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方颠倒散外敷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
2020-01-12陈建宾
陈建宾
(河北省易县中医医院,河北 保定 074200)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头面及胸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中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称为痤疮。西医治疗痤疮无较重炎症反应者应用糖皮质激素与抗雄性激素类药物,伴有炎症反应者应用外用抗生素配合激素类药物[1]。应用颠倒散外敷可治疗该病,即大黄、硫黄等研细粉,混匀,以凉水调和,敷于特定部位[2]。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硫黄易产生较强刺激性与过敏性[3]。相关文献表明,中药面膜治疗痤疮有较好疗效,但处方复杂应用不便,不适宜患者自行应用[4]。本研究应用变方颠倒散外敷治疗痤疮,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河北省易县中医医院门诊治疗的痤疮患者39例,男8例,女31例;年龄14~26岁,其中14~16岁2例,17~20岁26例,21~26岁11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病情较重伴有较重炎症反应者5例;多为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无效(34例)或反复发作者(27例)。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根据面部出现散在灰白色、红色或黯红色米粒至黄豆大毛囊性丘疹等特征诊断。主要发生于皮脂腺分布较为丰富的部位,如鼻唇沟、额、颊等部位,好发于头面部;损害为大小不等淡红至深红色斑,可呈弥漫型,部分可呈环状或多环状;有数量不等红色丘疹,可覆较薄黄色油腻性鳞屑,并可出现糜烂与渗出液。②中医辨证:一般粉刺、丘疹色红或淡红、粒大,有脓疱、结节、囊肿,痒痛,伴口苦,舌红、苔黄,脉滑数,或伴有纳呆、形胖[5]。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4~30岁;符合Pillsbury分类法中的中度寻常性痤疮(皮损表现为散在或多发黑头粉刺及浅在性脓疱,炎症皮疹数目较多但限于面部);治疗前4周内停服与痤疮治疗有关的中西药物,1周内停用与本研究中类似的外用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
1.4 排除标准 接触性皮炎、面部皮炎、银屑病、玫瑰糠疹、体癣或湿疹、酒渣鼻与职业性痤疮者[5]。
2 治疗方法
39例患者均采用变方颠倒散外敷治疗。取大黄10 g,黄柏10 g,研细粉,过80目筛。医用碘伏或75%酒精棉球消毒患处,以凉水调和药粉至黏稠糊状,均匀涂抹于患处,30 min后用清水洗去。每日外敷1次至痤疮消除。治疗过程中控制饮食,忌油腻辛辣。重症或大面积痤疮者,全面部涂抹,痤疮消去后继续应用3~4 d。若痤疮复发,可继续应用本方。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皮疹消退率作为疗效评定标准,根据Pillsbury分类法,以总病灶个数为痤疮分级,按照总病灶个数=皮疹总评分的原则计算皮疹消除率。皮疹消退率=(治疗前皮疹总评分―治疗后皮疹总评分)/治疗前皮疹总评分×100%。痊愈:皮疹消退率≥95%;显效:70%≤皮疹消退率<95%,或疾病严重程度减少2度以上;好转:30%≤皮疹消退率<70%,或疾病严重程度减少1度以上;无效:皮疹消退率<30%或皮疹增多[6]。
3.2 结果 39例患者,痊愈4例(10.3%),显效24例(61.5%),好转6例(15.4%),无效4例(10.3%),总有效率为89.8%。复发11例,复发率为31.4%。治愈患者痤疮消退时间3~8 d,平均消退时间5.25 d;显效患者痤疮消退时间3~9 d,平均8.04 d;好转患者痤疮消退时间3~10 d,平均7.62 d。无明显不良反应者。
4 讨论
西医认为,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发病机制常与雄性激素水平、皮脂腺毛囊口角化及毛囊内微生物、遗传等因素有关,另外精神状态及某些外用药物亦会加重痤疮的恶化。该病归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肺主皮毛,面鼻属肺,或外感邪热,或素体阳盛,肺胃蕴热,或恣食肥甘油腻、辛辣助阳之品,肠胃蕴热,或情志不畅,肝郁化热,或素体肥胖,脾虚不运,水湿内停,痰湿久瘀,日久化热,湿热之邪循经而上,熏蒸面孔,蕴阻肌肤而致痤疮。日久气血营卫不能畅行,冲任失调,致病情缠绵难愈。亦有因使用化妆品不当,或接触煤焦油等其他有毒物质而成[1]。
痤疮病因较多,故难以根治,且易复发。西医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抗雄性激素类药物治疗,但易产生耐药性且可能加重病情。中医治疗该病常应用清热解毒、利湿祛风、活血散瘀之品。本研究采用变方颠倒散治疗,变方颠倒散由大黄和黄柏组成。大黄味苦性寒,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化瘀[7]。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含有的雌激素样物质可治疗雄性激素紊乱导致的痤疮[8]。黄柏味苦性寒,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7]。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柏含有的小檗碱、黄柏碱等生物碱及黄柏内酯、黄柏酮及甾醇类化合物具有抗菌、利胆、解热等作用[8]。复发患者重新应用该方疗效亦较好。该法处方简单,应用方便,患者依从性较好。但针对中重度患者痊愈后遗留色素沉着、肥厚性或萎缩性瘢痕,本研究尚未涉及,今后的临床治疗与研究可在这些方面展开。
综上,应用变方颠倒散治疗痤疮,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变方颠倒散剂可作为痤疮的一种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