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方案浅析
2020-01-13李其松吴春阳吴玉龙
李其松,王 胜,黄 健,吴春阳,吴玉龙
(南京新九州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家生物安全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因子对国家社会、经济、公共健康与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因此说生物安全是关乎到国家和民族发展及生存安全的重要内容。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在生物生态学方面,将生物安全的涉及范围界定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传染病防控、基因工程和转基因、食品安全、人类与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生物技术管控等领域。
畜牧行业的生物安全是以畜牧生产和畜牧发展为基础,以健康生产和绿色生产为宗旨,以为人类提供绿色食品为根本目标建立的生物安全体系。
1 生物安全[1]
“生物安全”在英语中有两个词汇,"Biosafety"与"Biosecurity"。Biosafety主要是指生物研究的安全性,这里特指从事生物实验室研究的人员及项目的系统安全性,例如所谓P3或P4实验室进行研究就是此类。Biosecurity一词意义较广泛,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含义。现在涉及层次的说法较多,大到国家的生物安全战略,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小到各行各业的生物安全,再缩小到一个单位的生物安全。针对畜牧行业(养猪业)来说,就是指养殖业为保证猪只群体和人类健康的管理策略和保障措施。
2008年FAO/OIE/世界银行对涉及养殖业的生物安全(Biosecurity)的定义是:为降低病原体传入和散布风险而实施的措施,它要求人们采取一整套的态度和行为以降低涉及家养和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所有活动的风险。养殖业生物安全的核心是将所有对养殖业有危害的病原微生物阻止在场外,保障畜(猪)群不受到此类疾病的健康威胁。
养猪场的狭义生物安全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生物安全,核心是防止场外的病原微生物进入猪场或者猪群;二是内部生物安全,当场内有某种病原微生物时,防止其在猪群中水平传播,或者将病原微生物传到场外[2]。
2 发展生物安全的意义
2.1 回归动物本源习性的要求[3]
动物本源习性,主要是动物健康的饮食、干净的饮水、卫生的环境、自由的行动等。集约化下的畜牧业生产为了追求高效的商业和经济目的,都将动物限制在很小的区域内活动,甚至没有活动,限制动物的饮食或者让其暴饮暴食,有部分养殖场的环境受到污染,空气密闭;猪舍阴暗无光,潮湿如雨,环境恶劣等,这都严重限制了动物的本源习性,危害了动物的身心健康。
2.2 健康养猪生产的要求
近年来,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了滥用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的现象,直接导致猪群的饲料品质低下,使猪群采食了大量的含有霉菌和毒素的饲料原料;其次是猪场为了维持生产,出现了滥用和违规使用抗生素的问题,同时现今养猪产业有多种疫病共存的现象,以及存在部分人畜共患病的危机,这都将直接导致猪群的亚健康问题。
2.3 安全猪肉产品的要求
纵观美国的“僵尸肉”事件、全球养猪业蔓延的非洲猪瘟疫情、偶尔暴发的禽流感疫情以及2019年布鲁氏菌感染事件等,有关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事件年年都会发生。无公害猪肉产品已经是居民生活消费的基本要求。
2.4 生态环境安全健康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国家制定了“绿水青山”的发展战略,全国大部分养猪场都建立了粪污的无害化处理装置,变废为宝,猪场粪污大部分都变成有机肥还原到种植业中,但是还是有部分排放废水废液、乱丢乱弃病死猪等现象存在,这些行为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是导致部分疫病传播在环境中恶性循环的诱因。
3 生物安全的操作
3.1 构建生物安全隔离区[4]
根据OIE颁发的《陆生动物卫生法典》,“生物安全隔离区”地区区划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划是指一个国家出于疾病控制和国际贸易的目的,在同一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下,对其国境内具有清楚卫生状况的特定动物群体进行定义和管理的一个过程[5]。
