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化工中氨法脱硫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0-01-13惠晓鹏乔艳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神木719319

化工管理 2020年14期
关键词:硫酸铵氨水气溶胶

惠晓鹏 乔艳(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神木719319)

0 引言

煤化工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与各种脱硫技术的性能拓展与效率提升等支持不无关系。尤其是氨法脱硫技术的应用,主要利用氨为吸收剂,采取电子束与脉冲电晕技术等原理,凭借高氨碱性与较快反应速度、遵循环保原则等技术特色,实现煤化工生产质量持续改进。但影响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因素较多,技术人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水平,明确技术操作原理与实施要点,以切实发挥技术应用价值。

1 氨法脱硫技术应用范畴

1.1 综合治理化工区

煤化工生产中的化工废料种类多样,包括废氨水等,通常废氨水的浓度为15%~22%范围,适用于脱硫技术,同时会降低脱硫原料采购成本,对合理运用废氨水与解决二硫化碳排放问题有着积极意义。废氨水经过脱硫技术处理后,会反应成硫酸铵,可用于复合型肥料制作,带动了循环经济效益发展,推动煤化工行业逐步向高效环保生产政策号召靠拢。在化工区综合治理中应用该技术,有着节省资源与反应速度快等特色优势,也是其他脱硫技术不能比拟的。

1.2 高硫煤处理

石膏法是基于钙基脱硫原理的物理脱硫技术,在反应程度与速度等方面远不如氨法脱硫技术,可行性与实施强度并不理想。氨法脱硫技术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实现长期与全面推广,相比从国外引进的钙法不同,无需支付技术转让费与技术使用费,避免了资源浪费。除此之外,石膏法涉及雾化与喷淋等操作工艺,脱硫效果相对理想,但投入成本增加,处理后的废弃物不能实现再次运用,变废为宝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在高硫煤中运用氨法脱硫技术,脱硫率高且会形成大量氨肥,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同时可充分利用废气材料。氨法脱硫技术的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高硫煤与低硫煤脱硫处理,且弹性操作特征优势明显。氨回收法脱硫裝置运行,实际上也是生产硫酸铵的过程,每吸收1吨液氮,可脱除二氧化硫近2吨,可生产硫酸铵近4吨,烟气中每吨二氧化硫气体,实现了近400元的价值。运用价格低廉的高硫煤,可有效降低脱硫费用与燃料成本。除此之外,该工艺的活性高,液气比传统脱硫技术低,脱硫塔阻力通常在850Pa 左右。技术装置借助原锅炉引风机潜力,相比较于传统脱硫技术,系统阻力耗电降低50%,循环泵功耗降低超过70%。

1.3 化工废弃物

煤加工或转化操作中常会出现硝等有害污染物质,尤其钢铁等金属制品。亚铁离子与硝反应后会生成氮氧化物,严重污染空气,生成的废液会污染水源。采用该技术后的脱硝率与脱硫率提高,环保环境的同时,生成的氨肥可再次利用。氨对硝离子有吸收作用,亚硫铵可还原硝离子;对此,该技术应用能够实现既脱硫又脱硝的目的,如天津碱厂环保实测数据氮氧化物去除率超过20%。

1.4 烟气脱硫

氨法脱硫技术凭借科学技术操作原则与严谨工作流程,在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应用越发自如。操作应当明确系统规格,将挡板安放在烟气聚集部位,使烟气进入到脱硫塔内,利用塔内吸收结构与循环罐吸收液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硫成分,利用除雾器吸收逃逸氨气与脱除夹杂滴液,确保系统正常运行。该技术应用后能够直接吸收二氧化碳等成分,减少了环境污染,脱硫成效随之加强[1]。

2 解决技术应用问题的对策

2.1 应用问题

烟气中粉尘数量较高时,会影响硫酸铵结晶与颗粒质量,尤其是在吸收或浓缩等环节,温度变化波动较大,稳定性下降后可促使粉尘聚集,随着粉尘数量增加,易出现喷嘴堵塞等现象。氨逃逸问题不能忽视,直接影响脱硫质量与处理成效。

