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文资料收集改革与创新措施研究
2020-01-12周宇
周 宇
(辽宁省河库管理服务中心(辽宁省水文局),沈阳 110000)
近年来,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水利工程以及人类活动对水文测站产生一定干扰,水文监测条件在自然环境下的变化较为明显[1]。尤其是大型水利工程,传统的迁移或变更测验断面等手段,已无法解决根本性问题。对此,亟待在现实情况下改革创新水文资料收集整编方法,为提高水文工作以及保证整编质量提供保障。
在时间上水文站收集的原始资料存在离散性,且仅反映瞬时观测的情形,受人为或自然因素影响难免会出现误差,由于测验设备故障等还可造成测验时机的难以准确把握,所以生产部门不能直接使用这些原始资料[2]。采用统一的规格与标准,经过整编、计算、分析提炼成存在一定精度且系统完整的成果,汇编成相应的形式或水文年鉴,从而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科研、国防、水利建设、抗旱以及防汛等领域。另外,水文资料整编有利于发现水文测验存在的技术问题[3]。所以,资料整编属于一项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工作,这也是一年中基层水文工作者的工作总结。在国家文献资料中整编成果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整编工作必须严谨、科学,各个环节要符合规范化、程序化要求。
1 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编现状
1.1 资料收集
水文资料的收集要充分考虑人为与自然因素影响,收集过程中需要对待观测水文体系利用较为先进、专业的技术设备观测,经整合处理与初步整理提升所获取信息的良好适用性。然而,现状条件下水文资料收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数据信息的重视程度不够、未执行相关规定科学汇编或分析重要的水文信息数据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文资料的质量。所以,为保证水文资料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有必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加以指导。
1.2 资料整编
实质上,水文资料整编就是利用统一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原始水文资料汇编、审核、统计、刊印、存储的总成。资料整编主要涉及合理性检查、指标、定线、考证等内容,其中定线仅存在于泥沙、流量项目;整编结果查阅和存储记录的主要形式为表格,主要包括考证资料、综合图表、逐日统计数据指标、记录瞬时变化的摘录表、实测内容成果表等。
在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防止洪涝灾害等方面,水文资料整编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开始印制水文年鉴的时间较早,通过对原始观测资料的整编、审查、复审、汇编、刊印等过程,可以形成整编成果。这种方式能够对地表水或地下水成分、水文、蒸发量、降水量、泥沙量、流量、水位等数据项直接录入。
通过查阅资料,我国水文监测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而当时未形成完整的资料整编步骤,对资料的保存、整理、统计、收集等流程明显较晚,观测值的记录操作直到19世纪才开始出现,并于1841年正式形成降水量录入工作,随后水文监测点才陆续建成。近年来,水文水质自动测报系统在水文系统内的建设不断加强,模型的研发、应用比较充分且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相对全面,而开发利用的后期数据处理系统比较薄弱。总体上,将数据处理系统按照不同类型划分为:各大企业或学校、水利单位、采集供应商开发的数据处理系统。然而,因系统功能相对单一使得后期数据处理较为复杂,在客观上会给模型化考量的准确度和所发布信息的精准度带来影响。因此,改革创新水文资料整编技术极其必要。
2 水文资料收集改革与创新
2.1 整编技术
整编技术属于水文资料整编的核心要素,资料整编的要点有:认真的考证和绘制精准的水尺零点高度水平线;依据规则整编相关表格摘录以及水文站监测的日平均水文表。其中,确认与考证水尺零点高度的准确度为水文资料整编的核心技术。对此,水文工作者要反复测量及计算水尺零点高度数据,并且按照规定工作人员要考证和计算实测数据误差。现阶段,广泛应用于水文资料数据修正的方法为冻结界面法,由于具有原理简单、思路清晰的优点,这种方法普遍适用于我国水文部门,且实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4]。
此外,在水文资料整编领域内流量资料整编工作也是关键内容,且整编过程较为复杂。具体而言,采用整编成表的流量测量数据,对不同水位面积、各变化时期的水文资料等数据详实地记录。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新型整编技术不断涌现,结合我国河流特性水文部门妥善应用水文资料,对提高水文资料质量以及优化资料编整技术起到巨大作用[5]。
