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水利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2020-01-12

湖南水利水电 2020年1期
关键词:水利价值观核心

刘 洁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开展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贯穿在生活的各方面,要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2019 年2 月,《水利部关于印发新时代水利精神的通知》明确:新时代水利精神表述语为“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1]它是水利人在长期治水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集体人格和精神品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水利精神不仅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水利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价值准则高度契合。

1 水利精神的理论渊源: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结,水利精神是建立在中华水文化之上的深厚积淀和高度凝结,二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思想传统,在历史维度上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

1)求知奋进,追寻文明

文明是人类不懈求知、盈科而进的重要标志。《论语·雍也》中提到:知者乐水。孟子在《孔子登东山章》中提到: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意思是说:流水有规律,循序渐进,逐步通达。水在天地间化润万物、无所不至,国家就是靠它而成长。《荀子·宥坐》里记载道:水,浅者流行,深者不测。其赴百仞之谷不疑。水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动,不断寻求真理,毫不迟疑奔赴万丈深渊。《孟子·离娄下》里说道:“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即泉水从源头滚滚而出,日夜不停,它们一定是先注满低洼和沟壑,然后再继续向前,直到最后终于流入大海。在此,孟子表达了有源之水有不舍昼夜、盈科而进的特点,比喻君子锲而不舍地增长才干。

2)善利包容,崇尚和谐

老子言:水能赐予万物以利益,而从不与万物争利益;别物争着处上,水却甘居卑下。水的这种“不争”、处“下”的崇高品德,深得老子的推崇,他向人们提出了效法水谦卑、宽容、无争的为人处世哲学,这是水精神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念。《谏逐客书》中提到:“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管子在《水地》中说道:“万物莫不尽其几,反其常者,水之内度适也。”这些阐释了水具有海纳百川、包容万物的胸怀。水利行业倡导“人水和谐”。人水和谐是中国“天人合一”、“天人和德”的哲学思想在处理人水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寓意要处理好人与水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理想追求。

3)水平廉洁,重视公正

平之如水的公正精神。常言道“一碗水端平”,即处事应该公平、公道、公正。“水平”象征着公平、公道、正义。庄子悟到:“水静犹明”。意思为人们保持人性安静,才能以一种不偏不倚、公正无私的心态认识和对待事物。否则,就会被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所困扰,失去晶莹剔透之心灵。《汉书·郑崇传》中提到:“臣心如水”。即郑崇两次劝阻汉哀帝不要无故封爵。汉衰帝道:“尔前车水马龙,何为?”郑崇答道:“臣门庭若市,而心净澈”。即使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而心仍清澈廉洁。

2 水利精神的行业品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

“忠诚、干净、担当”是水利人的行业品质和精神倡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延续和升华。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的行业品质,以水利实践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

1)赤诚忠心,突显爱国情怀

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水利事业是水利人的使命要求和职责所在。“兴水利、除水害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水兴则国兴、水兴则民兴、水兴则百业兴。”[2]发展水利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存发展和身体健康的根本和基石。以民为本,发展水利事业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长江时强调:水利事业发展事关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一定要实施好发展战略,守护好一江碧水,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首先,忠于祖国。新时代赋予水利精神新的内涵,水利人立足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其次,忠于人民。2019 年,洞庭之子余元君同志用生命履行了“守护一湖清水”的诺言。他恪尽职守、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他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立足岗位,以为群众办实事、办难事、办好事来诠释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再次,忠于水利事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艳,她为新疆水利科研事业已顽强拼搏了27 个春秋,用勤奋务实,真诚奉献,不懈追求及精湛的业务能力把自己的理想、信念、智慧和汗水,全部倾洒在了水利科研事业上。

