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出版新论
2020-01-12苏萌
苏萌
摘 要:自2003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实施主题出版工程以来,主题出版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宣传和解读国家的大政方针方面,还是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近年来主题出版更是大放异彩,出版规模和内容质量显著提升,已成为出版单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有力抓手,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本文分析了主题出版的导向作用和能效,探究了主题出版的方向和方式,为新时代出版工作者做好主题出版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新时代 主题出版 精品出版 选题策划
2003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实施主题出版工程,经过17年的发展,主题出版已成为新时代图书出版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主题出版已不仅仅是围绕党和国家重点工作、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节庆日等进行的出版活动,还涵盖了政治生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是针对特定主题进行的选题策划、编辑出版、市场营销等一系列出版活动,旨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一、主题出版的导向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示了新时代党的使命,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为出版工作者做好主题出版工作指明了方向。
1.记录历史真实,传承人类文明
古人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记录历史风云、汇集文化血脉、传承人类文明是每一位出版人都肩负的使命任务,而主题出版是记录历史、宣传真理、资政育人的重要表现形式,做好主题出版工作,不仅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也具有存史的学术价值,让读者于文字间把握历史脉搏。如2003—2006年主题出版的初始期,围绕“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推出的主题出版物;2007—2012年主题出版的成长期,围绕十七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推出的主题出版物;2013年至今主题出版的发展期,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十九大、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推出的精品力作。不论哪个时期的出版物,都从不同层面宣传了党和国家的声音与主张,记录了每段历史进程中的伟大变革和辉煌成就,唱响了主旋律,主题出版的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彰显。
2.突出时代主题,彰显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建设文化强国的基础是打造出版强国,文化自信是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的关键。建设出版强国,抓好主题出版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主题出版无论在出版规模还是内容质量上都显著提升,根据《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主题出版工作的通知》,各地区各部门各出版单位精心组织上报的主题出版选题达1857种,最终确定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90种,内容包含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度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一带一路”建设等。人民邮电出版社也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策划了“科技改变中国”丛书、“70年70人‘话通信”增刊选题,用扎实准确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表述,传递科技的力量,讲述新中国的科技故事。这些优秀出版物紧扣了治国理政的时代主题,承担了记录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可以看出,主题出版是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着力点,在巩固文化自信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确保政治导向,体现社会价值
政治性是主题出版的本质属性,尤其是重大主题出版,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从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到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无不是重大主题的集中体现。主题出版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大势和大事,利用出版物大力宣传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筑起意识形态领域的出版阵地,强化了导向效应。
二、主题出版的能效
主题出版在传播正能量、巩固意识形态、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不是图解政策文件,而是坚持专业化与大众化
主题出版不是简单地图解政策、整理历史史实、汇编评论文章,而是建立在专业细分、深耕细作基础上的挖掘和延伸。在更加特色化、专业化的同时,重视大众化、通俗化表达,通过“小故事”讲好“大道理”,把重大主题变成人民需要的、社会欢迎的出版主流,最大程度凝聚人心。如人民邮电出版社的《空间多维协同传输理论与关键技术》《5G无线系统设计与国际标准》《AI赋能 驱动产业变革的人工智能应用》,都是紧紧围绕宣传阐释中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依托专业平台优势推出的精品图书,使我国先进的学术成果获得更广泛的关注,促进了我国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2.不能只为申报入选,而应以双效为目标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出版机构肩负着文化创新的责任,是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应该将社会效益作为第一导向,兼顾经济效益的平衡,以良好的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从而真正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真正实现主题出版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不能只为获得国家经费支持而申报主题出版工作,而应该不管申报成不成功,都要出版,如人民邮電出版社策划的《红色通信口述史》选题,以当年经历过革命时期、为革命事业做过贡献的当事人及其子女、工作人员等为采访对象,反映他们在艰苦环境下,为保证党的通信工作准确通畅所做的不为人知的贡献。虽然选题不一定能申报成功,但在部门内仍然将其作为了重点选题。
