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2020-01-12

湖南水利水电 2020年4期
关键词:河道水利河流

王 艳

(广东省江门市科禹水利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广东 江门 529000)

1 生态水利的建设与研究

1)生态水利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了经济发展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问题。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围绕这个目标,生态水利建设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有效地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由此生态水利的研究应运而生。

生态水利建设的前提是创建和维护生物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要求下,河道的治理更具安全和持久性。治理过程由过去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结合当地实际资源状况来进行发展的生态模式。生态水利的研究从生态平衡的原则出发,不仅要满足水利工程建设需要,还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人与自然之间更加和谐地发展[1]。

生态水利的建设,既提高了河道治理的效率,又创造了较好的收益。例如,我国的中小型河流,因为受季节的变化,水源会在特定的季节被大量蒸发,而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对水土进行保养,而且新型的堤坝能在这些地区的缺水时间段保留供给水源。

生态水利建设中所使用的国内最先进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利工程在建设时的难点,延长了水利工程使用的年限。

生态水利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生态,有效保护水利工程周边环境。

2)生态水利建设

河道整治的基本原则是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分期实施以及全面规划。河道在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承载着航运、蓄水以及生态保持的作用。河道治理需要遵循生态水利建设模式,进行综合考虑,而有效的生态水利建设,能够预防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生态水利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对环境的影响较小。重视生态水利在河道建设中的应用,尽量使水利工程开发建设从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转变为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然后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2]。

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存在对河流的破坏。建设中,人为或者自然因素的变化同样也会对河流造成影响,从而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施工过程中的占地和人为因素,导致河道周围大量植被遭到破坏。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原有的河流会因为被阻断而产生变道,而因为河流变道,河流附近的生物环境会产生变化,区域内的生态平衡会被打破,生物遭受破坏,从而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产生影响。

2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过程中的应用

1)生态水利的设计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在河道建设中把握多样性的原则,有目的地对河流的空间异质性进行改变。而空间的异质性越高,越利于不同物种的生存。当区域内的环境因工程建设受到破坏时,就应该对该区域的空间异质性加以改善。

生态水利工程不是人为地对物种进行引进或者对植被进行栽种。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保持河流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和异质性,为生物生存营造一个合理的生存环境。

在进行河道建设时,要遵循景观尺度以及整体性的原则。因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在河道区域内进行的,所以首要考虑的便是整体性原则,以及综合性地对河流流域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2)河道治理的现状与建设

过去一段时间内,河道治理采取的是河道裁弯取直,疏浚整平的方法。这种措施是在历史条件限制下形成的,这种方法对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起到了一些作用,但却隔断了陆地与河流之间的联系,破坏了河道固有的生态系统,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河道治理中,我们也应该以维护环境为主,要对水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的考虑。在河道治理中,尽量保持河流的蜿蜒性型。因为曲折的河道能增加河道的蓄水量,从而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河道蜿蜒度的保持,是河道治理的重要方法之一[3]。

在城市河道的治理中,不仅仅要注重防洪,还要注重其景观效用。因此在生态水利的建设中,可以在河道沿岸通过栽种花草来美化水面。

每一条河流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和特色,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将这些特色结合起来,使水利工程和当地文化进行融合。

生态河堤的建设,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是重要的部分。生态河堤作为一种新型的护岸技术,不仅能够对河岸植被进行保护,而且还能够绿化河堤蓄水减洪。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具体应用

林利河为那龙河支流,河道发源于合山镇大村河口附近,自上游往下游流经新丰村、深湛铁路、三宝垌村、台村等,河道上游约3 km 河段位于阳东区合山镇,当地又称为深水河;中、下游大部分河段位于北惯镇。林利河集雨面积为55 km2,干流河长为16.019 km。林利河河道现状边坡基本为天然土坡,土坡上杂草丛生,局部地段有滑塌现象,防洪设施少、标准低、防洪能力薄弱,大部分河道处于不设防状态,两岸主要为村落、农田、鱼塘及荒地等,河岸较低,一遇洪水,地势低洼的河岸两侧农田和居民受到侵害。近年来,阳江市阳东区坚持防治并举,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为适应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需要,科学规划工程布局,合理确定治理方案,在保障防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突出河流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广东省万里“碧道”建设,河道治理与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适应河道自然性、生态性、亲水性的要求,因地制宜,努力实现河道流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设计之初,技术人员就确立了“生态工程”的指导思想,通过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既体现水利工程的特点和功能,又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对建筑材料特别注意采用当地天然材料,加快生态修复速度。各种绿化植物尽可能就地取材,对引进外来植物物种持慎重态度。

4)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应用的未来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应科学发展的要求,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生态水利工程在河道的治理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河道的治理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而生态水利的设计需要对该区域内的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考虑。生态水利工程的应用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的过程,需要因地制宜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

3 结 语

生态水利工程既实现了经济发展,又起着对环境保护的双重作用,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意义重大。根据对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过程中的研究,传统水利工程对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存在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在河道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值得去进行深入研究[4]。

猜你喜欢

河道水利河流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河流
河道里的垃圾
流放自己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