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习惯之花根植于低年级数学课堂

2020-01-11沈传霞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45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课本习惯

沈传霞

良好习惯,终身受益。一年级是儿童正式接受学习的最初阶段,是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发展个性的重要方面。下面我就一年级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初步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

开学第一课,我就告诉孩子们,上一年级了,就是大孩子了,所以,要认真遵守老师要求的一些规定。每节课,我一到教室,先检查的就是孩子们数学课堂物品的摆放。在上课过程中,及时提醒孩子们:铅笔橡皮及时回家了吗?

二、认真听讲,举手发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思考、发言表达的习惯

1.认真听讲

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少的首要因素。我认为倾听比表达更重要,不会倾听的孩子就是一个不会学习的学生。所以我要求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必须养成一个良好的课堂倾听的习惯。

首先,作为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会放慢讲话速度,表达内容简短而清晰。我还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具、多媒体课件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力求让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让学生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其次,要求学生听要入耳,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伴说。发现听讲特别认真的同学,我就适时地表扬;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我会用目光加以暗示,或者提醒他应该向某某同学学习。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2.举手发言

我会要求孩子们,会的问题请安静地举起你的小手。举手是有规定的,安静地等老师叫名字,认真地倾听同学的发言,并思考。如有异议,继续举起你的小手。发言时,声音要洪亮。教师要为学生们的发言创造宽松的环境,不管他们说得是否正确,能站起来发言就是好样的。

三、阅读课本、心脑并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源泉。阅读课本应要求学生读懂、理解、记忆,防止流于形式。要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缺乏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可以适当增加看书的成分,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算式以及叙述文字的能力。虽然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但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读题,也可以让识字较多的学生读题。

阅读课本还要求学生手脑并用,纠正只用眼睛看不用笔记的“看小说式”的阅读方法:要边看边做记号,把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记下来,这样持之以恒,就能逐步养成独立阅读课本的习惯。除了指导学生读课本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发现课外书中以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初步深度学习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

要使学生独立思考,首先要选择好思考的材料,创设思考的情境。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要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应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要注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可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机会。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還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问题有时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也可以将一些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留待以后解决,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意识。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可能产生新的见解,有了见解就会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总之,一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只有多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才能让习惯之花灿烂绽放。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课本习惯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习惯
上课好习惯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好习惯
谈独立思考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