三、做好主题出版应把握的几个点
双效统一的主题出版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内容。
1.学好政策文件 把准出版主题
主题出版不同于一般的人文、社科出版,内容要围绕国家重大活动主题,重点关注党和国家的核心思想和重大工作,从全局视野出发,有效谋篇布局。很多出版主题是可以预见的,正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题出版的主要内容是深入宣传、准确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庆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要围绕这些主题提前谋划、深度挖掘、科学统筹、组织实施,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2.提前做好预判 统筹规划流程
做好主题出版重要的是预见性和计划性,在时间节点内准时出版。预见性是要求出版人把握好出版时机,要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判断社会发展方向,将党和国家的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提前梳理出来,提早动手,策划选题,约请作者。尤其是一些题材和规模宏大的主题,因为整体把控难度大,写作周期长,需要更早策划和细致准备,整合精干力量,严格质量把控。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辛亥革命110周年,2022年是建军95周年、邓小平南方谈话30周年,这些主题都需要出版单位提前策划。需要强调的是,主题出版的环节是一环套一环,缺一不可,包括选题的策划、作者的选择、书稿的审读、图书的包装、产品的营销等,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前功尽弃,必须提前做好预判、统筹规划流程,只有这样才能以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灵活的形式推出精品力作。
3.特色领域切入 凸显专业优势
主题出版物不仅要求主题适应时代,还需要视角独特、作者权威、内容专业。做好主题出版,优质的内容是根本。而优质的内容,一定是来自专业化的创作团队和专业化的编辑团队。这就要求专业出版单位打破惯性思维,拓宽视野,找准定位,坚持专业化、特色化、精品化的发展方向,依托专业出版的特色和优势,紧跟社会关注的热点,深挖主题出版资源,打造有特色、受欢迎的专业出版精品。人民邮电出版社立足信息技术、科技、通信等专业领域,充分发挥中长期选题规划的引领作用和专家顾问团队的指导作用,强化重点产品和优质资源建设,出版了一批思想精深、制作精良、广受读者喜爱的精品力作,如荣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的《人工智能简史》,入选中宣部2019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的“科技改变中国”丛书,入选中宣部2019年“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的“从稚气小孩到科学巨人”(10册),获得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中国集邮史(1878—2018)》《戏曲经典剧目舞台规制纵览(第一期)》,入选2019“中国好书”的《奇妙量子世界》等,这些优秀出版物都是源于邮电出版人对内容品质的精耕细作、对专业领域的钻研探索、对专业能力的孜孜以求。
4.多媒体开发 全媒体融合
主题出版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因此,主题出版物不仅要在题材形式上推陈出新,在传播方式上也要与时俱进。随着APP、微信、微博、抖音等传播工具的推陈出新,新兴的数字出版模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出版框架;当下直播、短视频的火爆,帮助出版机构拓展出了新的品牌宣传、产品营销渠道,通过镜头和屏幕拉近了编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将更多好书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加速了出版的内容、载体、服务的升级,开创了多媒体并进、全媒体融合的新局面。于是不少出版机构纷纷试水,积极拥抱新媒体。如人民邮电出版社策划的“70年70人‘话通信”增刊深度选题,采访70位通信行业决策者、专家、企业业务骨干和基层员工,内容通过文字、图片、音像立体呈现,然后在杂志、官网、新媒体平台上密集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项目是工信部唯一入选中宣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期刊主题宣传引导资助项目的选题,不仅得到了工信部领导的赞扬,而且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称赞。同时,出版社还积极尝试新方法开展业务,原本做内容资源开发的青年编辑纷纷化身“主播达人”,转战“人邮淘宝直播间”,推荐相关图书,截至目前已累计直播近40次,内容互动超过90万次,有效带动了销售增长。这些新媒体的呈现为主题出版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主题出版传播正能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出版行业在迎来新的挑战的同时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各出版机构都应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不断砥砺奋进,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提升精品出版能力,加快融合发展步伐,以精品力作回应时代之需,推出更多傳承文明、传播知识、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优秀出版物,为记录新时代、建设新时代书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2]李建红.2013-2017年主题出版的选题特点、矛盾及对策[J].出版科学,2018(1).
[3]朱寒冬.突出新时代 深耕大题材 推动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J].出版参考,2019(6).
[4]贺耀敏.文化自信是建设出版强国之“魂”[J].中国编辑,2019(9).
[5]万安伦,黄婧雯.论主题出版的特质与价值[J].编辑之友,2019(10).
[6]陈红梅.近五年我国主题出版选题策划特点分析[J].出版广角,2020(1).
[7]姜军.主题出版的特征与策划刍议[J].出版广角,2020(2).
[8]杨国祥.新时代主题出版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浅析[J].出版广角,2020(2).
(作者单位系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