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学案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2020-01-13刘园
刘园
【摘 要】 导学案实际上就是将分层评价练习、学生的学案、教师的教案融为一体的教师与学生共同使用的探究活动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导学案设计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合一”,通过编制导学案能提高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把握和提炼,促进教师成长,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能提升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下面我就以“升华和凝华”这一节的导学案编制为例,阐述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学案编制 应用策略
导学案的设计和应用实际上是转变传统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以导促学,改革和创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方法。导学案中设置循序渐进的环节,能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升华和凝华”是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前面汽化、液化、熔化和凝固知识的延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完整的知道物质形态的六种变化,并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一、以导促学,转变传统物理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伊始,教师可先利用神秘物质(干冰)营造烟雾缭绕的“大场面”,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引起學生兴趣,主动想探究这一奇妙现象背后的物理知识。教师顺势在复习前面所学四个物态变化的基础上引出问题“固体与气体之间,是否可以直接发生物态变化?”,让学生间交流,做出猜想,并将猜想的依据记录在导学案上,根据学生的填写情况,教师可了解学生对今天将学内容有哪些储备知识和前概念,便于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更有效的教学。
二、循序渐进,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学生进行了猜想,心中有了疑惑,就需要通过实验来眼见为实。教师可以结合“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的实验,利用在学案编制中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重点观察现象。例如:“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图略),仔细观察,碘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当紫红色的碘蒸气弥漫于玻璃泡内的空间时停止加热,将玻璃泡从水中取出,仔细观察冷却过程中碘的状态变化.在整个过程中,你又发现了什么现象?”“你能通过看到的实验现象,给升华和凝华下一个定义吗?”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做到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这也是道学案应用的中心思想。
为了巩固新学知识,并将实际的物理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更好地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教师还可在导学案中设计如下问题:“灯泡用久了钨丝(灯丝)变细、灯泡壁发黑?”“实验室用的酒精灯,火焰温度一般为600℃左右,碘的熔点一般在113.5℃左右,我们研究碘的升华时,采用“水浴法”,我们前面研究冰熔化实验也采用“水浴法”,目的是否相同?请思考并表达你的观点。”“实验后,小明发现碘凝华时颗粒分散在碘锤四壁不易观察。为了使实验过程中碘蒸气凝华时颗粒聚集在一处,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步骤,达到此目的。 ”让学生分组交流以后来阐述观点。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促使学生能够在较为具体、有趣和生动的课堂环境当中有效地学习,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方面的发展,将学案的作用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
三、重视总结应用,提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导学案的应用要求教师应该在教学当中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同时还应该重视对于物理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更好地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能力,充分发挥学案的有效性。
学习完升华和凝华的知识,物质三态的六个物态变化学生都已学完,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学生总结这六个物态变化并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教学中我们可利用导学案设计若干涉及物态变化的实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完成知识应用环节的巩固。例如,请推测以下现象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樟脑丸变小逐渐消失”“固体清新剂逐渐消失”“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雾凇、霜、雪的形成”等。课程开始,“干冰造雾”的实验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视觉冲击,要想寻找这背后的物理原理,学生还得对干冰有所了解,但书本上并没有对干冰的具体介绍,此时,教师可通过利用导学案来补充,“干冰是在标准大气压下,以-78.5℃存在的固态二氧化碳,一旦置于常温下,极容易直接变为二氧化碳气体,随后教师可提问“你能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干冰造雾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吗?”以此让学生对升华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利用铁架台、试管、气球、干冰等物品来进行“干冰造雾”,来拓展学生的视野,真正通过动手实验来体会物理知识带来的魅力和震撼。同时还能通过实践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获得全面性的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导学案的设计和应用都是从学生当前所掌握和了解的物理知识出发,在教师具有的大量的资料基础上,将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力和知识精心地设计成为相应的问题开展相应的导学、导练、导结。教师能够充分地使用课前所设计的学案,正确地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加以有效的掌握和了解,并且能够进行独立的探究和思考,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发现,然后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分析问题,促使学生的深度思考。
参考文献
[1] 杨毅.“翻转课堂”与“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05):238.
[2] 解晓君.初中物理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基于导学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4(0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