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冠肺炎防控国际合作,发挥大国担当和责任
2020-01-13李烨鲁杰
李烨,鲁杰
作者单位:100050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处
随着 COVID-19 在全世界蔓延,病例和死亡人数持续上升,几乎所有国家都受到这一迅速演变的威胁的影响。全社会正在采取紧急行动,以限制 SARS-CoV2 的传播:应早尽早发现并收治新的感染病例,照顾病人和防止死亡,尽快研发出有效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减少社会和经济混乱,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诸多不确定性依然存在,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还有很多[1]。
2020年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表明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
中国在疫情发生后,采取强有力措施,“武汉封城”、建立方舱医院、全民核酸检测、病人应收尽收,迅速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和传播,并将这些成功的信息和经验与其他国家分享[2],很大程度上帮助多国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并节省了更多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科学战役。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马晓伟 4月16日发表《深化抗击疫情国际合作 共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讲话,表明:中国本着对本国和世界人民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自 1月3日起,开始定期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时、主动、透明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向全球分享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引物和探 针;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在英文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100 多篇,在《柳叶刀》等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近 100 篇文章;主动推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在线分享疫情防控科普、培训视频、最新技术指南和研究成果,全球已超 20 余万人关注;专门建立国际合作专家库,密集组织具有实战经验的权威公共卫生和临床专家,毫无保留地向全球 180 个国家、10 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经过中国实践检验的新冠肺炎防控、诊疗方案和技术经验。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
1 背景
SARS-CoV 2 引发的危机再次证明,人类几乎不可能预测新的传染病将在何时何地发生。如果没有迅速发现,或者没有迅速采取行动,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人类将遭受疾病或死亡。卫生系统将承担突如其来的压力,国家在发展中取得的进步也会遭受一定程度的打击。历史上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热、马达加斯加的鼠疫、尼日利亚的拉沙热、斯里兰卡的登革热和拉丁美洲的寨卡病毒,都不同程度出现了类似情况。为了迅速发现和有效遏制传染病的暴发,最需要的是全面和敏感的暴发检测系统,设备齐全、功能齐全的实验室和医疗设备设施,以及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务工作者[3]。
2020年3月26日举行的 G20 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与会领导人在发表的声明中强调,“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大流行有力地提醒人们,我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脆弱性。”声明还指出,该流行病“需要本着团结精神,采取透明、有力、协调、大规模和基于科学的全球应对措施”。为抗击这一流行病,各国领导人承诺“寻求确保充足的资金,以遏制这一流行病并保护人民,特别是最脆弱的群体[4]。”各国之间将采取诸如交流流行病学和临床数据、分享研究和开发材料以及加强全球卫生系统合作等行动。领导人们还承诺加强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协调国际抗击这一流行病方面的任务,包括保护一线卫生工作者,提供医疗用品,特别是诊断工具、治疗手段、药品和疫苗[5]。
2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2.1 成功案例
以德国疫情防控小组行动(SEEG)为例,在西非暴发毁灭性的埃博拉疫情之后,德国联邦政府希望能够在国际范围内更有效地应对卫生危机。为了在这一领域提供协助,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与联邦卫生部(BMG)在 2015年联合发起了一项国际合作项目 SEEG。例如,在抗击 COVID-19 大流行的斗争中,SEEG 为各国采购检测包和实验室材料,并培训实验室和医务工作者识别疑似病例和检测样本。越早越多发现 COVID-19 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就能越快、越好地打破传播链,从而在当地乃至最终在全球遏制疫情。
在斯里兰卡,SEEG 为实验室提供了较完备的设备和训练有素的人员,以改进登革热诊断。在秘鲁,SEEG 培训实验室技术人员用一种新的检测系统检测孕妇寨卡病毒。在塞拉利昂,SEEG 通过采用“培训培训师”战略,为拉沙热暴发建立了卫生系统。SEEG 还开展了几项预防和抗击埃博 拉病毒的任务。多年来,SEEG 一直活跃在其合作伙伴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增加的信任和对实地情况的了解有助于在疾病暴发等困难情况下与合作伙伴一道迅速查明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SEEG 的工作在两个方面做出了有效贡献:一方面,它改善了各自疫情现场的现状;另一方面,它支持了受影响国家的卫生系统,实现了全民健康覆盖。在这个过程中,SEEG 的工作总是与当地现状相结合,这确保了这一国际合作项目在短期和长期内都有积极的影响。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从未停止国际合作的脚步。科技部 3月26日透露,中方一直坚持通过国际合作来开展疫苗研究,目前中国有关企业正在和美国的 Inovio 公司进行 DNA 疫苗方面的实质性合作;与德国 BioNTech 公司进行 mRNA 疫苗方面的实质性合作;与英国 GSK 公司进行重组蛋白疫苗方面的合作;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的 III 期临床试验正在国际上有序推进。
