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梦想行走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
——记山东省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于勇
2020-01-13邓文圣
记者 姜 波 特约通讯员 邓文圣
山东省邹城市是亚圣孟子的故里,素有“国家森林公园”“天然氧吧”之美誉的十八盘山就位于其东部山区。在十八盘山脚下,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革命老区、农村小镇——田黄镇。该镇中心小学有一位数学教师,他一直坚定信心,凝神静气,与蚊虫做伴,与孤独相守,以读书学习勤钻研、不求名利干工作作为左右手,带着梦想默默行走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他就是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济宁市第四届杏坛名师于勇。
学习与读书的“疯子”
于勇师范学校毕业以后,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偏远的家乡任教,这一干就是22 年。他一直认为,读书与学习是一名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好修行,“饭可一天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是他的口头禅。
他靠“韧”劲学习。不动笔墨不读书,他从学科课程标准、教育期刊,到学历提升、公需科目等文化知识的学习,无不用心至极,用蓝笔、黑笔、红笔等不同笔色配合标记,几年下来记了30 余万字的读书笔记,写了20 余万字的个人心得。无论工作多忙,时间多紧,他都从不放松要求、降低标准,他一直这样咬牙坚持着,在同事眼里他就是学习与读书“疯子”。
他靠“闯”劲实践。在于勇老师看来,读书学习决不能坐而论道,起而行之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才是正道。他对个人通过课堂观摩、查阅资料、自我领悟等不同途径所获得的基本理念、管理策略,都在第一时间予以大胆尝试,反复推敲,以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得多,想得透,用得深,驾轻就熟之感油然而生,于勇老师的教学也越来越有底气。
他靠“恒”劲总结。在琐碎繁杂的工作之余,于勇老师总是努力挤出时间撰写教学随笔、教研札记、科研论文,一闪而过的几十个字的内容也要记下来,并定期润笔整理、成文、投稿。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坚持教育写作,累计写下了200 余篇论文、随笔、设计,100 余篇发表在各级各类期刊上。
二十多年来,于勇老师放弃绝大部分休息时间,读书、学习、思考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一盏灯、一杯水、一支笔、一本书成了他最好的伴侣。他从中不仅读出了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与乐趣,读出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人生追求,更读出了爱和奉献是教育事业的真谛……
小课题研究的“土专家”
于勇老师开始接触课题研究工作是在2005 年。当时,他不知道课题研究从何入手,不明确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更不用说课题研究各种报告的撰写了。问学校领导,他们只是无奈地摇摇头,“再问问别人吧!”问好友同学,有的是不屑一顾,“什么都不懂,还做课题研究!”尽管同事不信任,课题组成员不积极,但不服输的他还是选择了坚持,带着个人整理的十几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数次去邹城市教体局教科室请教。他针对课题研究的过程安排、材料目录、内容项目等一个一个予以攻破,材料撰写、反复修改、推倒重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参与的首项县级课题“自主学习法的实验与研究”终于在2007 年12 月顺利结题。这份尝试、坚持、执着与成功,促使他走上教科研工作之路,并逐步成了该镇小学教育科研的“土专家”与“当家人”。
于勇老师先后通过多种途径,摸清了全镇教育科研工作的家底与现状,明确了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的基本诉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从“个人独立式发展”走向“团队协作式成长”的教育科研目标。一是“小课题研究”机制。他基于学校承担的省市级规划课题的研究需要,将课题研究内容和问题进一步细化、分解成校级子课题,下放至学校各教研组,在各教研组长负责与带领下完成。二是教科研考核评价机制。他要求教师每学期撰写一定数量的教育叙事、科研论文,对各校校委会成员的考核与测评也有教科研工作实效的硬性规定。教师评先评优,教科研成果更是必要条件。三是教科研工作奖惩机制。对在各级正规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作者给予稿费等额的现金奖励,对各级按时结题且产生一定影响的课题组成员予以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奖励,而对于课题无故延期或不能结题的教师个人,三年内不再安排同级别的课题研究项目。四是构建科研与教研双赢机制。课题在选题立项时,他建议多考虑教学工作的实际和需要,让课题研究真正转化为学校管理文化的构成与教育生产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辐射与引领下,全镇各小学也先后搞起了小课题研究,为学校教师解决近50 项亟须解决的问题。在2013 年山东省教科所组织的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中,该镇申报的13 项成果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9 人。
