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灸临床应用体悟
2020-01-13高旭东韩红娟
刘 霞,高旭东,韩红娟
(滨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山东 滨州 256603)
艾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黄帝内经》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陷下则灸之。”[1]由此可见,灸法在传统中医领域中运用较广。宋·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2]强调了艾灸对于治病养生的重要性。
山东省中医院崇桂琴教授在艾灸大师杜德五、张善忱、周楣生等指点下,大胆尝试改进罗诗荣教授的传统“铺灸”,发明了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督灸疗法,减轻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痛苦。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山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杨继国教授师从崇桂琴教授,笔者研究生期间有幸在杨继国教授门下学习3年,对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感受颇深,在临床中应用督灸以保健养生,多见良效。
近年来,随着艾灸热潮的出现,医院、艾灸馆、各种养生场所普遍开展督灸疗法。笔者对部分督灸治疗人员调查研究发现,临床治疗效果不尽人意,究其主要原因是施术者不了解督灸的必备条件,忽视了督灸疗法的适应证和操作规范,尤其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还有特定的督灸前后注意事项。另外,督灸还存在严重的“滥用”现象。在某些医院甚至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督灸治疗,没有考虑患者的年龄、疾病、是否符合督灸适应证等。笔者对督灸治疗过程中容易忽视、影响疗效的问题进行分类列举,以供大家参考。
1 督灸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1 督灸的适应证 免疫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尤其对肾阳虚型疗效较好;亚健康状态,如怕冷怕风、体质虚弱容易感冒、容易疲劳、精力不充足容易失眠等;生殖系统疾病,如妇科炎症、痛经、宫寒不孕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高免疫力,作为冬病夏治疗法的辅助治疗。
督灸可以治疗辨证为阳虚证的多种疾病,患者如有阳虚怕冷表现均可应用。笔者在临床中将督灸广泛应用于过敏性鼻炎、更年期综合征、经期头痛、膝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在临床中对几例晚期癌症患者长期进行督灸,能缓解患者食欲不振、乏力、癌痛等症状。
1.2 督灸禁忌证 妊娠、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出血性疾病患者及对灸法过敏患者禁灸;哺乳期患者慎灸;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患者慎灸。
笔者曾治疗1例女性患者,督灸后出现头晕、食欲减退等症状,1周左右症状缓解;另有1例女性患者,督灸后出现后背大面积瘙痒,出现片状红色斑块。类似以上两种情况的患者,均不宜进行督灸。
2 督灸操作的必备条件
所谓督灸,并不是在督脉上施灸即可称之,其技术体系是基于传统中医外治法理论结合传统灸法特点,以及崇桂琴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创新出的一种专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特色外治技术。
2.1 施灸部位 选取督脉从大椎到腰俞的脊柱段,意在激发督脉阳气。生姜泥覆盖范围不超过长80 cm、宽10 cm的长条形桑皮纸。现在很多人误认为督灸操作范围越大效果越好,于是在督灸操作过程中把整个后背铺上生姜泥和艾绒,其实不然。中医取穴讲究“以点代面”“以线代面”,牵一发而动全身。
2.2 督灸粉 督灸是在传统中医外治法的基础上创立的,除了艾灸本身,中药外用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理瀹骈文》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3]