2.2 国际合作的紧迫性
目前我们对这一新型病毒性疾病知之甚少。开展迅速、准确和透明的国际交流,包括病毒传播模式、潜伏期和致命性以及各种干预方法的效力,实时共享有关病毒的详细科学信息、病毒引起的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和人类免疫反应、病毒的起源、遗传学和突变,以增进该领域知识的了解和更新。只有各国积极分享有关治疗该疾病的医疗产品的研发信息,并通过合作研究努力推进这一至关重要的研发工作,人类才有可能在此次危机中绝境求生。
此次新冠疫情在所有维度上都将一些特别关键的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卫生保健基础设施不足以及社会、经济和健康状况的极端脆弱性和反应能力差的弱点显露出来[6],对于发展中地区,包括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以及大型城市脆弱地区的人口来说,情况尤为显著。因此,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可以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渡过难关。
我们还迫切需要了解、预测这一疾病对经济和社会的许多方面的影响,以及对迫在眉睫的人道主义的需要。在国际危机局势中双边援助机构将是关键角色,同时发挥重要作用的私人基金会也将扮演重要角色。世界卫生组织在上述许多方面具有核心影响力,同时也需要我们所有国家之间的大力支持与合作。中国也将同各国一道,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国际防疫合作,携手应对共同威胁和挑战,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2.3 国际合作为新冠疫苗研发生产提供“加速度”
当前全球都在期盼新冠疫苗早日研发成功,而国际合作可以为疫苗研发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加速度”,从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到疫苗制备、生产和分发都是如此。来自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非营利机构、企业等方面的广泛国际合作,能够促进疫苗快速可得,有助于疫苗问世后在全球范围的公平可及。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正在研发的候选疫苗超过 120 种。据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提供的数据, 目前全球已有 9 种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我国目前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共有 5 种,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完成了全球最大的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的建设。但是由于我国疫情得到有力控制后,临床试验很难有效开展,目前已与以色列、阿联酋、巴西等国合作开展了疫苗的临床研究。
2.4 国际组织的广泛参与是全球新冠防控重要力量
国际合作为各国带来了先进的理论和策略。这些战略已在若干领域得到采用,其中包括 SARS-CoV2 感染的检测和早期诊断,预防新冠肺炎二代传播,控制高危人群传播新冠肺炎的模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疾控中心等国际组织也参与了预防新冠肺炎传播领域的监测评估、人员培训、技术文件编写、战略研究、服务模式探索等。
据 WHO 报道,新冠疫情暴发以来,WHO 领导的一个国际专家小组在中国与中国科学家密切合作,该小组通过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汇集了一批流行病学、病毒学、临床管理、疫情控制和公共卫生方面的专家。这些专家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巴斯德研究所、日本国家传染病研究所、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学院、尼日利亚疾病控制中心、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俄罗斯国家医学研究中心、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正是这些国际学者和机构的广泛参与,使全球更全面认识 SARS-CoV2。
3 国际合作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难点
国际合作项目以多种方式支持全球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在倡导政策制定、建立干预措施、开展监测和提供治疗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是面对疫情可能带来的国际形势和局面的变化,除了克服疫情本身需要面对的诸多难题,如何加强不同政体、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宗教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也是我们面临的棘手问题。
3.1 疫苗研发本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给国际合作带来难度
过去 50年来,我们已经发现了 44 个病原体,只有 6 个疫苗成功开发上市,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疫苗本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新冠肺炎疫苗能否让接种者产生足够且持久的抗体?如何避免由疫苗导致的疾病增强作用?这提醒我们应当牢记 60年前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疫苗留下的惨痛记忆。1966年,在美国给儿童注射 RSV 灭活疫苗后,发现一些儿童患肺炎的程度比没有接种疫苗的儿童还要严重,这是由于灭活 RSV 疫苗免疫引起的“增强 RSV 疾病(ERD)”,严重者甚至会死亡。此后美国和欧洲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做 RSV 疫苗,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安全有效的 RSV 疫苗上市。也就是说,RSV 疫苗进行了近 60年还在路上,新冠肺炎疫苗是否能在数月之内上市,从疫苗研发的普遍规律来讲这的确是很有难度的事情。而且病毒是不断变异的,即使现在抗新冠病毒的疫苗能够成功上市,但如果将来病毒发生严重突变,这些“有效”的疫苗可能也会变得无效。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国际合作项目的跟进和交流几乎 只能依靠线上,为国际合作团队合作应对疫苗研发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带来困难。
