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兽医治疗奶源性疾病的措施探析

2020-01-13靳海平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兽医奶源性疾病

靳海平

(甘肃省临洮县上营乡畜牧兽医站,730500)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业所面临的疾病也在逐渐增多,养殖业的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奶牛养殖集约化程度高,养殖规模大,奶源性疾病多发,牛奶的激情产品的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给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传统的西药治疗注重于对症治疗,药物尤其是抗生素残留严重,影响了食品的健康,而重要无毒、无残留,治疗效果好,对于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优势

中兽医治疗奶牛疾病所用的中药皆是常见的中草药,与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相比较,其药物成本较低,可以降低约三分之二。此外,传统抗生素疗法治标不治本,病情易于反复,治疗效果不佳。而中药治疗治标又治本,治愈率较高,标本兼治,疗效显著。另外,采用抗生素治疗必须经过一个休药期,等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会给奶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中药治疗不存在休药期,而且对于奶源的质量没有任何影响,经济效益较好。此外,与西药相比中药治疗在体内停留时间短,代谢快,甚至部分中药呈现出零残留,相比西药治疗更加生态环保[1]。

2 中兽医辨证治疗奶牛疾病的原则

中兽医认为奶牛发病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是由于自身的情绪所致,外因受到环境影响,由于阴阳失衡,表里不一导致机体症候出现异常,导致机体发病。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是要将奶牛的各类疾病症状综合起来,依据不同的类型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比如湿热证采用泻、排、吐等方法,里症虚症等阴症采用补、温、和等措施。临床上,奶牛的疾病主要以乳房疾病为主。我国奶牛养殖较为分散,这就导致了奶牛养殖条件层次不齐,加之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奶牛乳房疾病发病率较高,尤其是隐形奶牛乳房炎,所以在奶源性疾病的治疗中,要充分了解发病原因,治疗时候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中兽医基本治疗理论的指导下,采取对症治疗,避免由于采取抗生素而导致的奶源安全问题。

3 中兽医药治疗奶牛乳房疾病的措施

奶源性疾病主要以奶牛乳房炎为主,奶牛乳房是皮肤的衍生武装,对乳房进行针刺能释放出内部的邪毒,是最为直接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奶牛乳房疾病的治疗还是以中草药的调理为主,假如病情严重可采用针刺疗法[2]。奶牛乳房炎主要包括四类,乳房肿块、乳房脓肿、乳房水肿、乳房血肿,病情不同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同,直接针刺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上述四类均可采用针刺的治疗方法,但在针号的选择上应该区别对待,依据乳房的类型选择大中小宽针,针刺后放出邪毒,即可缓解症状。此外,要依据奶牛症状的变化采用中草药进行灌服,一般1 周即可缓解症状,临床上比较严重的症状需要2 周的时间进行康复。相比较于西药治疗,中草药含有的特定活性物质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点,种类不同的中草药成分能使得活性物质的靶点产生协同作用,继而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奶牛乳房炎中最难治疗的为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比例大,而且症状变化不明显,对奶牛养殖危害巨大。临床上采用中草药治疗牛乳房炎主要以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理气通经为主,通常采用川芎、蒲公英、大黄、鱼腥草、板蓝根、陈皮、甘草、木通、当归、党参、黄芪、白术、连翘等草药依据不同比例调配,水煎灌服,灌服后可将药渣涂抹于奶牛乳房患部,消除患部肿胀,一般5-6 天1 个疗程乳房的炎症能得到明显缓解。

4 结语

奶牛疾病对于奶源的安全影响重大,为了确保乳制品的安全必须重视奶牛疾病的治疗。在临床治疗中要重视中兽医治疗方法,加大中受益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技术推广,创新治疗模式,总结先进的中兽医治疗奶牛乳房疾病的经验,确保奶牛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猜你喜欢

中兽医奶源性疾病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月令体农书中兽医知识书写特点探析
发展中兽医需要认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分析
奶源自有可控是乳业转型提质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