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
2020-01-11吴立群
吴立群
古人云:“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也就是说,从一个大主题单元的全方位分析,可以得出总结课的设计范式。下面笔者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几篇文章:《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为例,探讨大主题单元中总结课的一般设计策略。
一、管中窥材
1.分析选材。不同的单元有不同的主题,其表达特色也完全不同,老师可以先分析单元主题选材的特征。笔者选取的这几篇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它们表达特色各不相同:有的是优美生动的语言,有的是丰富翔实的资料,还有的甚至有详细的图片作为说明,是一个介绍景物、景点的很好的示范。这一单元的教材在表达特色上适合教师将其作为教学推进的抓手,经过笔者的教学经历,老师在教学中适当应用、引导学生模仿这些不同的介绍特色,会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前期准备。在初期的推进课的教学中,笔者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每次学完一篇课文就让学生总结本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并尝试自己使用这种特色的写作方法来介绍一个景物或旅游景点,作为总结课的前期准备。
3.多元汇报。本单元的导读中明確了让学生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的目标要求。在总结课的课堂中,笔者就应用了推进课中的成果。在前面充分尝试的基础上,老师“让学”于生,让学生自己上台介绍自己所选的景物,这些介绍的方式也可以是多元的:PPT汇报,手抄报展示,或者是个人直接汇报,由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总结提升。学生可以自评、互评,教师也可以总结学生的发言,并结合学生发言来进行点评,从而达到将这一类知识总结、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的目标。此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课内的不同方法之间的转化应用。比如,意大利的威尼斯、荷兰的牧场、埃及的金字塔,这几者之间的介绍方法都是互补的。尤其是《金字塔》一课,以迥异的两种文风来介绍,第一篇十分感性地描写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另一篇则是以图片结合数字等资料来客观介绍金字塔的高大神奇。教师在总结后可以追问:那么你是否可以用资料、图片加上理性客观的表达形式来介绍荷兰牧场、威尼斯的小艇呢?这样的介绍,让学生又有了不同的体验:不同的题材适应的表达方法不同,不同的表述特色带来的表达效果也完全不同,从而达到深化学生思维,提升语文基本素养的目标。
二、管中窥法
在初步分析、感悟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深度挖掘大单元主题中的特色阅读、写作方法,并引导学生内化、应用。
1.品味阅读方法。《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中讲到:“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像挂在天边的新月……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运用了列数据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中,也运用大量的数据、做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尤其以后者的例子更加明显。教师可以将其作为抓手,对比训练学生的说明方法,促使其掌握,并运用该方法来尝试介绍其他几篇课文的内容。例如:你能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方法来介绍一下荷兰的牧场吗?尝试这样改编一下《牧场之国》。这样就将这一大主题单元打通了,以说明方法为节点,将这一大主题单元连接为整体,从而使学生浸润在单元主题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品味写作手法。《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夕照》这三篇课文,都以极优美的语言,用动静相谐的方法写出了各自的景物特点。老师应在立足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作者是如何做到“动静相谐”的。比如,《威尼斯的小艇》中描绘道:戏院散场后,人们走向各自的小船离开,河道中传来一片欢笑和告别声。人们坐在船上,像一幅定格的画面,而笑声和人们的告别声又像是画外音,加上小船去向远方,使得动静景物相交融了。此处,是充分应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相融合的方法来写作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关注“动静相谐”的写作手法,分析这种写作手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迁移至本单元中的同类写法。
3.尝试内化、应用。在充分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了解动静相谐的写法基础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应用这种方法来描写一个场景。这一单元的“语文园地”就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放学后的校园”“群鸟飞过的湖面”“火车进站之后”等场面。此外,老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自身经验,让学生提出一些自己印象深刻的场面:如课间学校的小花园、下课后的教室等。以此,再让学生进行写作,相信学生也不会再言之无物了。而学生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将“动静相谐”的写法内化的过程。这样,在写作训练中,学生的分析、写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管中窥思
最后,老师还应注意深挖本单元内容表达的内涵,思考文本的内在价值。教学完本单元这三篇写景文,老师也许会单纯地总结出它们都表达了“对美丽景物的热爱”这一结论。但是,这样就忽视了作者如何表达出这一思想的路径,老师应顺着课文内容的路径,探索其内在价值,启发学生进入深度思考,让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得到更大的训练。
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统编版教材在本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两位名家写的威尼斯,作为对比参考。一段是朱自清的《威尼斯》,另一段是法国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这两段内容都与本文有一个共同点,围绕“威尼斯的小艇”,写了无论是不同季节、夜晚与白天的威尼斯景色都是动态美与静态美相和谐的。但又有所不同:《威尼斯的小艇》条理清晰,表述的内容逻辑清楚,围绕小艇介绍了外形、功能和其他相关的景物。朱自清用较诗意的散文语言描述的威尼斯更加空灵。而乔治·桑笔下的威尼斯又充满了浪漫气息。在对比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本单元选取的《威尼斯的小艇》更适合作为课文,因为它表述更加规范,用词准确又不失优美的修辞。这样的行文方式适合学生模仿写作,也更容易让学生清楚了解其架构,快速了解主旨——对威尼斯的小艇和美景的喜爱之情。以此为抓手,引申至本单元的《牧场之国》一文也是一样,用牧场中的动物们在牧场中的动作、状态和叫声为主要内容,凸显出牧场的静态、动态之美,从而写出荷兰的美,从运河到草原,从白天到夜晚,条理清楚,是学生模仿创作的良好范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反思这样写作的优点,在深入思考下、在对比阅读探究中,学生也会慢慢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也会尝试使用课文的表达方式,这也就达到了训练的目标。
总之,老师在深度分析教材特点、深度挖掘教材写作方法、深度思考文本的内在价值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大主题单元中值得深思的部分再进行对比分析,以“大主题单元之管”窥“总结课策略之豹”,促使学生主动构建、深度思辨,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