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痫源流考∗

2020-01-13姜德友杨圣英韩洁茹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7期
关键词:理气血虚医家

姜德友 杨圣英 韩洁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晋代陈延之《小品方》中已有“痓病”“子痫”“子冒”的记载[1-2],并提出治疗方药“葛根汤”,可见中医对本病认识之早。后至唐宋时期,诸医家对子痫的理解渐臻完善,并多以体质虚弱,感受外邪为主要病因病机。明清时期,对其治疗方药的记载更加丰富,以祛邪止痉、理气化痰、平肝息风、滋阴养血等治法为主。由于历代医家对子痫的认识理解不一,故从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入手,对历代重要医籍中子痫的相关病证论述进行整理研究,考查其学术脉络和规律,颇有意义。

1 病名

子痫是指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及新产后,眩晕头痛,突然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腰背反张,少顷可醒,醒后复发,甚或昏迷不醒者[3-4]。

本病最早记载可见于晋代陈延之《小品方》,唐宋时期诸医家对其命名不断发展论述,至明清时期记载最为丰富。子痫历经数千年而沿用至今,总结历代医家记载,“子痫”又名“子冒”“妊娠痫证”“妊娠风痉”等[5],体现出此病如“痫证”“中风”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的病症特点,现将历代医家所述归纳如下。

子痫之名首见于晋代陈延之《小品方》,曰“妊娠忽闷,眼不识人,须臾醒,醒复发,亦仍不醒者,名为痓病,亦号子痫病,亦号子冒”。陈氏将表现为孕妇突然眩晕倒仆,昏不知人,须臾复醒,醒而复发,甚或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病,又称“子冒”“痓病”。隋唐医家多宗其说,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云“妊娠而发者,闷冒不识人,须臾醒,醒复发……亦名子痫,亦名子冒也”。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亦载有相同论述。

后至宋代,诸医家多沿用前人经验,以子痫发病症状命名,如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云“论曰:夫妊娠……其候冒闷不识人,须臾自醒,良久复作,谓之风痉”。又曰“妊娠临月,因发风痓,忽闷愦不识人,吐逆眩倒,小醒复发,名为子痫。”其有“妊娠中风”“妊娠风痉”的记载。此外王怀隐等医家所著《太平圣惠方》称本病为“妊娠中风痉”,陈沂《陈素庵妇科补解》中称为“临产口噤目翻”,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中又称其为“胎痫”。明代医家对此病命名更为丰富,龚廷贤《内府秘传经验女科》曰“孕妇忽然冒闷,不识人事,角弓反张,须臾则苏,状若中风,名曰子痫,亦谓之风症,又名子冒”。因子痫发病状如“中风”,故称为“风症”。赵献可《邯郸遗稿》云“妊娠子痫,气有绝少,盖气调和则能安胎,万一有此,名曰子痫,又名子冒,俗名儿风。”赵氏称之为“儿风”。明代王化贞又将此病称为“子痫风”,其在《产鉴》曰“妊娠子痫,谓痰涎潮搐,目吊口噤也……名曰子痫风”。后至清代,诸医家在沿用前人对子痫命名的基础上,又有其发挥,萧埙《女科经纶》篇论述本病,并将其称之为“妊娠风痉”。阎纯玺《胎产心法》记载子痫“又名风痉,一名子冒,亦名类中风。”将本病归为“类中风”范畴。沈尧封《女科辑要》中有《妊娠似风》篇论述子痫[6],其曰“妊妇卒倒不语,或口眼歪斜,或手足螈,皆名中风;或腰背反张,时昏时醒。名为痉,又名子痫”。

2 病因病机

子痫产生可以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其病因病机多而复杂,总结历代医家所述,本病多由外邪侵袭、体虚受邪,痰浊生风,阴虚生风,血虚生风,肝阳化风所致,经整理概括,现分别论述。

