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在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2020-01-13高集祯
高集祯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巉口畜牧兽医站,743022)
病毒性疾病是危害畜禽养殖业的主要疾病。虽然我国已拥有了全球种类齐全的畜禽疫苗,但仍然是世界上畜禽疫病多发的国家之一,发病率居高不下。中兽医作为改善机体自我调节能力的载体,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广泛应用,推广中兽医畜禽疾病防治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原理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指机体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机体的“过与不及皆为病”。病毒、细菌等都可以称之为邪气。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发生是一种邪气与正气不平衡的表现。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需要“扶正”、“祛邪”,及时保持机体正气。保持机体“正气”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提高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技能活动;(2) 提高机体抗环境应激的能力;(3) 提高机体对治病因素特异性的抵抗力,即免疫力。“正气”用药上,需要遵循机体的阴阳之气状态,选择补阳气、增火力,或补滋阴气、减火力等对机体进行调节,从而使机体达到全新的阴阳之气的平衡状态[1]。
2 中兽医在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2.1 提高机体脏腑组织器官机能活动的应用
以禽流感、新城疫疾病为例,这类疾病的发生对禽类的肾脏、肺部等多处器官造成损害,在机体肺腑组织器官内形成炎症,导致禽类体温升高。此时,机体肺腑组织器官受病毒影响体内产生毒素,需要选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材调节机体机能。如黄芪、淫羊藿、仙茅、菟丝子、红豆、绿豆、黑豆、桑枝、板蓝根、大青叶等,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抑菌消炎的效果,同时还具有促进免疫细胞增生的作用。通过辨证用药,来调节禽类机体发生的阴阳之气等不平衡问题,来达到提高病毒性疾病防治的效果。
2.2 提高机体抗环境应激的能力应用
畜禽机体的抗环境应激能力取决于机体与环境能够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中医认为“心藏神”,当“心不藏神”时,发生轻微的环境刺激,就会引起心脏的悸动、躁动,甚至全身的不良应激反应。中兽医认为,解决这种问题需要采用具有安神静脑的中药材来提高畜禽的抗应激能力。如远志、酸枣仁、朱砂、龙骨、柏子仁、茯神、夜交藤、合欢皮、合欢花等。
2.3 提高机体对致病因素特异性的抵抗力应用
以牛、羊、猪等最常发生的口蹄疫、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疾病为例,这类病毒性疾病伴随着严重的组织器官损伤、淋巴系统遭到破坏、免疫系统被入侵等问题。中医理论认为是机体组织器官活动技能不足、机体阳气不足,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弱,打破了机体免疫平衡状态。针对这种问题,中兽医主张采用能够提高畜禽对致病因素特异性抵抗力的中药材,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调节机体达到免疫平衡的状态。如黄芩、黄柏、黄连、黄芪、栀子、党参、薄荷、荆芥、连翘、当归、甘草、贯众、白花蛇舌草等,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再配合清热、解毒、消炎的中药材,从而达到预防病毒性疾病的目的。
3 中兽医在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中兽医在畜禽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方面,遵循“扶正”、“祛邪”的原则,通过解表、宣肺、泻下、通淋、凉血、攻毒等方式,解决畜禽体内的热毒之气,使畜禽机体脏腑组织活动、机体免疫达到平衡状态,并提高抗环境应激的能力。这种基于病症辨证治疗的方式,有利于解决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根源问题,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而且中兽医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不会产生耐药性,在提高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治愈率和防止畜禽疾病多样化方面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
4 结语
各类畜禽传染性疾病给畜禽养殖造成严重的损失,中兽医通过提高机体组织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机体免疫力、机体抗环境应激能力来防治畜禽疾病,长期而言健康优势更加显著。通过提高畜禽机体抗病能力来防治病毒性疾病,可以有效预防病毒变异或用药产生的耐药性,为畜禽养殖业快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