督灸用药有固定的药物组方和配伍工艺,督灸粉主要由肉桂、菟丝子等药物组成。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通经、活血止痛之功。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味辛而甘,气香而窜,性大热纯阳……性能下达,暖丹田,壮元阳,补相火。其色紫赤,又善补助君火,温通血脉,治周身血脉因寒而痹,故治关节腰肢疼痛及疮家白疽……盖因其香窜之气内而脏腑筋骨,外而经络腠理,倏忽之间莫不周遍,故诸药不通透达之处,有肉桂引之,则莫不透达也。”菟丝子味甘,性温,归肝、脾、肾经,有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之功。《本草求真》云:“温肾补肝,止遗固脱。菟丝子专入肝肾,兼入脾。辛甘温平,质黏,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得天地中和之气。故书称为补髓添精,强筋健骨,止遗固泄,暖腰温膝,明目祛风,血补则风祛。为补肝肾脾气要剂。”综上所述,督灸粉具有芳香化浊、温肾壮阳、穿骨透肌、活血逐痹、祛瘀止痛的作用,扶正兼祛邪,攻邪而不伤正,破瘀而不乏身。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根据患者辨证选方。外用药物宜选用通透性好、易透皮的芳香类药物。另外,笔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时,在督灸粉中加入1 g麝香和不加麝香的治疗效果差别较大,证明麝香的通透性强。但因麝香价格昂贵,也可用斑蝥、芥子或冰片等代替。
2.3 操作程序 ①选择体位:令患者反穿上衣裸背俯卧于治疗床上。②取穴:医者用拇指指甲沿脊柱从督脉的大椎穴至腰俞穴按压“十”字痕迹。③消毒:以75%酒精棉球沿施术部位自上而下消毒3遍。④涂抹姜汁:沿施术部位涂抹适量新鲜姜汁。⑤撒督灸粉:沿施术部位均匀撒督灸粉,使之呈线条状。⑥覆盖桑皮纸:将长约80 cm、宽10 cm的长条形桑皮纸覆盖在药粉上。⑦铺姜泥:将姜泥铺在桑皮纸上,要求下宽上窄呈梯形,姜泥厚4~5 cm。⑧放置艾炷:在姜泥纵行正中线处压上凹槽,将橄榄状艾炷放置于凹槽中,艾炷从上往下放,后一个艾炷压在前一个艾炷上,使之呈长蛇状。⑨点燃艾炷:点燃艾炷的上、中、下三点,任其自燃自灭。1壮灸完后更换第2壮,连灸3壮。⑩移去姜泥:待艾炷完全燃尽后移去姜泥,然后用温热的湿毛巾轻轻擦净背部。患者一般在灸后4~6 h自然起泡,第2日放泡时,以75%酒精棉球自上而下常规消毒3遍,然后消毒针头沿水泡下缘平刺,泡液自然流出,再以消毒干棉球按压干净。
在督灸操作过程中,省略或简化以上任一个操作步骤都有可能直接影响督灸的疗效,如果把燃烧3壮艾炷减少为燃烧2壮,会直接影响督灸的效果,可见灸量对艾灸效果有直接影响,如《医宗金鉴》曰:“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4]所以,对于老年人和难以俯卧的患者要慎灸。另外,笔者曾尝试将点燃艾炷上、中、下三点换成同时点燃所有艾炷,患者反馈虽然一开始觉得后背很热,但是随着艾灸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感觉不到热量,治疗后身体没有明显舒适感。有很多督灸操作者不严格按照灸完1壮再放第2壮,采取随灸随放,导致第1壮艾炷点燃第2壮艾炷,难以让督灸热量保持波浪式推进,故效果不佳。
3 督灸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
①督灸后1周内适当休息,1周后做健康操或打太极拳,每日坚持早晚各做1次,以出汗为度。不提倡进行篮球、足球、网球等较为剧烈的运动,避免受外伤。②平时卧硬板床,不熬夜。③戒烟,少饮酒(特别是不喝啤酒)。④饮食方面:督灸治疗前后7 d配合饮食调节。忌食水产品,少吃黄瓜、韭菜、香菜、辣椒等,少吃羊肉、鸡肉、狗肉等。以清淡素食为主,多食用植物蛋白,如大豆、花生等。⑤节房事。⑥发泡者需在12 h后放泡,放泡时要密切关注患者情况,预防晕泡。⑦治疗后1周内不可洗澡,可擦澡。
4 小结
笔者跟随导师门诊期间,经常见到有年轻男性患者因为打篮球等运动受伤导致病情复发的案例。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来说,避免外伤是至关重要的。有的患者施灸前后不忌口,督灸起泡后泡液不是透明清稀状,而是黄色黏稠状,放泡时泡液无法正常流出,影响督灸的效果。有的患者早上放泡前空腹,加上精神紧张等因素,会出现晕泡现象,遇到这种情况,要立即停止放泡,让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休息后饮一杯温水即可恢复,无其他危险。
综上所述,医者在督灸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督灸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符合督灸操作必备的条件,嘱咐患者谨记督灸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才能在临床中取得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