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寓言教学策略
2020-01-13王亚铨
王亚铨
【摘 要】 寓言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文学体裁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往往是篇幅短小,语言精炼,但是寓意却生动有趣,令人印象深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蕴含着深刻寓意的寓言,虽然它的教学方法和童话、记叙文等有共同的地方,但是因为其寓意的揭示过程,所以又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寓言 寓言教学 策略
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呈现的主要内容是讽喻的故事或者是寄托的故事,非常巧妙地将故事的形象和寓意相互结合。小学语文教材编者精挑细选了很多文质兼美的寓言故事,那么,教师如何运用有效策略提高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感悟,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寓言教学为例,浅谈寓言教学的策略。
一、引导通读,了解文章大意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内容颇为丰富多样,有很多学生熟悉的情节。诸如:《井底之蛙》《揠苗助长》《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等。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一些历史事件以及我们的现实生活,作者将它们从中抽象出来,借此表达自己对某种行为的态度,赞扬或者批判,让读者可以从寓言中有所感悟,受到一定的人生启发。因此,如果想要轻松学习并掌握好寓言故事,摆在第一位的应该是让学生明白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有此为铺垫,学生要理解文章主旨就简单多了,并且能够帮助他们进一步挖掘出作者埋藏在文章深处想要传递的基本内涵。
在平时的寓言教学中,我首先会从总体上把握,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先理解清楚文章的标题,大致上明白本篇寓言作者将围绕哪些重要的内容或中心思想来写。例如在教学部編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守株待兔》时,我首先提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知道‘株字是什么含义吗?”这时学生巧妙地借助教材中的注释,异口同声地告诉我“株”是“树桩”的意思。我继续引导:“‘株的意思是树桩,那么同学们是否可以给出题目的完整含义呢?”学生纷纷举手告诉我:“守着树桩等待野兔。”接着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情节,我追问学生:“农民为什么要守着树桩?结果怎么样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农民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不再耕作,守着树桩想等野兔再撞上来,最后野兔没等到,自己还成了宋国人的笑话。”一环紧扣一环,学生此时已经知道守株待兔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不努力,而抱有侥幸心理,指望靠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基于此,他们就能够有正确的方向阅读文章,加深中心思想。
学生清晰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方向地阅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品读全文,发现文章中有价值的文字,进一步实现对整篇文章的有效把握。
二、抓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形象
在寓言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关键词、关键句,借助重点词句感悟当下的人物形象。
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陶罐和铁罐》时,我紧扣铁罐的一系列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展开教学。比如:“‘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我引导学生关注这几句语言、神态描写来感受铁罐的性格。通过抓词语,读句子,学生不仅能自然而然轻松地感受到铁罐说话刻薄,盛气凌人的特点,而且能进一步深刻体会到铁罐傲慢无礼的“人物”形象。
绝大部分的寓言都是借助人物这一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建构的,作者高明地利用具体词语恰如其分地展现形象,我们把握好隐藏在词语背后所呈现出来的深层形象,对揭示寓言的深刻寓意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结合生活,体会蕴含道理
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通常影射着人们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故事大部分都是篇幅短小,有的甚至只有一百字左右,但是故事却生动有趣,情节富于变化。但是因为小学生年纪尚小,形象思维虽然较强,但理解能力较差,经历尚少,缺乏感性经验,对他们说,要揭示和理解深刻的寓意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在感知形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着陆点,启发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展开联想,说一说与学习的故事差不多的具体例子,并且恰当地引导他们学会分析寓言故事和具体例子的相同之处,进一步归纳和提炼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深刻地理解寓意。
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池子与河流》时,我带着学生通读寓言诗,感知“池子”和“河流”的形象后,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和故事相类似的具体例子。有一学生立马就表达自己的想法,他想的是到班上有个别同学每天到学校上课懒懒散散,没什么奋斗目标,成绩也不理想。反之,有些同学勤奋刻苦,认真学习,除了学习课内知识,空闲时间还阅读课外书,参加兴趣班,全面发展。从而,他深深地明白了做人不能像池子一样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而是要像河流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四、加强扩展,积累课外知识
教师教学完一则寓言故事,可以再向学生推荐更多的优秀的寓言作品,让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不局限于课内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例如:教学完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向学生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等寓言故事,一方面是希望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是对他们以后学习寓言故事有一定的帮助。
总之,教学寓言时,教师要紧扣寓言的三大特点——故事性、趣味性和哲理性展开教学,在课堂上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享受听故事的同时,理解寓言的深刻道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关注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
参考文献
[1] 马玉玺.浅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J].学周刊,2011.
[2] 董莉君.试论小学语文寓言的教学策略[J].成功教育,2012.
[3] 陈春珠.小学语文中寓言教学的实践和探索[J].考试周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