2.1 外邪侵袭、体虚受邪

正如《黄帝内经》所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若孕妇素体虚弱,正气不足,更易感受外邪,侵袭经络,发为子痫。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有“体虚受风,而伤太阳之经,停滞经络,后复遇寒湿相搏”[7]。巢氏认为妊娠期间,孕妇禀赋不足,体质虚弱,则易外感风寒湿之邪,侵袭经络,发为子痫[8]。宋元时期,诸医家亦沿用前人经验,认为孕妇素体虚弱,又感受风寒,侵袭经络,发为子痫,如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曰“夫妊娠体虚,受风而伤太阳之经络,后复遇风寒相搏”。后至明代,王肯堂《胎产证治》曰“子痫,风也,风则平之,因受风寒”。王氏认为感受风寒,侵袭经络,发为本病。而汪机则强调感受风邪,湿热内攻,是其根本病机,其在《医学原理》中述“此因气血内荣胎元,表上卫气不足,风邪易于外袭,湿热易于内攻”。总结历代医家所述,不难看出孕妇体虚,易受外邪侵袭,经络阻滞,发为子痫。

2.2 痰浊生风

孕妇痰湿内盛,痰浊阻滞经络,或郁久化热,易生风而上蒙清窍,神志昏冒,发为子痫。清代(佚名)《济世神验良方》曰“子痫,谓孕妇痰涎潮,风也”。可见,痰涎壅盛是子痫发病的重要因素。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亦认为“或因痰滞经络”,可致本病[9]。林佩琴继承丰富前医经验,其在《类证治裁》中认为“妊娠受风,痰涌发搐,口噤身强,冒昧不醒,须臾自苏,此阴火鼓动其痰”。孕妇痰湿内蕴,热灼其痰,痰热久滞,上蒙清窍,遇风邪引动发为子痫。周学海于《脉义简摩》中指出此病“是湿痰壅入心包络之经也”,即痰浊生风,痰湿壅滞心包,蒙蔽清窍,神志昏冒,发为子痫。

2.3 阴虚生风

若孕妇素体阴虚,加之孕期阴血下聚养胎则阴虚更甚,以致阴虚热盛,灼其津液,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而化风,故而发为子痫[10]。清代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曰“阴虚失纳,孤阳逆上之谓”。又曰“或因阴亏不吸,肝阳风暴动”。沈氏认为孕妇阴亏,阴不制阳,则肝阳上亢,生风化火,风火相煽,发为子痫。

2.4 血虚生风

妇人以血养胎,若孕妇营血亏虚,筋脉失养,肝脏血弱,而木火煽动,遂发为子痫[11]。清代阎纯玺于《胎产心法》中认为子痫“乃是血虚而阴火上类,鼓动其痰”所致。唐宗海《血证论》曰“子痫者,血分之风也……乃孕妇血虚,风邪入肝之所致”。唐氏认为孕妇素体血虚,血不养肝,则引动肝风。柴得华《妇科冰鉴》云“子痫乃肝心二经血虚所致。盖血虚则主热,热盛则生风也”。柴氏认为心肝血虚,则生内热,以致热盛风动,发为子痫。袁于江则认为此病关键病机在于心脾两虚,心不足则虚热内生,脾不足则气血不足以化生,以致血虚生风,其在《生生宝录》曰“子痫之症有二,曰心脾不足。心不足者,虚中有热……脾不足者,血不养胎”。陈佳园于《妇科秘书》中指出子痫“状如中风,实非中风之证……多因血燥、血虚”。本病与中风的发作症状虽有相同之处,但子痫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及新产后,多因孕妇血燥、血虚,以致血虚生风,发为子痫。王清源《医方简义·卷五》曰“子痫者,妊妇血虚受风”。江涵暾《笔花医镜》曰“子痫者,血虚受风”。以及陈念祖《医医偶录》、程国彭《医学心悟》等医家,均以“血虚生风”立论,在此不做赘述。

2.5 肝阳化风

肝阳素亢,阳亢化风,则易发为子痫。清代陈修园《女科要旨》曰“子痫者,怀孕卒倒无知、目吊口噤、角弓反张,系肝风内动,火势乘风而迅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由于本病临床发作特点,陈氏认为孕母素体蕴热,阳热化风,遂致肝风内动,发为子痫。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子痫病因病机复杂多样,有时难以单一概括其发病机制,故有医家强调多重因素致病,如明代吴昆《医方考》曰“子痫者,怀子而痫仆也。此由血养其胎,阴虚火亢,痰气厥逆,故令痫仆”。吴氏认为孕妇阴血亏虚,阴不制阳,则阴虚火旺,灼其津液,炼液成痰,痰气互结发为子痫。后至清代,罗越峰《疑难急症简方》沿用前人观点,其曰“怀孕而晕仆者,由阴虚火动,痰气上逆,故令晕倒,作羊犬声,名子痫”。罗氏亦认为阴虚火旺,痰气互结,故发子痫。可见若孕妇素体阴血亏虚,加之孕期阴血下聚养胎则阴虚更甚,以致阴虚热盛,灼其津液,炼液成痰,痰气互结发为子痫。

