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正创新,中医人通过抗疫大考
——在首支国家中医医疗队工作汇报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2020-01-13王永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战疫

王永炎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喜庆中国中医科学院武汉战疫团队的凯旋,一行35人临危不惧,义无反顾,不顾疲惫坚守岗位抗击疫病,弘扬了中医药学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维护生命健康,铸就辉煌的胜利。医疗队直面新使命、新考验、新机遇,防控救治流行的大灾疫所奉献的生命力量与智慧,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应该铭刻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史中。2020年春,武汉战疫团队 “疫蒸黎民,政令德化,国医国药,成就卓越”,其沧涛横流,克难竞业之精神,其慎密思辩守正创新的成果,将永远鼓舞着中医学科的进步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古今贤哲论疫皆称“时令不正,疫戾妄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与环境生态恶化密切相关,全球气温年均提高2 ℃,冰川融化,雪山濒崩,江河干旱而三大洋飓风接续不断,水患多灾,多发地震、森林火灾。从中医角度分析则为“水火不济”。一则酷热干旱人类体内伏燥,而燥重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逢运气岁土不足,如已亥(2019年)暖冬之后阴雨暴寒,丙丁火耗伤则壬癸水泛滥,寒湿重成饮生痰,射伤肺络,清肃宣降失常,橐龠肺泡毛细气管阻痹之后,玄府失于枢阖,水与黏液渗出在肺在胸腔,病理解剖所见之大量黏液积于肺中、散布胸腔,应是血氧速降呼吸窘迫之机要。发病同时与甲乙木之疏泄不利相关,胸中小气一抟,与壬癸水盛大气失司互为因果,且肝为罢极之本,早期乏力、短气胸痞时,强力呼吸而不耐疲劳以致膈肌、腹肌、肋间肌乏力等症状,均与伏燥,肝藏之血不足关联。二则从高概念特征认识该病病机,以肺为主而涉及五藏气血、营卫、三焦,病机之要当是升降出入开阖失常导致瘀、虚、厥、脱为要点,提取证候要素及顺位为毒、寒、湿、燥、瘀、虚。与2003年SARS的毒、火、燥、湿、瘀、阴虚不同,SARS的病理解剖则表现为见肺叶焦枯萎陷而大量胸血水。依据文献、临床、病理解剖3个方面互相印证,本次大疫应考虑为寒湿疫,其时空分期分证,传变演化复杂,寒热错综、湿燥夹杂,有伏燥久蕴口干、咽干、唇干、偶有干咳不以为病者,有无症状感染病毒者,还有许多未能引起医生重视的症状者。

中医药学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象思维为主体,观象议病,“观”是范畴,观天地阴阳之象、观万物生灵之象、观健康疾病之象。人类生活在物质、精神、群体社会三维结构之中,人类不能过分的享受自然,更不能破坏自然生态,需要自觉维护人自然化与自然人化的平衡。减碳排放与气凛清浊相关,人居空间能吸入清阳之气,肺胸宗气充实联结五脏之坚脆、六腑之大小,维护气机升降出入至关重要。万物生态在变异,鱼类、鸟类与人亲近接触的猫狗均有带病毒传人的机会,何止于猪鸡牛羊等生灵。中医药学更重视人体状态的反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欲祛疫毒当先强身以预防为主,平秘阴阳,养护真元提高免疫功能,针灸、复方、导引多种方法使治未病理念着实落地。对于当下气候、物候的变异还应加强认识机体“伏燥”的复杂性和隐喻转化的特点,除燥伤本脏,民病嗌干咳喘为肺之胜气,常发为秋季。如今生态恶化,体内伏燥重者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尤其燥与湿、显与隐、邪与正即对立又关联,同步对称消长,至极必反、交替转化是辩证统一的韵律。正如《素问·气交变大论篇》论述: “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这是中华优秀传统科技文明的大成智慧。

本次大疫全球流行我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必须认真求实做好总结。首先全面仔细搜集分析整理症状学数据资料,按疫情阶段分期求时空的中位数,构建数学模型,设计数学方程;继而谨守病机,以用药法象统计饮片、中成药、注射液的单味药的使用率,重点是遣药组方的疗效数据;最终是疗效与安全性评价,做到置信度确切、可信,具有推广意义。复习过我院战疫团队拟定的效方化以麻杏石甘汤为底方,用生麻黄6 g而生石膏15 g配伍,麻黄用生品,麻黄与生石膏为2∶5当是重用石膏为君;藿香、厚朴、苍术、草果、法半夏、茯苓一队辟秽化湿解毒之品,用葶苈子辛、苦大寒入手太阴,除肺闭治膈中痰饮喘促,疗肺中水气膹急。另以生大黄攻里,黄芪益气,赤芍活血。此化湿败毒方已制成颗粒剂与中药注射液合用治疗重症,目前进入临床试验。本次COVID-19流行病名待进入ICD目录,寒湿疫的病证名尚待推敲形成共识推荐列ICD目录。史可为鉴,温疫多而寒疫少,尤其近二、三百年更多是温疫,

故明末清代创温病学派,高等中医院校温病学设有教席。如今寒湿疫发病,复读《伤寒论》及后世注家《伤寒例》《伤寒翼》《通俗伤寒论》等历代文献,结合临床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为总则,选用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合用加藿香倍细辛拟定清肺排毒汤,治疗重症湿寒闭肺以解毒为第一要义,辟秽、除湿、活络为法,发挥截断扭转,谨防病转危重之虞。明医葛又文拟方,先在冀晋陕黑龙江临床观察后,推广全国二十余单位作为复方煎汤救治疫病。还有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所载“十神汤”的临床治验报告及姚梅龄、郭建文先生会诊重症,于肺胸痹、气短不足以息,苔白厚腻,呼吸肌羆极,食欲不振加重,认为伏燥化转寒湿侵犯胸中小气枢转,进而成壬癸水气泛滥大气一转丧失,将近厥脱。血氧下降、心率加速之先兆,当是少阴证见,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理中汤重加山萸肉急救。据《素问·刺法论篇》记有:”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急予“折郁扶运、补弱全真,泻盛蠲余”。穴取足少阴之太溪,足少阳之阳陵泉及三阴交平补平泻,刺运针15分针,隔二小时再针,平抑心率维持血氧水平取得良效。

概言之,本次武汉战疫考验了中医学人以仁德至尚的医德医风,赋予我院守正创新的机遇,激励全院科教医全体群策群力,为走出中华民族特色的医药学新征程继续奋斗。

猜你喜欢

战疫
战疫秦川
致敬每一位平凡的战疫英雄
团结战疫
郑剑:争做战疫“急先锋”
战疫儿童日记画
致战疫中的武汉
战疫魔
“闭关战疫”76天艺术家们在干嘛?
生活经验 战疫生活
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