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师资和课程改造研究
2020-01-13葛成飞陈章奇
葛成飞,陈章奇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041)
2013年11月,腾讯首次公开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是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1]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把“互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2]6月2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互联网+”行动,“互联网+”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行业逐渐成为国家意志。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高职教育,强化专业及课程的改造和改革,对于推进高职教育现代化,“引导整个社会转变观念,对职业教育高看一眼,厚爱一分”[3]意义重大。
1 互联网思维与高校教育思维分析
1.1 “互联网+”的主要内涵
“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发展形态,该形态以互联网为基本媒介和手段,链接融合各种生产要素,通过集成、整合、优化和再配置,实现生产方和消费方供需的有效和无缝连通,从而大大降低供给侧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有效提高经济社会的生产效率、流通效率。“互联网+”效率提升的关键要素有三个方面,即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4],“互联网+”兼具互联网技术和数据技术两个方面的优势,具有强大的融合力和改造力。
1.2 “互联网+”和高校教育特点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呈现出加速融合、深入改造各行各业的蓬勃态势,日益凸显出该技术特有的开放性、共享性、对等性、连通性和轻资产化等特点,极好契合了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和交流的需求和实际,提升了人们在学习工作等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个性体验。脱胎于近代洋务运动(如150年前建立的早期的福州船政学堂)的高等职业教育,其理念和方法虽总体保持和延续了“教学做”一体的职业教育特性,但经过长期发展,其滞后性和封闭性日益显现,教师教学过程中教授内容与具体产业行业及岗位需求间存在疏离和脱节,教师教学方法上多习惯于理论讲授灌输,缺乏情境互动。因此“互联网+”技术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具有相互借鉴和融合的诸多契合点,二者在共享性、高效性、协作性、开放性、专注性、个体性、流动性和边际成本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共融性与互补性,引入“互联网+”技术对高职教育师资建设与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改进,提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新颖度,提升教学方法上的高效性、流动性,提升师生个体教与学的体验性,可有效降低高职教育的边际成本,不断提升其创新力和生产力。
2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及专业课程建设现状
2.1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
一是教育教学理念滞后。教师理念多停留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定位,教育教学过程互动差,教学引导和跟踪反馈不足。二是师资队伍总体缺乏职业和岗位实践经历和经验,基于岗位和工作流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不够,日常教学多停留在理论知识传授和简单技能重复。师资队伍“双师”内涵不强,双师认定标准较低。三是城乡地区师资力量分布不均,存在城市高职师资富余,边远贫困地区高职师资缺乏的悖逆现象。
2.2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现状
一是院校之间专业结构趋同比较严重,同类特色专业与品牌专业之间的区分度不高,存在重复建设现象等。二是专业结构布局与区域产业行业及企业之间彼此错位,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缺乏标准化市场调研,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社会对人才需求不能有效对接,部分院校未建立高职教育专业市场需求调研和预警机制。三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相对封闭,特别是公共文化类专业,多满足于专业自身的内循环,缺乏外部理念和技术的借鉴和引入。尽管许多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了校企合作,加大了实践实训力度,但校企合作广度深度不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2.3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现状
一是课程设置与编排不合理。教学内容理论知识与实践实训比例不当,通用课程过多,职业导向性课程太少。课程的职业性、岗位性不足。二是课程教学过程监控不到位,教师教学内容实施随意性较大,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教学评价导向偏离,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突出,一线教学改革动力不强,方向不明。三是课程考核方式陈旧,一张试卷考能力,一次考试定优劣,过程性考核,能力型考核运用较少。四是实习实训流于形式,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实习实训,疏于管理,学生专业素养和技能难以得到有效检验和提升。
3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高校师资和专业课程改造
3.1 教师队伍改造
3.1.1 转变教学思维与教学理念
互联网时代的高职教育,应及时深入学习借鉴“互联网+”技术的思维和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开放互联、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学生的自身需求,注重教师角色转变,由传统灌输式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向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启发者和问题解决的互助者角色转变,构建教师引导、服务保障,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互动灵活、共建共享的模式。针对教师群体特点,制定“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的老教师、中青年教师和新进教师信息化建设规划,实现中青年教师骨干带动,新教师梯队跟进,老教师辅助保障的良性运转机制。
3.1.2 加强教师信息化培养培训