3 治 疗

关于子痫的治疗,最早可见于东晋陈延之《小品方》所载“葛根汤”,历代医家亦有较详细论述,尤以治疗方药居多,总结起来,不外乎有祛风散邪、补虚止痉、理气化痰、平肝息风、滋阴养血、凉息肝风等方法,兹分述如下。

3.1 辨证论治

3.1.1 祛风散邪、补虚止痉 妊娠期间,孕母易虚,易受外邪侵袭,故治疗子痫时,祛风散邪止痉同时应顾护母体,补其不足。晋代陈延之《小品方》载有“葛根汤”,方中葛根、防风、独活、木防己、桂肉、茯苓、泽泻祛风除湿散寒以祛外邪,当归、川芎、人参、牡丹皮养血益气,贝母化痰,石膏清热,甘草调和诸药。本方于祛风除湿散寒同时补益气血以顾其本。此后,历代医家均沿用此方治疗子痫,如唐代《外台秘要》、宋代《妇人大全良方》、明代《女科证治准绳》均引用《小品方》“葛根汤”治疗本病。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载有“防风葛根汤”,其组成是在《小品方》“葛根汤”基础上加防风,增强祛风散邪的效果,其曰“治妊娠中风,腰背强直,时复反张”。此外,《妇人大全良方》亦载有“麻黄散”“治妊娠中风,角弓反张,口噤语涩”。组成:麻黄、防风、独活、羚羊角、桂心、升麻、酸枣仁、甘草、秦艽、川芎、当归、杏仁。方中仍以祛风散寒除湿之药为主,奏祛邪止痉之效,并佐以养血化痰之药,顾护母体。宋代《太平圣惠方》记载了诸多经验方药,用于治疗孕妇子痫,如羌活散方、防风散方、独活散方、天麻散方、乌犀丸方、羌活酒方、白术酒方等,其功效多以祛风止痉为主,方中多为羌活、独活、防风、天麻等疏风散邪之药,并辅佐以生地黄、当归等滋阴养血之药顾护母体。

后至清代,医家主张治疗子痫多以补虚为本,少佐祛风散邪之药。正如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所言“以安胎为主,勿过用风药”。蔡贻绩《医学指要》主张本病治疗“宜八物汤除地黄,加粉葛、防风”。其中八物汤去地黄之滋腻,余补益气血以扶其根本,加入葛根、防风佐以祛风止痉。又如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载有“加味八珍汤”,方中八珍汤益气养血以顾护母体,扶其根本,并少佐秦艽、防风、羌活以祛风散邪。

3.1.2 理气化痰 清代以前,理气化痰法并未独立使用,更多体现在治疗方剂中,如小品方“葛根汤”中佐以贝母化痰,济生方“羚羊角散”中佐以杏仁化痰。后至清代,始创理气化痰法治疗子痫。林佩琴《类证治裁》曰“宜清热化痰理气”。林氏认为子痫属痰浊阻滞,甚有痰热者,当理气化痰,佐以清热。周学海《脉义简摩·卷七》提出本病“宜桃仁、青皮、陈皮、香附、远志、菖蒲、白芍”治之,方中以理气化痰祛湿药为主。叶天士《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对此法加以完善,总结曰“轻则四物汤加黄连、黄芩以降火,半夏、陈皮以化痰,更加白术以燥湿强脾,名日清痰四物汤”,清痰四物汤功效为化痰祛湿,并佐以清热。因妊娠期间孕母体质虚弱,不耐药力,故需酌情使用剂量,王春亭《济生集》中总结此病“治法与痫症同,唯剂稍小耳……理气化痰,兼用黄芩、白术保胎,古方羚羊角散,药味偏于辛散,治者当因时制宜可以”。王氏指出应理气化痰,同时结合孕妇自身特点,治子痫与安胎并举。并认为羚羊角散中药物多辛散之品,不可盲目使用,更要辨证论治,因时制宜。

