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0-01-13郑雪清
郑雪清
【摘 要】 数学和英语、语文一样,实质都是一种语言,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而学习这门语言就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因此,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好这门语言的关键。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得知识,但大多数人认为阅读只存在于文科,其实不然,数学的学习也需要通过阅读,读者通过阅读先理解数学概念,再形成解题思路。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小学低段数学阅读的教学策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低段数学 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策略
引言:
在传统观念里,人们都认为阅读是学习文科的重要方法,而数学的学习是不需要通过阅读来实现的。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在数学上的阅读能力是实现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对于小学低段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先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数学表达和理解”已经被纳入当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首先,数学是一门科学性的语言,具有沟通与交流、理解与表达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是在发展他们的关键能力;其次,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的侧重点。
数学语言不仅具有符号性、交际性和系统性等特征,还具有准确性、简洁性、严谨性和通用性的特点。通用性表现在不管在任何国家,数学的符号、公式、定理所传递的信息都是一致的,它能完成不同国家之间的数学交流。
如果将数学作为一门语言来学习,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听、说、读、写、译”,概括地说就是学习“接受”和“应用”的能力,学生通过“听和读”接受信息,通过“说、写、译”应用信息。在结合数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如果会表达,那么在此之前一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表达的前提是阅读,学生通过阅读能够为表达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为表达提供信息。我们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都是先理解、明白语言的含义,然后再有目的性地利用这些含义组织语言,以此来向他人表达自己。
数学思想始终是以数学阅读为基础的,数学阅读是一种理解、吸收、评价和探究的思维过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定理,但如果我们通过阅读,就能将这些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对于小学低段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些概念和定理是比较抽象的,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二、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如何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一)通过调节课堂氛围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学习最大的动力就是兴趣,一旦我们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发现、去探索。然而,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往往没有兴趣,从而导致出现课堂教学效果差,达不到教师所期望的理想水平。因此,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要以考试为目的,要结合学生实际。小学生本来就活泼好动,更不用说是小学低段年级的学生了,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数学是比较难且乏味的;其次,数学具有抽象性和严谨性,就会使他们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近年来,由于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学内容已经越来越贴近实际生活了。因此,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来调节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时、分、秒》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如果我们没有钟、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判断时间呢?”在学生一番思考过后,再引入一些课外知识:比如在没有钟、表的年代,人们是通过漏壶进行计时的,并通过图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漏壶是如何实现计时的。教师通过先提问后引入与数学有关的课外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对“时、分、秒”的学习产生了兴趣,进而就会产生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就是学生独立地通过自我阅读来理解数学知识,通过不断的咬文嚼字来实现数学概念的掌握。阅读可以是大声的朗读,也可以是在心中的默读,但无论是大声阅读还是心里默读,都需要结合“手”来完成——就是一边阅读,一边用手进行圈画或转化,通过动手的方式来写下阅读过程中的收获。课堂的教学时间总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将大量的课堂时间花在阅读上,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下时间,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来要求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课前预习。
比如学生在学习《面积》这一课时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学生先利用一些课余时间来完成预习过程,然后再让他们找找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物,比如面积与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一平方米接近的物体,并且鼓励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地圈出某些跟面积相关的关键词。除此之外,老师在学生预习的时候,当学生读到“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老师此时就要让学生用笔标记住这句话。这样的话,学生就掌握了1平方厘米的基本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通过学生边阅读边动手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时的良好习惯,还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阅读能力。
(三)通过应用题来巩固数学阅读
应用题往往用于检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应用题时需要先阅读,通过阅读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化成数学公式。可以说,解应用题可以巩固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学习时需要通过阅读来了解知识并掌握知识,这种阅读能力将具体体现在解应用题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并不是很好,就可以通过解应用题来完善自己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多布置一些应用题,让学生不断地进行数学阅读,从而使得他们发现阅读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完善。部分学生在进行读题的过程中,会将关键信息圈出来,这也是一种习惯的培养。学生一旦養成这样的阅读习惯,不仅是对数学,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是一种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低段年级的学生来讲,培养他们的数学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拥有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和能力,就会为他们今后任何学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要致力于研究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做铺垫。
参考文献
[1] 李超.小学中高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2] 吴乐乐,柏杨,吴龙龙.中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03:48-50.
[3] 潘争.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情感目标达成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