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大宋最牛老爸
2020-01-12最爱君
最爱君
1
苏序是宋朝人,世居四川眉山。他有个儿子叫苏洵,生于1009年。苏洵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苏轼,一个叫苏辙。
苏洵很“摇滚”,经常一人打起背包,乘船或骑马,四处游玩,结交朋友。最后一次出远门,37岁的苏洵撂下9岁的苏轼、7岁的苏辙,一个人逍遥去了。
他先乘船出川,骑马去了开封。然后一路向南,去了江西。在九江,他结识了一位名叫雷简夫的人。3年后,他接到一封家书,被告知父亲苏序病逝,这才仓促归家。在当时,所有人都把苏洵当成了浪荡子。只有父亲苏序,在别人用怪异的眼光看待自己儿子的时候,始终笑而不语。
苏洵有个二哥,叫苏涣。
当地人都认为苏涣比苏洵有出息多了。苏涣24岁考中进士时,苏洵16岁,想追随哥哥的步伐,奋斗了两年后去参加科举,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父亲苏序的死,改变了苏洵的人生。从1047年到1056年, 他有十年未出四川。后来的人说,这是苏洵闭门求索的十年。
2
那些年走过的路,遇见的人,都成了苏洵自我提升的参照物。他厌倦了为科举而读书作文,把自己早年写的数百篇科举时文,一把火烧掉。然后,“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
他只读《论语》《孟子》,韩愈以及其他贤人之文。经过多年苦读后,用苏洵自己的话说,胸中积攒的话越来越多,一提笔,化成文字自动流淌出来,每一篇都是“有为而作”、经世致用之文,不再是以前那种空洞无用的应试文章。
他练就了一项本领,能够预见科举的潮流。
他的两个儿子,经过他的训练后,将代替他投身考场。苏洵自己给两个儿子编了数千卷书,当作教材,并对儿子们说:“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就是说,他也不照科举大纲来教儿子们,而是以孟子、韩愈、欧阳修的文章为范文,让他们学写古文。多年后,苏轼兄弟参加科举。那一年,科举风向变了,由重诗赋改为重策论,而主考官正是欧阳修。
苏洵不仅预见了科举风气的转变,还押中了主考官。苏洵自己不屑于考科举了,却成了那个年代的科举押题大师。
3
不仅如此,苏洵还是两个儿子正式出道前的经纪人。他很早就认定两个儿子必成大器。
在著名的《名二子说》一文中,苏洵这样解释给两个儿子起名“轼”和“辙”的原因:
車如果去掉轼,那就不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轼儿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天下的车都是顺着车辙走的,但说到车的功劳,没有人会想到车辙。这样也好,就算车毁马亡,人们也不会责难到车辙上。车辙是能够在祸福之间优游自处的。辙儿啊,我知道你是能让我放心的。
在两个儿子成人之后,苏洵决心将他们送出四川。这时候,他之前在全国游荡认识的朋友,纷纷变成了苏氏家族的贵人。苏洵的好友雷简夫帮苏洵写了几封推荐信,分别推荐给当朝名臣张方平、欧阳修和韩琦。张方平虽然与欧阳修有矛盾,但还是不计嫌隙,替苏洵父子写了一封给欧阳修的推荐信。
当时人都知道,欧阳修是文坛最知名的星探,只有他才能够成全苏洵父子的文名,让“三苏”走红。就这样,苏洵父子带着雷简夫、张方平等贵人的推荐信,进京了。
到了开封,苏轼、苏辙兄弟积极准备来年春天的科举考试,苏洵则与京师的名公巨卿频繁接触。作为父亲兼经纪人,苏洵的任务是把两个儿子“推销”出去。当然,前提是他得先把自己“推销”出去,这样才有说服力。
他拿着雷简夫、张方平的推荐信,精选了自己最得意的20篇代表作,去求见欧阳修。星探欧阳修听说有这么个自带巨星潜质的人,赶紧取来文章一读。一读,果然很受用,当即就把苏洵捧为“当代荀子”。欧阳修把苏洵父子推荐给了当朝重臣韩琦、富弼、文彦博等人。短短时间内,苏洵以一介布衣的身份,频频成为京城达官显宦的座上宾。
而苏洵的文章也一夜成为爆款,引领了京城的写作风尚,“名动天下,士争传诵其文,时文为之一变,称为老苏”。
4