2.2 解决对策

技术应用问题处理不能一蹴而就,应当本着因地制宜等原则采取针对性整改对策,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确保技术作用最大程度发挥。首先应当加强除尘系统优化,应用电配带类型设备,防止出现灰尘数量增多情况,确保硫酸铵结晶成效。其次在浓缩段等喷嘴位置安置温控调控装置,通过温度控制维持稳定性。并在喷嘴位置安置除尘装置,防止灰尘在此部位聚集而出现堵塞情况。最后氨逃逸现象普遍存在,与气液体短时间接触,吸收率降低,或是吸收液等因素影响有关,可采取膜气体吸收手段,延长气液接触时间,适当降低吸收液浓度,防止出现氨逃逸现象[2]。

3 氨法脱硫工程设计要点

氨法脱硫与传统脱硫技术不同,包括石灰石-石膏脱硫技术等,目前氨法脱硫工程通常采用EP 或EPC 等工艺。氨属于危险化学品,有挥发性等特性,硫酸铵溶液等脱硫产物的危险性不容忽视,包括强腐蚀性等,在工程设计中应当加强注意。

3.1 氨区设计

液氨是有毒气体,氨水有腐蚀性特性。随着国内外液氨爆炸与泄露等事故频繁发生,国家对液氨储存与使用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使用氨法脱硫技术时,通常利用加压储存方式存储少量的液氨,以防止安全事故发生。除此之外,对液氨罐数量与事故喷淋等方面的设计,应当严格遵循地方管理要求与设计规范。

3.2 气溶胶控制

在氨法脱硫工程运行过程中,易出现烟气拖尾等不良情况,烟气中的粉尘含量增大,且粉尘中含有硫酸铵等物质。受氨挥发性能影响,易出现氨逃逸与气溶胶现象,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会增加脱硫运行成本。尤其是厂区周围空气中的硫酸铵等物质含量相对较高,不仅会腐蚀地面设施,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对此,应当加强注意。气溶胶问题处理成为了脱硫技术优化的研究热点,使得电除雾器在国内氨法脱硫工程中的应用尚未普及,仍处于摸索性前进阶段,主要利用脱硫塔等系统优化控制气溶胶,还需本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灵活运用电除雾器等先进技术,以此实现气溶胶有效控制[3]。

3.3 防腐

氨法脱硫工程设备部件的腐蚀问题不能忽视,腐蚀原因在于气溶胶腐蚀设施外表与系统材质防腐性能差、工艺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影响有关。应当加强气溶胶控制,促使系统稳定运行。同时应当合理选材,优化材料的防腐性能[4]。合理选择工艺技术,明确技术操作要点,规范合理展开操作,有效规避腐蚀问题。可采用国外重防腐技术与可靠材料,提升装置可靠性。脱硫产物与脱硫剂属于易溶性物质,装置内脱硫液不会出现积垢与磨损情况,更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控制简易性随之加强。

3.4 控制进料杂质

氨法脱硫在封闭系统中进行,尚未设置废水排放通道,氨水与烟气等进料中,通常含有烟尘与氯离子等杂质,需依靠副产硫铵与烟气带出,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杂质积累浓度越高,会降低硫铵品质,甚至出现不结晶现象。同时杂质也会对系统部件产生磨损性破坏,从而降低系统运行年限。氨法脱硫装置系统尚未成熟,除尘装置运行障碍,会增加脱硫塔内的烟气尘含量,直接降低硫铵品质。对此,应当加强各物质进入氨法脱硫系统的品质要求,更不能将脱硫塔视为废物处理系统,以实现系统性能与技术优势最大程度发挥。

4 结语

煤化工发展规模逐渐增大,环保排放标准等越发严格,应当加大环保技术研发力度,以推动煤化工现代化建设进程。氨法脱硫技术凭借可提高循环经济水平与脱硫率高等优势,在煤化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未来还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与技术应用问题分析,确保技术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硫酸铵氨水气溶胶
墨西哥取消对中国硫酸铵进口关税
巴陵石化硫酸铵稳产稳销 确保春耕化肥供应
基于飞机观测的四川盆地9月气溶胶粒子谱分析
硫酸铵国际市场价格高位盘整
氨水知识要点与考题例析
基于CALIPSO数据的沿海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时空特征
基于CALIPSO 资料的东亚地区气溶胶 垂直分布特征分析
气溶胶科学
防止农用氨水中毒
氨水和种子要分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