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建筑业大事记
2020-01-13本刊编辑部
文|本刊编辑部
最高法发布建设工程新司法解释 加强保护建筑工人权益
2019年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解释》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51次会议讨论通过,于2019年2月1日起施行。
针对近年来建筑市场的新变化、司法实践的新问题、管理政策的新突破,《解释》就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建设工程价款结算、建设工程鉴定、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和实际施工人权利保护等问题作了规定。
制定《解释》是贯彻中央方针政策,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国正在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制定《解释》是适应建筑业投资经营方式和监管政策变化的客观需要。
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多的行业之一。《解释》在特定情况下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目的就是要打通保护农民工等建筑工人权益的通道,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农民工的权益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护,实现实质意义上的社会公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
2019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
《指导意见》从鼓励发展多种形式全过程工程咨询、重点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优化市场环境、强化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明确了培育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两个着力点;二是明确了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的内容和方式;三是明确了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的内容和条件;四是明确了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酬金计取方式。
《指导意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咨询服务市场化、专业化快速发展,形成了投资咨询、招标代理、勘察、设计、监理、造价、项目管理等咨询服务业态。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为更好地实现投资建设意图,投资者或建设单位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工程建设、项目运营过程中,对综合性、跨阶段、一体化的咨询服务需求日益增强。这种需求与现行制度造成的单项服务供给模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创新咨询服务组织实施方式,大力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委托方多样化需求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
人社部发布新职业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上榜
2019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农业经理人、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13个新职业信息。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工程实践过程中的模拟建造,以改进其全过程中工程工序的技术人员。主要工作包括:负责项目中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专业等BIM模型的搭建、复核、维护管理工作;协同其它专业建模,并做碰撞检查;通过室内外渲染、虚拟漫游、建筑动画、虚拟施工周期等,进行建筑信息模型可视化设计;施工管理及后期运维。
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大量BIM等信息化人才作为后备力量,既需要同时具备计算机编程与项目管理的双重技术能力的BIM操作人员,也需要掌握BIM建模高级技能要求的建筑信息化实用性人才和从事项目管理、高层团队管理工作的BIM项目管理人员。
国内首座装配式模块化净零能耗健康集成房落成 引领未来建筑发展趋势
2019年5月21日,以康居养老为对象的国内首个装配式模块化净零能耗健康集成房屋——当代MOMA“恐龙3号”净零能耗健康集成房屋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
据悉,这座装配式模块化净零能耗集成房集研究、设计、制造、采购、施工于一体的REMPC模式,通过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全部采用干法施工的建造方式,从开工建设到竣工交付,仅用时40天。
项目采用了高性能保温墙体、钢结构模块断热桥技术等技术,气密性N50达到0.17。屋面安装的太阳能光伏板,并设置了储能设备,实现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有机集合,并满负荷供应建筑生活用能。集成房由模块拼装而成,建筑装饰装修采用干法施工,内部装修建材采用零污染环保材料,更有节律照明、智能家居、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等技术为用户提供绿色健康的居家环境。
这座集 “装配式+净零能耗+健康建筑体系”于一体的“恐龙3号”,通过被动式技术降低建筑用能、在建筑节能方面实现“净零”目标,为绿色住宅赋予了全新定义,更引领了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6部门印发指导意见 加快推行工程担保制度
2019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6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工程担保制度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合法权益。
指导意见要求,要分类实施工程担保制度。一要推行工程保函替代保证金。二要大力推行投标担保。三要着力推行履约担保。四要强化工程质量保证银行保函应用。以银行保函替代工程质量保证金的,银行保函金额不得超过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在工程项目竣工前,已经缴纳履约保证金的,建设单位不得同时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建设单位到期未退还保证金的,应作为不良行为记入信用记录。五要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应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函全部采用具有见索即付性质的独立保函,并实行差别化管理。对被纳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的施工企业,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此次指导意见的出台,一方面为工程保证保险的进一步应用推广提供政策发展依据,另一方面也对保险保函的功能应用提出全新的发展要求,指出国内工程保证保险的全新发展趋势。
首部装配式建筑信息化报告发布 驱动建筑业工业化转型升级
2019年6月,《中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报告: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应用与发展》(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通过分析我国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应用现状,总结装配式建筑全过程信息化应用实践,探索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应用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应用提供基础性理论和实践指导。
《报告》从装配式建筑设计、部品生产、施工及装修等不同阶段的信息化应用进行了深度论述,总结了各阶段信息化应用场景、应用系统及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信息技术对提高建造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利于装配式建筑的规模化推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报告》也对装配式建筑建造全产业链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全方位深入介绍了装配式建筑建造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建造各阶段数据的标准化、信息有效传递和网络化共享。
《报告》是国内首部较为系统、完善反映我国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的专题报告,将推动装配式建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提升建筑业信息化水平,进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为中国建筑业赋能。
提升建筑工程品质 实现质量责任可追溯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建立质量责任标识制度,对关键工序、关键部位隐蔽工程实施举牌验收,加强施工记录和验收资料管理,实现质量责任可追溯。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不得转包、违法分包工程。
《指导意见》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为切入点,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逐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总体水平。
《指导意见》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建筑管理体制机制,将有效引导资源要素向高质量供给端集聚,塑造中国建造品牌,推动建筑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 彰显中国建造实力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截止到2019年11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拥有航站楼综合体建筑共计140万平方米,可停靠飞机的指廊展开长度超过4000米,有“三纵一横”四条跑道(远期规划“四纵两横”6条民用跑道),拥有机位共268个;共开通国内外航线119条,已经建成了“五纵两横”的交通网络,1小时通达京津冀。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建设难度世界少有,其航站楼是世界最大的减隔震建筑,建设了世界最大单块混凝土板。初步统计,大兴机场已经创造了40余项国际、国内第一,技术专利103项,新工法65项,国产化率达98%以上。上千家施工单位,施工高峰期间5万余人同时作业。
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代表的超级工程相继落地。中国建筑业企业以新技术、新装备打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领先工程,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中国智造共同发力,正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吸引越来越多的全球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