3.2 各国投入经费和资源的浪费严重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世界有 800 多个新冠病毒相关的临床试验注册,其中我国就有 500 多个,包括疫苗、药物和诊断试剂,很多都是重复的项目。在年内新冠疫情得到有效缓解的话,大多数项目便会立刻下马,势必会造成巨大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的浪费。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应该和多国政府进行协调,尽快叫停重复的项目或者成功率很低的项目,将这些可能浪费的资金投入于长期战略储备的科研项目,比如广谱抗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这种“通用疫苗”是很有价值的,例如针对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COVID-19 而言,如果能找出冠状病毒家族中不同成员的共同点并予以击破,可以很大程度地保护民众。因此资源的整合和避免资源浪费的国际合作是有效推进疫情控制的重要因素。
3.3 市场利益和科研名望驱动或成疫苗研发实质性合作的“绊脚石”
以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来看,各国研发者谁率先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无论是市场需求销售额带来的实际利益,还是学术水平带来的科研名望和学术地位,都将在国际上独占鳌头。尽管各国领导都纷纷表明积极加入新冠肺炎疫情的广泛国际合作,但是在相关的直接研究单位和企业中的实质性合作仍有待考证。例如辉瑞在全球销售额排名第一的疫苗品种 13 价肺炎结合疫苗,曾连续多年位列全球药品销售榜前十,2018年全球销售额 58.02 亿美元。如此大的利益驱动很难让疫苗研发企业实现真正的“无国界”,这也是疫情以来有如此多的疫苗品种纷纷涌现的重要原因。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承诺中国的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其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提供给全世界,这等于动了“疫苗得优先给美国”并盘算拿疫苗赚钱的美国政府和企业的蛋糕。大国之间的利益之争也为其真正的合作带来困难,而且出于政治目的的竞争有可能滋生研发项目的“大跃进”,这是值得提防的[7]。
3.4 宗教文化背景带来的反疫苗人群造成时间耽延
基于宗教、价值观等理由,西方社会存在一大部分不相信科学的反智人群,他们极力反对疫苗的研发,将来也一定会反对疫苗接种,这会使疫苗在其本土的研发进程不能顺利进行,国际合作的项目尤其临床试验项目招募志愿者以及后期的审批时间将受到耽延。
3.5 疫苗的公平可及性
病毒无国界,各国人民都有权利平等获得疫苗。国际合作无疑有助于疫苗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可及。日前闭幕的第 73 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强调,全球应优先确保公平分配应对新冠大流行所需的所有高质量基本卫生技术,新冠疫苗应被列为全球公共卫生产品。
由于技术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欠发达地区人民、边缘化和贫困人口面对新冠疫情尤为脆弱,疫苗交付问题的协调 和解决,从产能到价格,到各个国家的准入和接种项目实施等都是实际问题。
包括二十国集团、WHO、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等国际多边组织和机制,都在为全球范围内公平可及的疫苗生产、分发以及保护边缘人群而努力。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一直致力于疫苗在全球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推广。该组织曾资助过乙肝疫苗在中国的接种推广,其首席执行官塞斯·伯克利在全球健康与发展媒体研讨班上说,“2015年中国已从该组织的受援国转变为捐助国,中国制造的高质量低成本的乙脑疫苗已提供给了东南亚多个国家;澳柯玛、海尔等中国企业的制冷储藏技术还为疫苗冷链运输提供了极大帮助,中国已经在全球疫苗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从提供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到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中国已经以实际行动响应了世卫组织有关全球合作的倡议,为推动有关产品的公平分配,为维护全球卫生安全和抗击疫情作出努力。
4 我国参与新冠肺炎防控国际合作的实践
中国增加了应对新冠肺炎的政府工作机构的数量,如各级的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这些相关机构都采取了透明和公开分享数据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国际合作的参与使得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新冠肺炎的防治工作,推动改善新冠肺炎的社会环境[8]。倡导政策变革和制订战略计划是大多数国际合作项目早期阶段的一项主要任务,通过包括培训、调查、由政府官员和多个部门的决策者参加的学习班和讲习班等一系列的活动,创造了促进多个部门之间合作的有利环境。这为发展国家领导能力和宣传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9]。中国目前已经逐步建立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新冠肺炎综合应对机制。
4.1 加强能力建设,发展基层社会组织
提高人员的能力始终是国际合作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在国际合作项目的帮助下,全球各国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人员的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已证明国际合作项目有助于当地卫生工作者对紧急情况作出快速反应,并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促进技术标准化。一些国际合作项目通过举办培训班、研修班、游学等形式,提高项目管理能力、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10]。国际合作项目造就了一支不仅熟悉国际先进信息和技术,而且具有丰富实地工作经验的抗新冠肺炎的队伍。他们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的主要力量,为提高新冠肺炎防治工作水平提供了宝贵的知识、经验和科学依据。