苏洵红了,他的两个儿子马上也红了。在1057年春天的科举中,苏轼和苏辙双双中第,脱颖而出。
苏轼兄弟的上榜,源于欧阳修对科举文风的改革,此前被推崇的虚浮华丽文风不吃香了,质朴平易、言之有物的文风开始占据有利地位。而苏洵早年教导儿子们作文,已经预见到了这一点。
苏轼兄弟的文章确实好,这是大前提,但还不够,关键还得有人加持。所以还是欧阳修出马了。放榜后,欧阳修对苏轼兄弟一顿猛夸,说后浪凶猛,老夫当避此人(苏轼),放出一头地。
除了欧阳修,韩琦、司马光等人也是苏洵父子的贵人。1061年,苏轼和苏辙同时获得推荐,参加由宋仁宗亲自主持的制科考试。临近考试时间,苏辙突然生病了。
宰相韩琦听闻消息,专门向宋仁宗申请考试延期举行。他的理由是,今年的制科考试,苏轼和苏辙两人最有声望,现在听说苏辙病了,如果兄弟俩有一人不能参加考试,将难孚众望。宋仁宗同意了。朝廷于是宣布当年的制科考试延期20天举行。
这次考试,一共只录取三人。考官司马光对二苏的策文十分欣赏,将苏轼、苏辙列为最高等——三等予以录取。而苏辙的策文写得很犀利,直言宋仁宗为政苟且,引起考官们的争议。司马光据理力争,说苏辙“于同科三人中,独有爱君忧国之心,不可不收”。最终,宋仁宗爱惜羽毛,于是降一等,以第四等录用了苏辙,对他进行升官。
退朝回宫,宋仁宗掩不住内心的喜悦,颇为得意地对曹皇后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5
两个儿子已经出人头地,而苏洵自己也成为北宋最为传奇的布衣文人之一,历史再也抹不去他们的名字。
但苏洵却有了新的烦恼。当自己名满天下,可与名公巨卿平起平坐之后,他早已消失的斗志又被点燃了。虽然多年无意仕途,但他骨子里是想做帝王师、给时代把脉开方子的。欧阳修等人也希望朝廷能将苏洵引进体制内,授予相应的官职。这给了苏洵很大的期待。然而,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朝廷的委任状。
一直等了两年多,朝廷才下诏,让苏洵去参加考试。考试通过了,就能直接授官。苏洵很有个性。他认为朝廷要他参加考试是不相信他平时作的文章,便称病拒绝赴试。与此同时,他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近7000字的《上皇帝书》,就天下之事提出了他的十项改革主张,但宋仁宗对他的改革方案均无回应。
事实上,苏洵虽然常年偏居西南一隅,但他精通历史,一眼就能洞穿宋仁宗盛世背后的危机。在他最著名的政论文章《六国论》中,他提笔写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整个北宋,读过这篇《六国论》的人,都能一眼看清苏洵是在借古伤今,讽刺当时朝廷以岁币向契丹换和平的政策。但像苏洵这样的,在宋仁宗后期是不可能获得重用的。最后,朝廷还是给了苏洵一个县主簿的低级职位,留京参与编纂礼书。
1066年,在带领两个儿子到京城发展10年后,苏洵病逝了,年仅58岁。苏洵之死,震惊朝野,为他作挽词的士大夫达100多人,“自天子、辅臣至闾巷之士,皆闻而哀之”。
苏洵死时,苏轼30岁,苏辙28岁。此后,兄弟俩宦海沉浮,却被父亲早年预测他们前途的《名二子说》一一说中:苏辙为人较稳,一度官至副宰相之位;而苏轼锋芒毕露,虽然仕途坎坷,但文名最盛,光耀千年。
一千年来,“三苏”上升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传奇,有人喜欢苏洵的豪健,有人喜欢苏轼的奇纵,有人喜欢苏辙的深沉。他们一起进入“唐宋八大家”之列,一举占据三席。
纵观整部中国史,这样著名的父子三人组合,恐怕只有两对:公元1000年以前出过一对,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世称“三曹”;公元1000年以后,又出一对,就是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世称“三苏”。
绝代传奇,到此为止。
//摘自最爱历史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令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