生物安全隔离区的建设。生物安全隔离区实施的责任主体是企业,最好是区域内的企业协会牵头参加申请建设,以自愿申请、主动参与的形式,形成统一的标准,并按生产要求采取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政府部门给予指导和监管,共同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
3.2 规模化养猪场内外部环境安全体系构建
3.2.1 规模化养猪场的建设[6]
科学选址:规模化猪场的选址要符合国家生态环境发展的要求和相关的区域规划要求,并远离居民生活区、工业区等生活生产有关区域。
3.2.2 养猪舍内、外环境安全体系构建
3.2.2.1 养猪舍外布局构建
科学规划建设布局。规模化猪场的建设应该合理规划生活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等场内布局,合理规划道路及猪群生产流程,确保生产的正常流畅。
3.2.2.2 养猪舍内部环境安全体系构建
1)确保猪群健康饮水,做好水质的监控管理,定期检查并消毒;
2)安全地生产饲料,定期检测饲料存放间和自动料线,确保无病原污染;
3)禁止任何可能的养猪污染源进入养猪舍;
4)管理人员进场做好隔离,并洗澡、消毒;
5)猪舍内猪群应实行单向流动不可逆原则,猪舍布局可以按照公猪舍 后备配种舍 怀孕舍 产房 保育舍 育肥舍的顺序流动,所有流向下一单位的猪不能回到原猪舍,无论大小强弱都必须跟随群体流动;可以按照公猪舍一配种舍一妊娠舍一产房一保育舍一肥育舍的顺序流动,禁止逆回原猪舍的猪,不可再进养猪舍;
6)养猪舍内的粪污按照全进全出的原则清理与消毒。
3.2.3 养猪引种安全体系构建
1)引种种猪时必须对所有的种源进行追根溯源,确保种源的健康,没有任何遗传缺陷;
2)对来自所有国家及其畜牧业的重大流行病进行检测检查,尽量确保种猪种源为阴性,或者做好疫苗的免疫;
3)做好驱虫保健工作,场内定期驱虫,完成场内寄生虫处理。
3.2.4 养猪场人流、物流控制[7]
3.2.4.1 人流控制
1)谢绝任何无关外来人员参观生产区;
2)猪场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按照场内生物安全制度,隔离+洗澡+更衣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并定向流动。人员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工作服等严格分开,跨区活动必须洗澡更衣;
3)场内办公人员尽量不进场,可通过电子办公与场内人员交流;
4)禁止本猪场人员与其他养殖单位人员有面对面的交流。
3.2.4.2 物流控制
1)禁止任何与猪有关的食品进场,这里包括猪肉制品如火腿肠等;
2)内部物品车辆必须严格要求进入洗消中心,清洗消毒、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场;
3)场内外猪只运输车辆必须严格分开,卖猪车需通过中转平台与外来车辆交流;
4)进场的物资要确保没有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进场前拆除外包装,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后,方可进场。
3.2.5 猪群流动的控制
3.2.5.1 场内猪群流动控制
为场内猪群制定单向流动方向,只能走专用路线。单一方向流动:种猪 幼猪 成年猪 出售。
3.2.5.2 引进种猪的控制
引进种猪时,必须将种猪在隔离场隔离30 d后方可引进,确保其没有任何疫病症状并做好基础免疫后,才可进入饲养场。
3.2.6 病死猪的处理[8]
猪场内的病死猪如果是因为某种疫病致死的,它就是场内重要的传染源,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疫病在场内的水平传播和流行,危害生猪健康和猪场内部生产。
3.2.6.1 无害化处理中心
各地政府都以县区为单位建立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中心,各规模养殖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按照规程和操作方案,将病死猪集中处理,杜绝疾病的传播,消灭病原微生物。
3.2.6.2 集团内部处理
部分集团和规模化养猪场内部建立了病死猪处理中心,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制度执行,处理好病死猪,严防疫病传播。尤其是掩埋处理的尸体必须按照技术规范的规定,选择合适的地点挖坑,坑底铺上生石灰,然后投入病死猪尸体,焚烧后盖上生石灰深埋。
3.2.7 鸟类、老鼠和昆虫等的控制[8]
3.2.7.1 鸟类的控制
自动化养猪场都有防护网、纱窗等设施;部分开放的猪场,猪场及周边应尽量少种树,在窗户与门上装上纱窗,可防止鸟类飞入猪舍,减少由鸟类引发的疫病的传播。
3.2.7.2 老鼠的控制
自动化养猪场有严格的硬件防护设施,可定期进行设施的检查维护工作,并定期检查是否有漏网的老鼠进场,部分传统化猪场会与专业的灭鼠公司签订合同,开展集中的灭鼠工作,不仅能阻止老鼠携带病原在养猪场内传播,还能减少饲料的浪费。
3.2.7.3 昆虫的控制
消除或者降低苍蝇、蚊子等昆虫携带疾病对养猪场的影响,定期在场内喷洒灭蚊蝇的药剂,也可在饲料中添加合法的添加剂以达到目的;尤其要注意的是猪场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的背景下,要加强杀灭昆虫的工作,尽量保障养猪场内没有杂草灌木、高大树木,高频率、定期地喷洒杀虫剂以灭虫。