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当下的现实是,上级强调“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可分配到所谓重要学科的课时就那么几节。怎么办?于勇老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构建一站式简洁高效课堂的大胆想法,并以课堂“微监测”为切入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践行与探索。
一是他极力倡导为传统的课堂瘦身减肥。他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和教学工作需要,提出课堂教学“5+15+5+15”的时间分配基本模式,即新课导入环节限制在5 分钟内,探索新知突出一两个知识点或训练点,时间控制在15 分钟以内,然后进行5 分钟的课堂练习,最后将重点放在15 分钟的随堂“微监测”上,要求学生“微监测”试卷当堂完成,教师当堂完成试卷批阅与对学生的帮扶指导。以“微监测”为动力源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起了知识清、练习清、监测清的“三清”高效课堂。
二是他积极提倡对教学内容的再度开发。他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量大,教学时间紧,直接致使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时常留有夹生饭。为此,他立足于对教材的再度开发和利用,勇于打破教学用书对教材内容的课时划分,通过内容整合、合理添删等手段再次划分课时,真正从教教材的窠臼中解放出来,使每课时的教学内容、数学知识点相对集中、单一,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这一两个知识点上,真正打造小步伐、快节奏、高效益的数学课堂。
三是他开创数学活页作业的创新使用。他针对传统作业诊断功能较弱、难以看见学生思维、无法跟进辅导等不足,率先在全镇推广铺开基于学生素养提升的活页作业,引入方案设计、思辨、日记、数学作文等多种题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他将作业内容、思路梳理、解答步骤、跟踪练习及教师辅导(针对学困生)等基本项目巧妙布局,设计出活页作业版面,融练习巩固、知识梳理、教师辅导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逐步将数学作业打造成一种学习与实践文化,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得以提升,数学学习精神等多种情怀得以培育。
学生眼中的“知心人”
于勇老师深知农村家庭的艰辛与不易,深知求学对老区孩子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他对学生严慈相济,积极研究创设了“语言铺垫+和风细雨批评+行为改正期望”夹心式的批评方式。
工作中,他以“一个孩子也不能掉队”作为硬目标和事业追求,全心全力帮扶、转化学困生和各类特殊学生,大胆创建、合理利用“3+1”学习小组模式,为每一个成绩待提高的学生配备“小先生”,积极引导优秀学生利用课间、小自习等学习时间帮助学困生,累计给予50 余名学困生持续、平等、接得住的学习指导,效果异常突出。他对任何一个学困生都视如己出,赏识、尊重他们的“与众不同”,引导其摆脱自卑,通过身边的榜样侧面供给他们持续励志、坚强奋发的力量,同时利用教育的“慢艺术”对之不断熏陶、培养与塑造,让他们能同其他学生一样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奔跑。
他深知合理的沟通交流方式构建,是班级、学生管理不可缺失且必须深入研究、尽快解决的问题。为此,他经过大量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共情式、幕后式、迂回式、替代式、先跟后带式等五种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将教育与体验真正植入了学生的心田,很多同学都向他诉说自己的心声,以求获得倾听、宽容、理解、温暖。
多年来,于勇老师与心理存有问题、学习暂时落后、行为习惯较差等各类学生沟通交流1500 余人次,他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知心人,这也许就是爱与尊重的力量所带来的奇迹吧!
教师成长的“领头羊”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于勇老师始终把引领带动更多教师快速走上专业发展提升之路,打造他们干教育、提质量的硬身板看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总是不知疲倦、毫无保留地做着教师专业成长的“领头羊”。
借力专业平台,在研修中引领。多年来,他一直积极借助教师远程研修、新任教师培训、于勇名师工作室等平台,对小组、工作坊及名师工作室成员进行细致耐心地帮扶与动态跟进指导,经他指导过教师的教材分析、课堂驾驭、课例设计、信息整理等基本能力均获得较大幅度提高。
执教示范课,在课堂中引领。于勇老师在每学期开学初,总是面向学校教师公开自己的课表安排,并承诺自己的课堂每日面向全体教师开放。所有教师可以随时走进他的课堂,去领略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教学场景。另外,在全校听评课统一活动中,他上公开示范课数十次,深入课堂指导教师数百人次,在本校、本镇教师队伍建设并形成合理教师梯队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助推50 余名教师成为镇、市级骨干。
开设专题讲座,在理论中引领。他以报告的形式在镇内分享《炼就五种能力,促进自我提高》《一站式高效课堂的构建》《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等经验总结数十次,倾个人所能给予教师最新最全面的资源,让其专业理论、素养提升有所震动。另外,他还通过电话联系、课堂指导、修改设计等多种形式,为周边乡镇几十名教师提供了优质帮助,使他们在评优课、能手课中获得优异成绩。
二十余年如一日,于勇老师坚忍不拔地奋击着。当记者问及他今后打算时,他没有讲出什么豪言壮语,只是表示将继续深入打造自己的教育思想及理念,扎根邹城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