高职院校特别是其校长要充分借鉴和利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各类信息技术手段,把提高教师自身信息化素养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落实抓紧,在传统多媒体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慕课、微课、3D 打印、VR技术、物联网等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改革和实践,切实提高职教教师对信息的获取、整合、改造、加工、提升和应用能力和水平,满足学生多元、个性、持续的学习需求,推动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跨越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体培训方式,可结合线下O2O培训和线上自主学习,特别是线上培训可进行慕课、翻转课堂等网络课程的实践示范,增强参培教师的切身体验,增强“互联网+”技术的说服力、改造力。
3.1.3 注重信息化教学总结与交流
教学总结与教学反思是教学实践能力和实际教学成果生成的有效方式。一方面,教师要对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教育教学的情况进行回顾,以解构主义方法反思工作不足,以建构主义方法调整完善教学经验和做法,全方位、全过程对教学理念、备课方式和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语言、学生反馈、效果评估等教学要素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注重学科间、课程间、专业间同行交流与分享,通过“自我”与“他者”对话、反思和辩证,达到调整认知、丰富自我、交流方法的目的。
3.1.4 突出教学反馈与教学评价
“互联网+”教学的改革方向和模式是要尊重个人意愿,实现个人全天候学习,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评主体的广泛性、主体性和实时性。课程学习者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实时评价和反馈,学生学习和评价发生了有效转型:借助互联网,学生不仅可以实时地对自我的学习情况进行自评,也可在班级间进行互评,或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并反馈。教师之间、学校之间、职教专家与学校和教师之间也可实现实时交互评价和反馈。学习者可实时自主对教师教学的优劣点进行点评,可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共享和相互评价,教学的时效性和趣味性更强。
3.2 专业课程改造
3.2.1 完善互联网+技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推动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深度融合”为总体思路,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层实施、协同发展、生态平衡、实时共享原则,使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4],以省级单位为基础,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高职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资源库,对现有专业进行预警调整和优化。深化“政府院校企业行业”合作,使专业与产业高度对接。完善“素能本位、理实一体、校企共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业、行业、职业、学业、就业、立业“七业一体”人才培养链的贯通融合,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以“互联网+”技术为参考,深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人才培养的共享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突出过程新、实践性、职业性。
3.2.2 建立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保证系统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本手段,以现有的国家、省和校级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为基础,构建教学诊断与改进平台,改进现有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融通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高职学校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构建“五纵五横一平台”(具体见图1),形成全要素网络化内部质量保证体。其中五纵指决策指挥系统、质量生成系统、资源建设系统、支持服务系统、监督控制系统。五横指学校系统、专业系统、课程系统、教师系统、学生系统。一平台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相适激励政策与制度,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立“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专家指导资源库,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金库,建立互联开放的创新创业质量监控和创新创业考核评价网络。
图1 职业院校教学保障五纵五横一平台系统图
3.2.3 建立开放立体共享的课程教学平台
运用网络通信技术,建设立体共享开放的课程教学平台(具体见图2)。按照知识和视频编排的规律,组织建设慕课、微课、反转课堂等形式多样的课程联盟,调动各方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职教理论专家、一线优秀骨干教师和信息技术开发人员等各方资源,建设多元交互、共建共享、开放持续的网络课程。课程内容可针对一个知识点,也可以围绕一个工作流程或环节,或围绕一个主题或者流程进行教学设计和视频拍摄,建设直观、简洁、高效、互通的课程资源库。传播方式上应开发“专家—学生”“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专家—教师”等多向度、多层次的资源传播方式,形成智慧交互、移动共享、立体全天候的课程资源,满足不同主体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需要。
图2 职业院校立体共享的课程教学平台图
3.2.4 突出课程更新与优化
高职院校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共通应吸纳产业、行业和具体职业岗位的新实践和新要求,对课程内容、表现形式、传播手段等要素和环节进行及时更新、改进和优化,满足和适应市场要求。课程教授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课程要素和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注重课程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效果反馈,改进对课程内容的选取提炼,把课程要点、完整过程、关键环节等重点难点部分恰当融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手段,选用视频、动画、情景剧、音效等各类“互联网+”语言予以恰当表述和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