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2020-01-12颜圻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背景思路措施

颜圻

【摘要】新高考下,高〖HJ2.3mm〗中生涯规划的教学方式和思路有了新的变化,该门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高中学生完成学业并引导高中学生正确定位,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对自我价值有所评估,促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进而推动高中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探究了课程开设的背景以及相关的设计思路,并提出了优化课程效率的措施,以便增强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涯规划  思路  措施  背景

高中生涯规划是引导高中学生对自我价值以及自身的实力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对于高中生而言,虽然思想认知逐渐成熟,对事物的判断和鉴别能力也逐渐完善。但是总体而言,高中生的社会阅历还比较少,对未来的发展还比较迷茫,自身的定位也不明确,因此在高中阶段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宜的教学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进而增强教学效率。

一、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开设的背景

在传统的高考制度下,将学生的总成绩作为划分学生层次的唯一方式。很多高中生对未来的定位不清晰,缺少生涯规划的意识,将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应试学习中,因此,在选择专业或者学校时出现了盲目性,对高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许多的困扰。有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超过40%的学生因选择的专业而后悔,超过60%的学生会在毕业后,跨专业就业。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高中阶段学校对学生开设的生涯规划课程比较少,没有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实际能力等做出全面的分析,使得盲目填报志愿。

二、新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课程设计思路

(一)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设计课程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正处于青春期,在心理上以及生理上都经历着极大的变化,自我意识以及思维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成熟,更希望能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也渴望得到教师以及学生的认可和赞扬。首先,从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来讲,其正处在思考人生并展示个性的阶段,虽然部分学生对未来的发展又大致的方向和目标,但是其也比较粗放,不够精准。其次,从高中学生的价值观来看,大多数高中生对人生的思考还不够全面,虽然其思维比较活跃,但是行为也更容易冲动,价值观还不成熟,缺少稳定性。因此,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进行课程设计,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其自觉地参与到生涯规划中,引导其自我定位、自我认知并自我发展。

(二)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

高中生涯规划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有清晰的生涯定位和规划,因此课程的目标也分为自我发展、生涯探索以及生涯管理的目标这三部分,让学生对生涯有自我的判断和感悟,并能够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地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这样课程教学的效率才会更高。同时,从课程的内容设计来看,第一章主要是对课程整体的概述,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生涯规划是什么、其目标和意义以及最后要得到的结果等。第二章的内容是引导高中学生自我认知和探索生涯规划,借助生涯测试、评估以及自我分析等方式,全面的了解自身,包括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以及能力等。第三章主要是为学生介绍如何选择方向,如专业、学校等,进而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和每个专业的特色与就业。第四章是为学生拓展生涯能力,包括对时间的管理、人际关系、情绪控制以及压力释放等方面的内容。最后一章主要是生涯决策,让学生初步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三、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实现途径

(一)体验式教学

生涯规划和其他的文化课程之间存在极大的区别,其更加凸显实际性和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为学生讲解书面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教师将生活情境代入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从实际的案例或者情境中體验生涯规划的内涵,进而为学生展示出一种更加真实的学习场景,这样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涯规划学习的兴趣。首先,在课堂讲授环节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讲解常识性的内容,如普通招生、自主招生、选考、出国留学、志愿填报、大学介绍以及专业介绍等方面,并在讲解中导入相关的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和感知。其次,教师还应该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场景,让学生从情境中感悟生涯规划,如设置“兴趣岛”测评、“头脑风暴”“生涯幻游”“性格测试”“理想漫游”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关的测试与活动中,进而帮助学生全面的了解自己;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职场演绎,如“在三年之后你正在大学的校园里,请你想象大学校园里的景物、人文等,你最希望自己在哪所城市上大学”等场景。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让其进行演讲讨论,亦生涯规划的认识,职业选择,未来的发展等为讨论的主题,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生涯规划的认识,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二)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生涯规划课程与其他的文化课有极大的不同,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层面,还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活动,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并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和个性,启迪学生的智慧,进而帮助学生能够对自我有系统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开展实践活动时,首先,教师应该借助学校社团、学生会等平台,以整个校园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如勤工俭学、创新大赛等,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中,如报刊小记者、广播播音员;图书管理员;实验室管理以及报刊编辑等。其次,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校友会,邀请已经毕业的知名校友为学生开展讲座,如企业家、科学家、管理学家以及经济学家等,通过与已经毕业的校友接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职业资讯和行业前景等,为以后的专业的选择奠定基础。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如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以调查、参观的方式了解职业环境以及岗位职责等。最后,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在参观后分享和交流心得体会,或者对职业的感悟与认识等内容,这样生涯规划的教学方式就会多样化和具体化,避免教师在课堂上为主导的形式,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并展示个性,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发挥班主任的指导性作用

目前,生涯规划教学主要是由政治教师或者心理教师来担任,班主任介入的比较少,其实在生涯规划教学中,班主任应该积极发挥指导性的作用,并寻求各任课教师的配合,形成统一联动的良性循环模式。首先,班主任应该加强生涯技术培训,并成为学生的导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并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生涯规划是一门长期性和系统性的教学课程,不能仅凭几节课时就完成对学生的规划,其应该贯穿于整个高中学习阶段,将学生的成长和班主任的指导相结合,清楚的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指导方案,这样生涯规划教学的效率才会最大化。其次,班主任还应该积极与各科教师以及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通过相互的协作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此外,在新高考下,班主任也应该及时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不断学习,掌握生涯规划指导的技能,将学生的生涯规划和日常的教学活动相结合,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对生涯规划有全面的定位和分析。

四、结语

在新高考下,生涯规划教学成为帮助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定位、自我发展的重要课程,其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选择适合的专业和学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首先,高中学校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生涯规划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位学生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方案。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情境,采用体验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到分享和体验环节中。此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亲身感受生涯规划的内涵。

参考文献:

[1]薛春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07) :148.

[2]孟换房.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9,(11) :41.

[3]程琪.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学生手册式校本课程开发[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0) :22.

[4]万红星.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设计研究[J].科学咨询,2019,(09) :85.

猜你喜欢

背景思路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跟踪导练(一)5
我的思路我做主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