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长油田三次采油技术适应性研究与应用

2020-01-12铁连军王宝萍张永飞曹满利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7期
关键词:油区驱油单井

铁连军,王宝萍,张永飞,曹满利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延安 716000)

根据延长油田的技术现状,有计划地开展了配套的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微生物驱、生物活性驱、空气泡沫驱以及CO2驱等优势主体技术的攻关研究和应用,形成了适合延长特色的三次采油技术体系。

1 提高采收率的途径

1.1 提高波及系数

降低水油流度比(M),减少驱油体系的指进现象,达到波及系数的提高。M=(KW/UW)/(KO/UO);式中,KW,UW分别为水体系在地层中有效渗透率和水体系的黏度;KO,UO分别为原油在地层中有效渗透率和原油的黏度。

1.2 增加毛管数

注水开采后,剩余油以不连续油块被圈捕在岩石孔隙中,此时每个油块受到两个主要作用力(黏滞力和驱动力)。Melrose和Taber等,用一个无因次准数Ne(毛管数)表征上述两种作用力之比。Ne=(UOVO/δ)=(ΔP/Lδ)式中:Ne为毛管数;UO为原油黏度;VO为原油流动速度;δ为水和原油之间界面张力;Δp/L表示被圈捕油珠,通过毛细孔喉道所需压力梯度。

实验发现原油采收率与毛管数之间关系:当毛管数(Ne)超过某一值时,采收率(η)将急剧上升。原油、水岩石体系的不同,要求Ne数值也不同,一般是不同的数值,但是这种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注水开采之后,一般地层的毛管数为10-6左右,为了继续采油、要求Ne增加到10-3~10-2。

2 适合延长特色的三采技术

2.1 空气泡沫驱

空气泡沫驱是在气驱基础上发展的技术,它综合了泡沫驱与空气驱的优点,成本低,既能大规模注入提高地层压力,又能有效地避免水窜和气窜问题。通过提高波及系数,降低界面张力,从而提高单井产油量、驱油效率以及采收率。

针对延长油田储层特点及空气泡沫驱技术特色,“十二五”期间主要开展了试验区油藏地质特征研究,空气泡沫驱油机理研究,空气泡沫驱适应性评价研究,空气泡沫驱油体系筛选评价,空气泡沫综合调驱方案优化,空气泡沫驱数值模拟及试验参数优选研究,空气泡沫驱注入工艺研究及空气泡沫驱效果评价方法研究等。在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在甘谷驿唐80井区和唐114井区开展了空气泡沫驱和空气泡沫复合调驱矿场试验。

2.2 生物活性驱

通过技术探索和攻关,初步形成了延长石油低渗油藏生物活性驱油技术。该技术利用生物活性驱油体系改善储层岩石表面润湿性,减小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原油在孔喉中渗流阻力,达到提高洗油效率的目的,提高单井产量,降低综合含水率,从而提高原油的最终采收率,具有溶解性好,耐盐,界面张力低,中性润湿能力强,驱油效率高,成本低且环保等优良性能。

2.3 二氧化碳驱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能提高波及系数,增加毛管数。“十二 五”期间,优选出了靖边油田乔家洼油区长6储层和吴起油田油沟油区长4+5储层。其中,靖边油田乔家洼油区:距离气源地最近,运输成本低;吴起油田长官庙油沟油区:处于适宜实施CO2驱油区块的中心位置,便于未来扩大规模。

3 三采技术应用效果

3.1 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2007年开始在甘谷驿采油厂进行空气泡沫驱油技术的研究、应用和试验,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逐步形成了适合延长油田地质特点的空气泡沫驱油技术,成效较好。

3.1.1 唐80空气泡沫驱

唐80井区主要含油层位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从试验开始至2013年3月底,8口井累计注入泡沫液1.73万方,累计注入空气1.5万方(折算地下体积),阶段累计增油3611.15t,空气泡沫区平均单井日产0.34t/d,单井日产油较注水区平均增长25.9%,含水率降低6.23%,地层压力较注水区高0.35MPa,较非注水区高0.65MPa,截至2013年11月,随着空气泡沫的稳定注入,含水率由该阶段初期的54%降至35.5%,平均单井日产由初期的0.30t增至0.36t,阶段累计增产5 977.28t,取得了良好的阶段应用效果。

3.1.2 唐114空气泡沫综合调驱

试验区共8口水井、17口油井,单井平均产油量0.208t,累积采油量3 456t,采出程度1.76%,平均综合含水37%,但已有7口井含水超过60%,区域非均质性强,稳产挖潜难度大。结合该区注水开发状况分析,综合考虑注水效果,确定在唐114井区开展空气泡沫综合调驱试验。

四个井组空气泡沫综合调驱见效增油时间均为2011年10月开始,四个井组9口井有增油效果,四个井组到2012年8月31日合计增油869.95m3(不考虑递减)。按原油密度0.826g/cm3计,则增油718.58t。

该技术已推广至子北、南泥湾、黄陵、川口和七里村等采油厂。

3.2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试验初见成效

于2012年9月建成靖边乔家洼油区5个试验井组,2014年12月建成吴起油沟油区5个试验井组。靖边乔家洼平均单井日产油由0.17t上升至0.36t,综合含水稳定在60%左右。吴起油沟原油产量和含水基本稳定。

3.2.1 靖边乔家洼油区先导试验

根据前期基础地质研究、油藏特点以及开发现状,结合油藏工程方案规划21个注气井组(21注68采井网),优选了5个井组先期开展先导注气试验,主要注气层位为长621,5个注气井控制同层位生产油井33口,其中一线受益井14口(5注14采),形成不规则反七点注采井网,井排距为250×150m;二线受益井19口(开井12口,关停7口)。注气井受控面积1.2km2,石油地质储量39.4 ×104t。

12口见效井呈现了“两升一稳”的良好态势;见效井平均单井日产液由0.50t上升至1.08t,单井日产油由0.17t上升至平均0.35t,是见效前的2.1倍。自2012年9月注气后,见效井阶段相对累积增油2 202.8t。

3.2.2 吴起油沟油区先导试验

根据基础地质研究、油藏特点、开发现状以及油藏工程方案部署,优选了5个井组先期开展先导注气试验,主要注气层位为长4+521,5口注气井控制同层位生产井33口,其中一线受益井23口,正常生产18口,形成菱形反九点注采井网。

注气见效井16口生产状况呈现了“两升一降”的良好态势,见效平均单井日产液由2.8t上升至3.14t,平均单井日产油由1.84t上升至2.28t,平均日增油0.44t,综合含水下降,由见效前的21.64%下降到14.59%,下降了7.05%。

4 结论

针对现场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延长油田技术现状,总结开展配套的三采技术,经较大范围现场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果。

1)形成了具有延长油田特色的三采技术体系,包括微生物驱、生物活性驱、空气泡沫驱及CO2驱;

2)生物活性驱油体系与调堵剂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注水波及效率和驱油效率,形成了延长特色生物活性复合驱油技术体系;

3)空气泡沫驱试验可实现稳油控水的目的,为延长油田发展高含水期油田技改方向提供数据支撑。

猜你喜欢

油区驱油单井
江汉油田破解老油区开发密码
注空气驱油过程中N80钢的腐蚀规律研究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在三次采油工艺中的应用
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研究
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应用研究
新时期如何创新油区巡逻防控模式思考
深化机制 整合资源 创新推进油区治安巡逻工作
采油“一井一策”全员效益目标的构建与实施
单井成本核算分析
特高含水期油藏层系优化技术经济界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