文明教育

从云南少数民族种竹、护竹、用竹、咏竹、载竹的过程中来看,无不透露着人与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因素。云南传承千载、睿智多多的种竹护竹文化,从最初的竹笋能入食、到后期的竹林能减灾,这一认知过程中少数民族居民对竹子、竹林的情感和认知愈发深厚,加上一直以来对竹子的崇拜和各民族独特的“磐涅”“万物有灵”观点使得对竹、竹林爱护有加,其中蕴含的朴素生态观是人与自然沟通的良好前提、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最初表象。

民族竹文化中所体现的自然观、生态观是原始的、可视的、影响力深远的。放眼到下的生态文明教育,在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在生态文建设的时代诉求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促使下,民族竹文化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意义非凡,要将过往原始朴素的生态观融入到当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下,引导人们学会继续敬畏自然、继续关注竹林、森林、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重要影响、继续学会用养结合、合理采伐竹林和森林,让民族竹文化的生态文明影响更加凸现、生态文明之光更加闪耀、让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早日实现。

3.5 提升国际生态话语

云南25个少数民族长期地创造性地种竹、护竹、养竹、用竹,与竹子有效地进行互动,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但从自然界的角度构建了人竹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更从民族竹文化的角度孕育了富集朴素自然观的文化形态,并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使人与竹的关系更密切、民族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应以创新融合在生态视角的挖掘整理,融入当下的文化自信和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先进文化、民族文化融合,与世界的融合,形成一个文化发展、传承和传播的闭环,循环往复促进民族竹文化的进步、完善,必将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提升中国国家话语权上意义非凡。

进一步明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和内涵,随着国际间合作的加深和影响力的提升,民族竹文化随着中国竹林资源不断丰富、竹子学科研究不断深入、竹产品类别及创意不断突破、竹文化载体作用不断提升而不断升华,这也正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彼此包容、文化和文化协同发展息息相关,也是共同体的核心要义。云南民族竹文化作为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中都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云南民族竹文化的内涵体系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完善,其生态价值亦日益凸显,它在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边疆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国际生态话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持续不断的深挖和研究。

猜你喜欢

竹林竹子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寻访竹林隐士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
竹林野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