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病害治理中雷达探测方法的应用
2020-01-13房欣欣
房欣欣
(山西省交通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在隧道病害治理过程当中,通过应用雷达探测方法,能够帮助相关人员进一步了解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以及隧道衬砌裂缝发育情况,并结合隧道围岩特征,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病害治理措施。为了保证雷达探测方法在隧道病害治理当中得到更好运用,本文深入探讨雷达探测方法应用要点。
1 常见隧道病害分析
1.1 结构性病害
隧道变形属于结构性病害的一种,隧道通常会沿着车辆运行方向出现沉降,进而引发隧道的变形。因为隧道出现变形病害,其内部的支护结构受力不集中,容易引发较为严重的结构性破坏。通常来说,隧道支护结构病害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由施工缝所引起的病害,比如隧道管片之间的施工缝,另一种是由隧道变形引起的病害,比如隧道出现不均匀沉降时所产生的裂缝。
1.2 非结构性病害
所谓非结构性病害,指的是对隧道的支护结构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但是,对隧道自身的稳定、安全运行会产生较大影响的一系列病害。如果隧道出现非结构性病害,很可能是隧道内部材料受损,或者隧道线路出现老化与磨损现象等。
2 雷达探测方法的应用要点分析
2.1 雷达探测方法原理
探地雷达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到隧道病害治理工作中,雷达系统通过向探测物体发射出电磁脉冲,该电磁脉冲能够穿出介质表层,一旦遇到目标物,或者是不同的介质界面,会快速的被反射,雷达系统能够将接收到的反射波,有效的叠加,经过叠加、滤波等处理后,准确的计算出电磁脉冲传送到目标物所使用的时间,进而精确的计算出目标物的实际深度与具体部位。电磁脉冲传输时间主要由物体自身导电性来决定。
隧道病害检测期间,因为隧道衬砌出现大面积裂缝,或者隧道衬砌后背出现孔洞,在裂缝与孔洞周围区域,会形成剧烈的反射电磁波,进而帮助相关人员更加准确的判断出隧道病害具体位置。当前阶段,隧道病害检测当中所采用的探地雷达系统,已经完全实现功能数字化控制目标,同时具备多种天线,能够适应多种检测深度需求,设备实现微型化目标,可以显著缩短隧道检测时间。
结合大量数据得知,雷达电磁波在介质当中的传播速度,受介质自身的介电常数影响较大,如果介质自身的介电常数较大,会降低雷达电磁波传输速度,反之亦然。而介质自身的介电常数不但和自身性质相关,而且和介质自身的含水率息息相关,介质含水量会对反射电磁波产生较大影响,如果介质自身含水量显著增加,介电常数也会增加,电磁波传输速度明显下降,反射电磁波波长逐渐减小。
2.2 应用要点
(1)做好数据分析与处理工作。运用雷达探测方法进行隧道结构检测,重点是利用高频率电磁方法进行探测,在采集数据时,为了保持反射波自身特点,其频带记录较宽,但是,隧道内部的雷达探测数据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所以,为了减小隧道内部因素对雷达探测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升雷达探测结果的精确性,相关人员要做好数据分析与处理工作,准确记录下各个桩号的具体位置,保证隧道剖面翻转数据参数更加准确。
(2)做好资料解释工作。探地雷达系统接收数据之后,要求相关人员对其检测到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将接收到的各项隧道数据在系统中进行回放显示,加强系统分析,解读出各项信息内涵,并准确的判断出信息异常,利用雷达透视扫描,重点观察隧道内部电磁波强弱情况,根据图像当中的频率特征,准确判断出隧道内壁是否出现较大的安全隐患。
此外,相关人员也可以采用雷达专用软件,将收集到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高效处理,探地雷达所接收到的反射波不同,其所反映的信息也不同,因此,相关人员要根据探地雷达彩色扫描图,合理确定反射波,从而更好的确定介质电性差异。
(3)明确隧道脱空区检测要点。因为空气和混凝土的物理性质差异比较大,使得两者的介电常数存在一定差异,隧道工程施工期间,如果隧道衬砌混凝土回填质量不满足规定要求,混凝土和围岩间容易出现较大缝隙,在此时期内,电磁波经过空气和混凝土界面,通常会产生特别强的反射信号。脱空区面积越大,相关人员能够在雷达图像当中清晰看到,雷达图像当中的反射波呈现弧形,反射波具备同相轴特点,表明混凝土层下部较多。
2.3 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相关人员更好的确定隧道病害所在位置,在运用探地雷达探测方法时,相关人员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提升放线的精确度,保证探地雷达系统能够安全的运行。
第二,保持测距轮与隧道壁之间的距离满足规定标准要求。
第三,保证雷达地质天线稳定运行,避免其出现故障。
第四,保持隧道表面的光滑度满足规定标准要求。
第五,严格控制测距轮使用时间,如果测距轮的使用时间过长,容易产生较大损耗。
第六,定期校正波速,每隔一定距离,或更换隧道之后,相关人员均需要校正波速。
2.4 隧道病害治理措施
第一,注浆加固治理措施。在隧道围岩加固过程当中,注浆治理措施较为常见,可以显著提升地层稳定性与围岩承载能力,保证隧道衬砌结构处于稳定的受力状态。通过采用隧道注浆加固治理措施,可以保证岩体裂缝与空隙完全填满,不断减小隧道地层自身的透水性,保证地下水得到有效阻隔。
第二,锚杆加固治理措施。在隧道病害治理期间,通过采用锚杆悬吊与组合梁等方法,将加固围岩视为固定端,保证隧道病害衬砌结构可靠连接,不断提升隧道围岩结构自身的承载能力,进而减少变形现象的出现。
第三,套衬治理措施。运用探地雷达检测方法得知,隧道衬砌表层出现很多纵向贯穿裂缝,该贯穿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施工强度不达标引起的,隧道衬砌表层出现严重的漏水现象,降低隧道稳定性。在治理过程当中,可以采用套衬治理措施。
第四,衬砌结构病害治理措施。针对小型裂缝,若没有出现渗水现象,可以采用水泥浆嵌补,也可以提前凿出坑槽,涂抹适量的水泥砂浆。为了避免砂浆固结后发生收缩,在砂浆制作期间,相关人员可以添加15%的微膨胀剂。如果裂缝宽度比较大,则可以采用锚网喷治理措施。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雷达探测方法的应用要点与注意事项进行多角度分析,例如做好数据分析与处理工作、做好资料解释工作、明确隧道脱空区检测要点等等,可以保证雷达探测方法在隧道病害治理中得到更好运用,加强隧道病害预防性治理,进而提升隧道病害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