4.2 建立交流和经验分享平台
通过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各国国家实验室关于 COVID-19 的研究得到加强。中国亦履行了国际义务,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新冠肺炎防治援助,积极参加国际和地区新冠肺炎防控会议,交流和信息 分享。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毫无保留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3 援助防护物资和医疗器械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关于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情况时,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介绍,中国已对 83 个国家以及世卫组织、非盟等国际组织提供紧急援助,包括检测试剂、口罩、消毒用品及呼吸机等医疗物资和器械。在中方的倡议下,中国-东盟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会议在老挝成功举办,中日韩举行了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视频会议,中韩专门成立了应对疫情的联防联控合作机制。
4.4 派遣医疗专家组支援多国疫情防控
在全国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疗队有序撤离之时,疫情却在全球蔓延开来,许多医疗专家组又重新穿起战袍,奔赴海外新战场。中国政府派遣的由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红十字会组建的医疗专家组已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多国提供国际援助,发挥了大国担当和责任。
4.5 疫苗和防治药物的研发
中方的疫苗研发工作一直都在相对低调的进行,科研工作者们甚至不希望媒体过多地炒作他们的工作,以免给公众造成误导。中国网民和中国的医学科学界也在疫苗研发的问题上保持着相当冷静和理性,知道面对新冠病毒这种全新的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不会很顺利,需要耐心等待,谨慎期待,但是中国科学家们一定会不遗余力在疫苗和防治药物的研发中发挥当有的力量。目前中国已有 3 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进入 III 期临床试验。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研究团队据不完全统计已经与全球超过 140 个国家和地区以最快速度分享中国的药物研发进展、临床经验和成果。同时,中国科研团队持续、高频次地与多个国家进行交流和学术研讨,包括中医药、法匹拉韦、托珠单抗,以及恢复期血浆、干细胞等一系列产品和科研攻关成果,目前,中国前期所取得的药物研发成果已被部分国家所采纳,纳入了相应的临床救治方案里;同时,世卫组织及多个国家也相继开展了磷酸氯喹、羟氯喹等药物的临床研究;多个国家还先后批准使用恢复期血浆、托珠单抗等中国方案中所涉及的药品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或者开展临床研究。
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推动发起或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通过汇聚全球智慧,不断完善中国方案,才能共同抗击疫情[11]。
5 结语
人类一再受到传染病的威胁,但每一次都战胜了危机。未来,我们依然面临严重的传染病威胁,从大流行性流感到耐药感染。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处理环境退化和疾病媒介之间的关键联系,以防止未来新的病原体导致的暴发性疾病。当前的新冠肺炎悲剧应激励我们大力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 提高人类社会应对传染病灾害的准备水平和应变能力。
新冠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每一步进展都面临挑战。虽然中国在新冠肺炎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更艰巨的挑战仍在继续。这些挑战影响到中国的防控需求,反过来也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合作项目的进行。
第一个挑战是整合来自国际项目的资源,同时促进中国预防新冠肺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起源于不同的关注领域、不同的地理分布和不同的目标人群。多种管理机制和项目要求导致资源没有有效地纳入应对新冠肺炎的优先领域。资源在地方一级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第二个挑战是在探索新模式的同时完成必要的工作。过去,一些地方把合作项目视为为日常工作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这些地区未能充分利用国际间创新项目,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国际合作项目当中所需要的灵活性和新思想、新技术。
最后,中国是一个在地理和人口方面体量都非常大的国家,因此,仍需要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引进国际资本、理念和经验。随着在中国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越来越多,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也有义务向世界介绍中国在新冠肺炎防控领域的成功经验。国际合作项目是中国、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桥梁。中国既可以在国际新冠肺炎防控舞台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可以为全球新冠肺炎防控承担更多责任。虽然目前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中国未来需要面对和克服的挑战依然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