3.2.7.4 其他动物的控制
养猪场内部严禁养殖猫、狗及其他动物进入。
3.2.8 饲料及饮水生物安全[9]
3.2.8.1 饲料生物安全
导致饲料方面产生问题,主要来源于饲料原料的霉菌污染,这就要求对玉米、豆粕、棉粕、菜粕、石粉等原料的外观和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对每批饲料原料进行霉变检测和识别,确保饲料的安全及营养保证。饲养生猪的过程中坚持每天下半夜有2~4 h的料槽清槽时间,每天检查料槽中是否有变质发霉的情况,并及时处理,定期对料槽进行清洗消毒。
3.2.8.2 饮水生物安全
养殖过程中存在一个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问题,就是饮水的二次污染,有部分猪场场内水源不卫生,或者是清洁的水源进入了猪场的水线水管系统,而水线水管系统因为长期的不清洗,导致管内微生物、药物残留、沉淀杂质、添加的营养有机物等大量存在、滋生,严重损害猪群的健康。
这就要求猪场使用自来水或者深井水,确保水源的安全卫生,并定期对水源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要注意水塔、水线的卫生,可定期进行清洗,添加净水消毒剂或者酸化剂,确保猪群饮水安全。
3.2.9 制定管理制度并执行
对于场内的生物安全流程,往往有些单位徒有形式内容,但是没有落实执行,这等于生物安全制度形同虚设。第一,首要的工作是制定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并上墙公示;第二,对所有的员工进行制度教育,确保每位员工都明确自己的职责;第三,制定严格的监督制度,设定专人对场内的生物安全制度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同时进行奖惩;第四,在生产过程中要求不断根据场内生产的实际情况对本场的制度进行完善。
4 生物安全预警机制[10]
预警机制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一环,就犹如战争的信息哨兵,起着对外界疫情的重要提示和警报作用。养猪场可以建立三级预警机制,首先是建立立体的疫情信息收集体系,公共网络、新闻信息、期刊杂志、行业会议、微信信息、内外销售网络等都应纳入到这个体系中来,及时对疫情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判断预警级别。
4.1 一级预警
如果疫情在本县区内、或者猪场周边100 km以内发生,此时应严格封场,严禁人员进出,进出的物资都必须经过三级洗消中心清洗消毒,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场内人员严禁和行业相关人员接触,如必须进出场的,要经过严格的48 h物理及生物隔离,检测合格方可进场。
4.2 二级预警
疫情在本市区内、或者猪场周边300 km以内发生,此时应封场,控制人员进出,对进出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洗消工作,场内工作人员可以采用轮休制,并对场内外的环境进行监控,密切关注外界疫情变化,随时提高预警级别。
4.3 三级预警
疫情在本省区内、或者猪场周边300 km以外发生,此时的猪场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养殖环境中,外界疫情对养猪场的压力处于可控范围之中,对养猪场来说保持正常生产即可,重要的是要密切关注外界疫情的变化,做好预警防控预案。
在生物安全措施实施过程中,对于养殖场也可以根据疫情感染压力拟定本场预警预案,从而采用相各级预警的对应措施。
5 档案记录管理[11]
5.1 认真进行档案记录
档案记录是一个猪场实施正常工作的记录,也是防控溯源的重要依据,猪场必须对常规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并形成档案保存,日常的档案记录包括疫苗的防疫记录、猪场消毒药品及工作记录、猪群治疗记录、灭蝇灭鼠记录、员工技术培训记录、员工进出场休假记录等等。做好的档案记录要做好保存,以便及时查阅。
5.2 定期进行回查追溯
通过档案记录员工的日常生产操作,组织人员定期地进行回查追溯。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漏洞查找原因,并商定解决方案及整改措施,完善生物安全及管理制度,不断地将场内的生物安全及生产水平向前推进。
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是个大课题,从小到大来看,需要养猪场自我防护机制、以县市为单位的养猪协会管理机制、上下游产业的互助机制、当地的主管部门的联动机制和监测机制、以省为单位的管理隔离机制、行业及龙头集团的带动机制、国家的生物安全战略机制等共同努力,建立一体化的生物安全体系。通过国家及行业的主导,为养猪业生物安全设定两个方向:一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坚决阻止国外的疾病传入国内;二是引领行业对疾病开始净化,逐步的将疾病逐出我们行业,推动养猪业的绿色发展,为人类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