3.1.3 平肝息风,滋阴养血 宋代严用和《严氏济生方》中载有“羚羊角散”[12],其曰“治妊娠中风,头项强直,筋脉挛急,言语謇涩,痰涎不消,或发搐不省人事”。方中羚羊角、当归、川芎用量最重,重在养血息风,独活、防风祛风散邪,酸枣仁养血安神,茯神平肝宁心安神,五加皮、薏苡仁、杏仁化痰利湿,木香理气,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具有平肝息风、养血安神之效,为治疗子痫属阴血亏虚、肝风内动者之代表方,后世医家多遵此法,如宋代《仁斋直指方论》、明代《古今医统大全》、清代《灵验良方汇编》、清代《资生集》等诸多医集均载有本方,至今仍被广泛应用。清代陈笏庵《胎产秘书》指出“宜服加味羚羊角散,或加味地黄汤”。其中加味地黄汤由六味地黄丸加胆南星、黄连、吴茱萸而成,重在滋阴补肾以平息肝风。故本法重在滋阴养血,以制亢阳则肝风自息,补益肝肾,肝体得养则风火自平[13-14]。

3.1.4 凉息肝风 凉息肝风法为治疗热极生风的重要治法。民国何廉臣引用清代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中“羚角钩藤汤”治疗子痫,方中重用羚羊角和钩藤,羚羊角为泻肝息风要药,钩藤亦是息风潜阳要药,本方诸药相配,共奏凉肝息风、增液舒筋之功[15]。何氏曰“肝藏血而主筋,凡肝风上翔,症必头晕胀痛,耳鸣心悸,手足躁扰,甚则瘛疭,狂乱痉厥,与夫孕妇子痫,产后惊风,病皆危险”。故用羚角钩藤汤清热凉肝、息风止痉,治疗子痫属肝阳化风者,尤为当今医家所借鉴。运用凉息肝风法治疗本病,当中病即止,若属阴血亏虚而动风者,不宜使用,当参考“滋阴养血、平肝息风”法治疗。值得一提的是,历代医家对子痫的认识深受中风病的影响,故隋唐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上注重祛风散邪,补虚止痉。隋唐之后,多以“内风”立论,治疗以平肝、凉肝息风,滋阴养血为主。此外,因子痫病因病机有诸多方面的因素,十分复杂,故在其治疗上不可固守其法,如清代冯楚瞻《冯氏锦囊秘录》曰“若心肝风热,用钩藤汤;肝脾血虚,加味逍遥散;肝脾郁怒,加味归脾汤;气逆痰滞,紫苏饮;脾郁痰滞,二陈加竹沥、姜汁”。因此针对子痫的治疗,应结合实际,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3.2 其他疗法

3.2.1 妊娠食忌 明代孙志宏《简明医彀》曰“孕妇喜食桃、梅、李、杏、杨梅、酸醋之类。经曰:心出血,肝纳血,肝味酸,血养胎。肝虚而求外之酸味以补之耳,亦不宜过多,恐肝木盛,克制脾土也。亦有过食酸物聚痰而成子痫者”。孙氏认为孕妇怀孕期间当注意饮食,不可五味偏嗜,尤其不可过食酸味之品,否则聚湿生痰引发子痫。清代王春亭《济生集》引用《保元论》云“妇人怀孕……宜却除一切肥甘,以及煎炒炙煿油腻,辛辣、水果、生冷、兔、鸽异味及无鳞等鱼,能照避忌,无胎漏下血,子肿、子痫,子悬等异症,以及横生,逆产、胎伤腹中之患”。王氏则具体指出妇人怀孕期间注意事项,在饮食上倡导适寒热,戒油腻,忌辛辣、生冷之品,则无子痫之患。

3.2.2 妊娠调养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因此妇女怀孕期间应当注重妊娠调养,未病先防[16]。明代龚信《古今医鉴》载有“性宜静而不宜燥,体宜动而不宜逸,味宜凉而不宜热,食宜暖而不宜寒。毋久立,毋久坐,毋久行,毋久卧”。提出怀孕期间的妊娠调养原则,注重劳逸适宜,调节饮食,避免寒凉,值得借鉴。

综上所述,历代医家对子痫的认识繁多,辨证思路多种多样,遂整理如上,考竟源流,以飨同道。

猜你喜欢

理气血虚医家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石榴补血糖浆对血虚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燕赵医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血虚≠贫血
浅谈朱熹理气论
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血虚≠贫血
对朱子理气关系论的重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