2.2 数据库建设
1980s,在水文监测领域就应用了数据库技术,这种能够实时高效的提供水文数据的集中存储技术,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通过综合统计和整理不同的水文数据,可提高水文资料整编的科学性以及水文数据库的普遍适用性。
采用数据库技术明显改变了水文资料整编的工作性质,相比以往大大提高了整编数据的效率以及数量。水文资料资源将更加结合数据库应用于未来的水文资料整编工作,从而推动水文数据库的进一步发展。目前,经人工整编的大量水文数据一般存储于水文资料的数据库,其中以专业数据(如水文年鉴)为主,而将其应用于多领域时还具有明显的不足。另外,水文数据的编制形式较少且数据库的存储方式比较单一,大多为简单的表格数据而缺乏直观的多媒体数据,对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3 自动化处理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水文资料利用了许多信息化、现代化新型技术,如遥感技术获取数据信息。然而,应用遥测技术提取的数据多且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文资料编整工作的复杂程度,若能够恰当的使用方法,将大大减少复核与复查工作量。例如,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管理遥测水文数据文件,对人工操作时间的缩短起到明显成效;对于检查测试水文合理性的流量测验,可将水文数据误差进行横向对比,并对复杂的对照图形利用较短时间完成复查,将结果以图形显示的方式直观地显现[6]。
水文资料整编还涉及数据完整性检查、数据合理性分析、拟合算法的应用等过程,实践表明数据量很大和真正理论应用时,难免会存在一定偏差,并产生难以预料的结果。实际上,许多繁杂的数据普遍存在于资料整编的各个环节,对其利用传统的方法直接处理时工作效率较低,并且增大了用户理解数据的难度[7]。另外,核对与检查数据的过程也较为繁琐。将传统方法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算法替代,可有效解决数据不易于理解、检查不便、处理繁琐的问题,保障高质、高效工作目标的实现。
2.4 收集整编质量的提升
综上分析,为进一步提高行业标准以及推动水文资料整编改革,还要考虑以下要求做好资料整编工作:①认真做好日常管理和前期工作,各项数据要及时认真记录,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保证水文整编人员的全面学习,并对各相关单位每年安排交流学习,切实提升资料整编水平。
确保汇编和计算的原始水文资料质量:所有在站存储资料要有准确的结果、完善的手续、完整的项目约束;此外,及时上报无法给出结论的技术性问题,以防止战线过长导致整编过程中出现累积误差;根据相关要求对完成整编的水文资料封存,明晰的封底、封皮对后期使用和查阅资料极其重要,整编方法要防止出现错误;最终保证整编资料要科学准确、规格统一、说明完备、图表气团、资料可靠详实。②自查工作对保证水文资料质量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依据一定的规范要求确保水文数据误差处于可接受范围,即保证资料说明书、降水量对照表、实测流量成果表、电算数据加工表、辅助性图表、实测大断面成果表、水尺考证、原始数据记载资料等真实可靠性。③对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要严格复审与审查,该过程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保证汇编资料质量的必要环节,包括审查各种图表、流量及水文等数据。
根据以上流程,经汇编和输出生成最终的水文数据成果,具体而言汇编与输出的成果即为审查后的整编数据资料,存入数据库后利用“整编表项输出”,完成打印输出、预览、显示等操作,装订成册以便于汇编参考。水文资料整编要有严格规范的工作流程,可为提高资料整编精度提供基础保障。
3 结 论
认真做好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编是提升水文行业整体水平的重要基础,这也是尊重水文工作成果的主要体现,同时为水利工程建设和各项基础事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与生态、水环境保护与监测、水旱灾害控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应用服务、存储、处理、分析水文资料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水文工作者要扎实工作、拥有更大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最基础的测验整编入手为水文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水文资料整编工作要引起水利部门的高度重视,妥善保管重要的水文资料,制定维护和管理水文资料的方法方案,促进系统化、科学化水文资料整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