2)干净至清,塑造守法形象

《道德经》第八章记载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此处的“上善”意为善的至高境界。

老子把水滋润万物、与世无争的品性当作理想人格的化身,以至于后人把水作为三官(天官、地官、水管)之一的神,推崇祭拜。老子将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品行标榜自己,并且用冰清玉洁、冰魂雪魄等赞美人的高尚品德。新时代,水利人在继承先贤德行的基础上,应该追求至清的品质,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廉洁,维护好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良好形象,坚守党纪国法底线,自觉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3)立足担当,阐释敬业品质

新时代水利精神倡导水利人积极投身水利改革事业,以一种认真、严肃、谨慎的工作态度,致力于水利事业,造福于民。《荀子·王制》记:“修堤渠,通渠浍,行水涝,安水藏,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司空之事也。”担当品质是敬业的需要和内在要求,影响水利人的思想动机和行为选择,反映了水利人的个人理想和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新时代,水利行业塑造了许多劳动模范,形成了“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水利品质。立足岗位是事业进步的起点,也是人生成就的基石。扎根于水利事业的大舞台,将工作融入到具体的生活中,将水利人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水利事业发展中,以青春的汗水铸就水利事业的辉煌。

爱岗敬业,就是立足岗位,埋头苦干,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水利实践中,以工作目标为契机,以锲而不舍的毅力咬住目标持续发力,对已经明确的目标任务,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细抓实抓到位。在矛盾面前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以遇河架桥的精神迎难而上,敢于作为、敢担责任,保持水利人的担当本色。

3 水利精神的价值取向: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表征

以“科学、求实、创新”为价值取向的水利精神,展现了水利事业的本质特征、作风要求和动力源泉。水利行业科学的态度、求实的举措、创新的战略,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表征。

1)科学合理,推动水利发展

水利是一门科学,治水需要坚持科学合理的态度。在治水思路调整转变的形势下,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生态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治水要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首先,治水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快水利事业的发展,要坚持追求真理、直面缺点、纠正错误;就要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讲究实效,要坚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发展。当前水利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水利人要以水利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在继承传统治水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坚持现代治水、资源治水的方式方法。其次,治水要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态度。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结果“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水利人要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在整治水利,疏通江河过程中,要立足于水利江河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式方法。再次,水利事业的发展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要顺应客观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提高治水的科学化水平。

2)求真务实,遵循实事求是

水利事业的发展,需要水利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荀子·修身》中记载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汉书·董仲舒传》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申鉴·俗嫌》亦云:“名必有实,事必有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各级党员干部谋事要实、做人要实。首先,水利人要坚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是水利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千百年来,中华水利事业所取得的效益和成就都是水利人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干出来的。水利人坚持干事实、谋划实、推进实、作风实、任务实,责任实、制度实、执行实、监督实。行而必坚,坚而必实,认真、较真、求真,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以水利实际之真、务破解难题之实,发扬脚踏实地的作风。其次,水利人要真抓实干。只有参与、实干、拼搏的人才会有收获。水利人在水利实践中,绵绵发力,抓细抓实,稳扎稳打,坚持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干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做群众所喜、办群众所需,做群众满意之事,以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的行动和理念,推动水利事业不断发展。

3)创新发展,实现国家富强

坚持创新发展战略,激发水利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新的历史时期,要求在水利工作中要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机制体制,创新水利举措,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首先,树立水利创新发展理念。水利工作者在水利工作的实践中要树立水利事业创新发展理念,顺应新时代水利发展要求,破解水利发展难题、增强水利发展动力。以新时代、新理念、新担当为契机,围绕水利事业工作,以打造创新型水利模式为目标,以新思想武装头脑,解放思想,扎实工作,担当作为,奋力推动新时代水利事业的持续全面发展。其次,创新机制体制。新时代水利精神要求在推进水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体制机制,决好水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再次,创新水利举措。增强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努力从自身实际出发,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自加压力,自主创新。用现代技术成果改造、装备水利事业,不断加大科技含量,通过实施科学管理,全面提高水利行业现代化水平,助力实现国家的富强。

猜你喜欢

水利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