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玉林: 把生活融进歌里
2020-01-11周阳
周阳
成都老五区有不少社区菜场,菜场里面杀鱼杀鸡,临街摆着水果蔬菜。当然,这里闻不到菜市场的那种腥味,也听不见嘈杂的叫喊声。在这种菜场附近往往藏着不少“苍蝇馆子”,顾名思义,苍蝇飞舞的馆子。成都人不迷信商场食物,自始至终都在青睐苍蝇馆子。苍蝇馆子的商户基本都是地道的本地人,味道没话说,能在成都本地社区开下去的十年、二十年的店堪比百万大军过独木桥。
赵雷的一首《成都》打出了玉林社区的牌子——“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玉林社区里藏着的苍蝇馆子,数也数不完。坐在玉林苍蝇馆子路边的桌上,一股子生活气扑面而来。
冒烤鸭店的老板跑到隔壁去问:“哥,能不能帮忙杀一条鱼?”
“我这只有鲫鱼了,刺多,不好整。”老板回答。
一名顾客引发了这场对话。冒烤鸭店的菜单上没列鱼,恰逢这家烤鸭老板会做鱼,他便自信地跑到隔壁店去问有没有活鱼,打算做一道不在菜单上的菜以飨食客。
过了一会儿,隔壁的五金店老哥来到菜场,问老板:“兄弟,有没得蚊香,借一盘?”
隔壁的小卖部老板抢话道:“我这有,来拿去。”
街坊邻里互相串门,生活气息掩盖住食物的香气,扑鼻而来。
人们似乎没有被炒红的玉林改变,日子一如既往地过。只是歌里的那家小酒馆忙得不可开交,小酒馆在被唱火前就有不少音乐人在此演出,從民谣的赵雷,到乐队新裤子,据说那时的小酒馆还是小众品味的圣地。
后来赵雷火了,新裤子火了,小酒馆门口都排起长队,这是玉林变化最大的地方。预约不到小酒馆没关系,玉林路的尽头一直为你开放。
曾经在《城市画册》成都特辑里看到一个观点:玉林这个社区,并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地里长出来的。
没错,真的走在玉林的街头,全是居民区,毫无旅游特色。比起那些有自然加成的地方,如水乡苏州、山城重庆、海滨厦门,成都本身也不占优势。再比起那些中国特色街区,如北京胡同、上海弄堂、广州洋楼,玉林在原生建筑外貌上差远了。
幸好玉林都没有,逃脱了旅游开发的打劫。
走在玉林的街头,路边的环卫工人下班后打起私人火锅,结束一天的生活,体面地享受红油锅里涮出的毛肚;穿着道袍卖卦的年轻人刚刚支起摊位,他把桌布上的灰都抹掉,摆上自己的奇异物件;全身纹身到处打洞的女孩子推着车来到街头,她带上了今晚的基酒,准备在街头卖鸡尾酒。在这些“奇人异士”的周围,还有卖蛋烘糕、冰粉、凉糕、土豆的嬢嬢和大爷,他们与路边苍蝇馆子的食客们共同构成了玉林。
每个城市都在定义自己的文化,其实文化不需要修饰词,街头便是城市文化。玉林,是成都最成都的社区之一。
有人说这个社区是赵雷唱火的,我看倒也未必。
小酒馆的名字就叫小酒馆,前几年《成都》火了之后,这家酒馆成了网红酒馆。小酒馆很突兀,周围都是日常店铺,没有后海、衡山路酒吧街那种酒吧成群的氛围。被唱火了之后游客成群结队来打卡,不知道他们怀有怎样的文艺梦来到这个居民区。反正那些大爷大妈倒不在意,买完菜路过的嬢嬢用地道四川话问道:“这是个什么地方?”她可能以为超市在打折吧。
如今的玉林逐渐有了小规模的开发,增设了很多打卡店还有文艺清新的街头文创。成都的文化消费力极强,又有1600万的庞大人口基数,导致来这里打卡的本地人比游客还多。
食客们酒足饭饱后心满意足地离开玉林。接着,玉林的街口有不少的哥赶来,在饭点后饱餐一顿,缓解一天的疲劳。有些快活似神仙的的哥,索性热门的饭点也不赚钱了,专门下馆子,一直吃到七八点。可惜还得开车,不能小酌两口,不然真的能快活赛神仙。
几年来成都的慢生活吸引了不少人,但哪里的生活又能绝对地慢下来呢,只是成都人有闲心去享受生活罢了。生活品质并非由金钱的多少来决定,完全取决于生活情趣,生活在玉林的成都土著们最清楚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