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款Mac mini体验:苹果M1芯片性能及兼容性完全测试

2020-01-13

电脑报 2020年45期
关键词:专用音频内存

单核性能極强,非专业用户日常使用OK

早在2005年,Mac系列就从摩托罗拉、IBM的Power系列处理器更换到英特尔酷睿处理器。

而现在,英特尔也正经历着性能、制程研发和功耗的瓶颈煎熬,所以,苹果推出应用于Mac系统的自研处理器其实一点儿也不让人意外。

M1是苹果第一款专为Mac设计的SoC芯片,这正是M1最大的技术基础,接下来我们将会以此为起点并结合新款Mac mini的实际测试,来为大家揭开M1的真实用户体验是否如坊间传闻那般“拳打i9,脚踢PC”吧。

长久以来苹果的SoC都是采用低频+少核心+超宽架构IPC方案,M1也只有4大核,但在台积电5nm制程下足足塞入了160亿个晶体管,4个大核可以分配到非常充裕的晶体管资源,先天就相对X86竞争对手有着明显的单核性能优势。

Geekbench 5的单核跑分为1732,作为对比,单核最高可达5.1GHz的英特尔Core i7 10875H只有1100分出头,即便是桌面端最强的Core i9 10900K也最多只能逼近1500分。而且在测试中,CPU占用率一直在45%~65%之间,平台峰值功耗也不过28W,整机运行非常安静,机身外壳也基本没有发热。

除此之外大家最关心的可能还是软件兼容性的问题,据我实际测试,日常使用的大多APP,比如QQ、爱奇艺、WPS、剪映等国产APP都已经适配,可以直接在APP Store安装使用,因此,日常完全没有问题。

但对于相对专业的应用来说,目前兼容性问题确实存在。不过,也有许多APP进行了适配,比如Final Cut Pro等,但Adobe旗下的热门软件就没有那么快了,最快的Lightroom CC也要12月,Photoshop则要到2021年,Premiere、Illustrator等暂时没有公布时间线。

虽然macOS Big Sur包含了Rosetta 2编译器,运行可受支持的X86 Mac APP时会提示下载安装,但它的限制也很明显:使用AVX/AVX2/AVX512指令集的软件无法编译,但这恰恰是生产力软件的必备。

所以,短时间内对于需要在虚拟机环境下开发、使用第三方大型软件的用户来说,M1芯片机型入手还需谨慎。

大量专用芯片保证了高性能及低功耗

回到硬件功能上,作为以SoC形态出现的电脑处理器,M1相对传统X86 CPU的优点在哪呢?

于是在M1的官方结构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多的专用芯片:图像处理、视频编解码、音频处理、加密解密、神经网络……这其实与移动端芯片是同一个路数,使用专用芯片将能耗比最大化,进而实现高效与低功耗的兼备。

如果你经常使用Premiere或After Effect等视频剪辑/特效软件,一定会对高分辨率素材回放所造成的卡顿印象深刻,哪怕你电脑配置价格过万元也无法避免。

而结合专用芯片的M1表现如何呢?

我们在Final Cut Pro 10.5中调用了数段8K分辨率素材建立视频项目,并以“较好质量”进行实时回放,无论怎样拖动时间线,预览画面与时间线指针都能即时响应,并且在调整颜色、饱和度、曝光数据并小幅度裁切后也同样可以零卡顿预览,不需要单独渲染,这在传统X86处理器机型上是很难实现的。

除此之外,在编辑iPhone 12 Pro Max拍摄的4K分辨率60帧Rec 2020色域H.265编码HDR视频时,M1芯片加持的Mac mini也能做到完全流畅的回放和剪辑,并且平台功耗可以控制在15W以内,CPU/GPU占用率也很低。

我们把这一段视频放到采用Core i7 10875H处理器、32GB内存、RTX 2070独显的Windows 10笔记本上使用Premiere Pro 2020进行编辑,在开启硬件加速的情况下也同样会出现卡顿。而且平台功耗轻松超过80W,内存更是几乎吃满,由此可见,在受支持的APP下,专用芯片的功能十分明显。

同样的结论也适用于包括机器学习、数据加密、音频编码等其他专用芯片加速的项目,比如在djay Pro AI音频剪辑软件中,M1就能准确识别乐曲中的节拍、鼓点和人声并支持各自分离重新混音,相对Windows平台的音频后期软件来说准确率要高很多,并且通过滑条的方式进行控制也很直观。

打破性能桎梏的片上封装内存设计

内存方面,M1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通过SoC的形式将2颗LPDDR4X DRAM直接封装到M1的基板上,这样一来,至少相对传统的插槽或主板焊接而言走线距离短了非常多,进而降低了延迟并降低功耗。

不过,封装内存也就意味着完全舍弃了扩展性且容量上限也明显更低,这就会形成天生的用户群上限。3款采用M1芯片的Mac产品最大内存容量也不过16GB,macOS可不能像iOS那样通过杀进程的方式来缓解内存压力,并行是电脑操作的自然属性,所以这就注定了至少在M1这个阶段,它依然只能在主流定位的产品上找存在感。

但從商业角度来说这个切入点反倒很适用,因为主流即代表高出货量,这是生态形成和用户习惯培养的根本,M1必须能打下这个基本盘,ARM在Mac端才能走得更远。

为什么我们选择Mac mini进行测试?

M1芯片的3款机型中,大家可能更关注新款的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不过我们知道CPU的性能往往与散热正相关,相对于以轻薄为主要设计方向的笔记本而言,Mac mini虽然定位迷你,机身只比机顶盒大不了多少,但厚度也有36mm,这也为它的散热设计保留了足够的余量。

从我们的测试来看,即便是运行需要编译器编译的X86高负载应用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噪声,机身发热也几乎可以忽略,所以Mac mini是3款M1芯片机型中性能释放最稳定的一款。

而Mac mini也将用户预算压力控制在了最低水准,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或自己更喜欢的周边硬件来展开工作,视频输出可以通过HDMI2.0和1个带宽达到40Gbps的雷雳/USB4来实现双显示器。

除此之外还有1个雷雳/USB4接口,并预留了2个USB-A、千兆有线、3.5mm音频输出并支持WiFi6无线协议,对于大多数想要尝鲜更换Mac平台的用户来说,也是目前最实用的方案。

当然,如果是重度外设用户,接口数量还是相对紧张的。

采用基于ARM架构的电脑处理器方案,也意味着完全打通了iOS和iPadOS生态,毕竟这两者在各自领域都基本上稳坐头把交椅。

M1的出现开启了苹果电脑、手机、平板生态大一统的开端,未来的走势就是APP端有着广泛的三者兼用基础,上层再发展出各自特化的APP来作为延展区分,这就是苹果力推M1的市场目的。

将手机、平板、电脑的处理器统一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可充分利用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即便是作为第一代产品的M1也已借由iPhone和iPad庞大的体量收获了低成本效益。

与采用Core i5处理器的版本相比,同为8GB内存、512GB SSD的配置下M1版Mac mini足足便宜1500元,但基本的日常使用几乎没有差别,还能依靠专用芯片来给苹果系APP加上强力Buff,可以说是优点很明显的产品。

猜你喜欢

专用音频内存
隐超DDR5 5600AOFRUS DDFR55200 16GBx2内存套装实战
沁人心脾的“香”
笔记本内存已经在涨价了,但幅度不大,升级扩容无须等待
车载电子系统中多路音频控制的研究与实现
德里女性专用车厢受青睐
“摇一摇”你摇对了吗?
内存搭配DDR4、DDR3L还是DDR3?
数学达人专用时钟
飞机是怎么飞上天的?
上网本为什么只有1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