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程构建探索

2020-01-13罗晓琴于丰源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形式

罗晓琴,于丰源

1 前言

小学室内体育课是指由于天气、场地等原因导致体育课无法在室外进行,转移到教室内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学校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途径[1]。然而作为纲领性文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针对体育室内课的教学目标较为模糊,没有一个目标和长期计划,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1]。导致实际体育教学中,体育室内课教学的质量并不理想[2-3]。因此,国内对小学生室内体育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必须得到重视,从而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科学可行的课程支持,让室内体育课走向系统化、标准化、科学化。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以广东、四川、黑龙江、贵州等14个地区随机抽取的小学体育教师共计110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教师66名,女教师44名;20-30岁的青年体育教师占64.55%,31-40岁的中年体育教师占30%,41-50岁的老教师占5.45%。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以“小学”、“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找相关文献并进行梳理,了解小学室内体育课程的研究现状,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之后,选取相应指标,针对小学室内体育课程的突出问题、焦点问题编制《小学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程构建探索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的方式利用微信平台在小学体育教师之间进行转发、填写,效率高、对象精准。对小学体育教师对室内体育课程的情感态度、上课的内容和形式、建议等进行信息收集和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教师对室内体育课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

问卷结果显示:学校有明确要求体育教师室内课教授体育相关的课程内容的人数为60.91%;体育教师所在地区的继续教育课程中有开设体育室内课内容的人数为57.27%;体育教师认为室内体育课非常重要的人数为42.73%,比较重要为37.27%,一般重要为15.45%,不重要为4.55%。可见体育室内课作为体育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学校和体育教师的重视(见表1)。

3.2 开展室内体育课的意义

室内体育课是室外体育课的有效补充,也是难得的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目前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也对室内体育课的意义进行了探讨。通过文献的整理梳理,归纳出室内体育课意义为:(1)学习必要的体育理论知识;(2)进行适宜的身体锻炼;(3)室外体育课的补充和完善;(4)进行思想和体育精神教育;(5)增进情感交流。调查结果显示,以上5点意义体育教师的认同度分别为:96.36%、40%、77.27%、81.82%、70.91%(见表2)。值得关注的是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的认同度高于进行适宜的身体锻炼。

表2 室内体育课的意义认同情况

3.3 开展室内体育课的影响因素

通过文献阅读和梳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开展室内课的影响因素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室场地有限;(2)怕影响其他班级上课;(3)没有统一的教材;(4)学生兴趣不高;(5)缺乏讲台教学经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教师认为教室场地有限的占79.09%;怕影响其他班级上课的占59.09%;没有教材的占52.73%;学生兴趣不高的占36.36%;缺乏讲台教学经验的占31.82%(见表3)。

表3 开展室内体育课的影响因素

由此可见,场地有限是体育教师上室内课最重要的难题,场地限制了学生的活动范围,同时室内的桌椅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场地限制问题将是未来室内课程设计的重点;而影响其他班级的问题,则对体育教师对班级纪律的掌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亟需一套系统的课程计划,配套的室内课教案,让体育教师参考,同时积极鼓励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理论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培养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3.4 室内体育课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3.4.1 室内体育课的具体内容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体育课的课程目标为:增强体能、培养兴趣与爱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4]。通过查找文献和自身经验体会,总结出室内体育课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1)体育理论知识型教学;(2)体育身体活动型教学;(3)体育无关的各类游戏及活动;

3.4.2 室内体育课的具体形式

何梦梦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室内课的上课内容有讲解体育健康与知识、看视频做室内操、徒手进行身体素质训练、讲解安全知识、整顿纪律、学生自己上自习、上其他的文化课[5]。通过走访调查和整理文献,将室内体育课的具体形式总结归纳为以下14种具体形式:(1)电影或动画片(体育无关);(2)电影或动画片(体育相关);(3)讲解运动项目理论(规则、技战术、历史故事);(4)讲解体育健康与知识(运动损伤与预防、康复与急救);(5)讲解安全知识(火灾、水灾、交通安全等);(6)整顿纪律和讲评总结;(7)玩室内游戏;(8)徒手或有器械进行身体素质训练;(9)开展体育知识竞赛;(10)上自习;(11)上其他文化课;(12)棋艺室内课;(13)韵律舞蹈或室内操;(14)室内测验课(体育知识内容考试)。并对此进行了调查(见表4)。

表4 体育教师室内课的具体形式

3.4.2.1 大部分体育教师室内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与体育相关

值得关注的是“电影或动画片(体育无关)”、“上自习”、“上其他文化课”这三类与体育无关的教学形式“从不”的比例分别占44.55%、31.82%、47.27%,“偶尔”的比例分别占46.36%、48.18%、47.27%。这说明大部分体育教师室内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都与体育相关。

3.4.2.2 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室内体育课应理论为主身体锻炼为辅

同时,与理论知识学习相关的形式:“讲解运动项目理论”、“讲解体育健康与知识”、“讲解安全知识”、“整顿纪律”,“经常”的比例分别占46.36%、49.09%、38.18%、50%。而与身体素质练习和身体活动相关的教学形式:“徒手或有器械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完室内游戏”、“韵律舞蹈或室内操”,“经常”的比例分别占27.27%、30.91%、23.64%。

为了检验问卷的有效性,问卷中有一题为室内课理论知识和身体练习两个内容的比重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理论课为主,身体练习为辅”的比例占42.73%,认为“身体练习为主,理论课为辅,”的比例占21.82%;其次,在表2“室内体育课的意义认同情况”中,“学习必要的体育理论知识”与“进行适宜的身体锻炼”的认同比例分别为96.36%和40%。由此可见,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室内应该以理论知识课内容为主,与上述结论一致。

3.5 体育教师对室内体育课的课程体系需求较大

课程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求,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取向,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组织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方案,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具体内容和实施的方法[6]。本次体育教师准备室内课的内容来源调查中,72.73%的体育教师有过自主创新教学内容;而认为室内体育课教材的重要性为按重要程度的分别为76.36%、20.91%、1.82%、0.91%。(见图1)

其实,体育室内课的内容很丰富:理论知识包括体育历史知识、技术动作的原理、裁判竞赛知识、运动损伤与预防、卫生保健、安全常识等;身体练习可以设计柔韧、力量、平衡练习等。

因此编写关于体育室内课的教学内容,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依据,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图1 室内体育课教材的重要性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体育教师普遍对体育室内课重视,其中大部分体育教师室内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与体育相关,部分体育教师在室内课中教学内容和形式存在与体育无关的内容。

4.1.2 多数体育教师认同室内体育课理论知识学习的意义大于身体锻炼,室内体育课应理论为主身体锻炼为辅。

4.1.3 较多教师认为场地有限是体育教师上室内课的因素。

4.1.4 体育教师对于室内体育课的课程需求较大。

4.2 建议

4.2.1 课程计划以理论知识为主,身体练习为辅。课程的设计应从实际出发,我国小学教育是大班制教学,教室空间狭小,以理论知识为主,身体练习为辅更合理。

4.2.2 课程的设计与当代信息技术结合。目前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多媒体、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会辐射到各个领域,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应该跟进这个大趋势。

4.2.3 增加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教师应该有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室内课的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形式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体育课上的“意外”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