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初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策略探究

2020-01-11魏源涛

考试周刊 2020年102期
关键词:创作

摘 要: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浓缩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再现着历史,见证着文明,成为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

关键词:理论知識;鉴赏兴趣;鉴赏方法;创作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沃土之中,诗歌是一束耀眼的奇葩,它浓缩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再现着历史,见证着文明,成为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从承载文化遗产这方面而言,古典诗歌有着其他文本所不具有的优势。学习古诗,就是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古典诗词在现实生活当中,处处可以看到,尤其是在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妙笔生花的效应。古典诗词所具有的独特的生命力——有着无可比拟的审美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民族情感教育作用。

一、 教给学生鉴赏理论知识

要不断提高初中生鉴赏古典诗歌能力的提高,培养他们丰厚的诗歌鉴赏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如果没有相当丰厚的诗歌鉴赏理论知识做基础的话,就根本谈不上鉴赏实践的开展。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从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情感、种类、表达技巧、意象、意境等方面,给学生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加以指导。这样,学生在具体进行鉴赏实践的时候才不至于说外行话,学生的鉴赏实践也才能够走上较为正规的鉴赏轨道。

二、 激发学生诗歌鉴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采用学生愿意接受的形式,具有巨大的煽情作用,用此最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鉴赏的兴趣,不能一味地老师讲授、学生背诵。一首生趣盎然的诗歌变成的教条的程序背诵读式,学生对学习诗词会越来越没有兴趣。如讲授李商隐的《无题》时播放徐小凤的《别亦难》。有些学生因为爱唱流行歌曲,便不知不觉把这些诗词给背了出来,乐在其中。于是,进一步要求学生自己去找类似的歌曲来唱。在同学们都能熟练吟唱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其韵律之美,给学生讲解诗歌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告诉学生,许多古诗本来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是可以谱成歌曲广为传唱的,不少优秀的古典诗歌在当时其实就是“流行歌曲”。这样一来,原来遥远的古典诗歌一下子在心理上被拉近了,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也明显有了提高。同时,引导学生到名胜古迹等有古典诗词名句的环境中去历练,还可以带领学生在一些书画作品展览活动中接受熏陶。

三、 教给学生正确的鉴赏方法

古典诗歌理论知识犹如一把打开鉴赏之门的钥匙,但“进门”之后,更多的则是学生的鉴赏实践,尤其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教师还不能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去进行鉴赏,学生的鉴赏实践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而且教师的引导应当力争做到“适时、适地、适度”。

“适时”即指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之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一定的鉴赏实践训练,而且时间间隔不能拖得太长,尤其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之间的时间不能太长,太长则理论知识遗忘得多而且快,对于提高鉴赏水平没有多大的益处。

“适地”即指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该在课内,而古典诗歌的鉴赏实践则要放眼生活,甚至于要放眼阅读视野所及,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或者课本内。语文既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尤其是诗歌鉴赏,其范围极为广泛,大到生活,小到阅读材料,再小到游览名胜古迹所见古典诗词及楹联等等。只要有机会接触古典诗歌,也就有机会进行古典诗歌的鉴赏了。因此,此“地”就包括课内课外、阅读材料、生活范围等等。

“适度”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实践时,要注意古典诗歌鉴赏的数量的安排与把握,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过多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过少又达不到训练的目的,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鉴赏实践。何况学生的负担本身已经很重了。因此“度”的把握异常重要。我们的做法是五大类型(抒情诗、赠别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的诗歌,有选择地每一类型诗歌讲解二至三首,这样既能够顾及诗歌鉴赏种类的全面性,又能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不至于加重学生的负担。诗歌以其深远的意境、丰厚的内涵而成为华夏五千年的文明。这就需要做老师的在诗歌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深入体悟诗歌的深远意境和丰厚内涵。诸如标题的暗示,作者的生平、思想,意象、意境,表现手法以及关键词等,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词,如对杜牧《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中“寒”字的理解,不但是季节的交代,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暗示,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还有王维的《使至塞上》,也要着重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妙处,“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四、 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切入点进行教学。第一切入点欣赏古典诗词就要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从领略、把握诗词的意境入手,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诗词那种深邃的、优美的境界,那种优美的艺术魅力。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的艺术标准,也是欣赏诗歌首先应当注意的。什么叫“意境”呢?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面这样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王国维又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其实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情和景的密不可分,也就是我们欣赏一首诗,看它怎样写景,看它怎样通过写景来把思想感情融会其中,这是古代诗歌创作意境的一种艺术追求。第二个切入点应该是语言美。因为中国古典诗词也是语言的艺术,是最精粹的、最精练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人们说这个语言很美,就是讲它的语言像诗一样,所以诗的语言是非常美的语言,诗歌的语言如同绘画的颜料,这个画面再美,也要靠语言来涂染它。所以诗歌的语言美,可以使作品表现出一种绘画美。古代的诗歌概括力强、体制小,所以要求语言比较准确精练、生动形象。第三个切入点就是形式美。中国古代诗词是最讲究形式的,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各种规律、各种体制,再结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使得古代诗歌在形式上具有一种音乐美和建筑美,诗读起来很好听,抑扬顿挫;也有一种建筑美,诗很规整、很整齐,就像我们现在盖的楼房一样,上上下下都是方的。

把握好以上三个切入点才能使我们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时做到游刃有余,有的放矢。在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能力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能力,首先应该从“读”这一方面做起,只有通过学生熟练地读,反复地读,才能使学生朗朗上口,熟记于心,才能真正领悟诗词的语言美。如,在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可以让学生将整首诗读熟,然后让学生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以加深记的印象,以达到对整首诗的理解。其次是全面准确地把握好诗的大意和主要情感。每一首诗的大意不难了解,学生可以通过对一些资料书、古文对照注释和网络资源等的查阅,迅速掌握诗的大意。了解诗的大意后,可以让学生归纳出诗的中心意思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在熟悉整首诗后,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每一首诗都有其一定的意境,理解诗歌的意境也是学生目前学习诗歌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出一首首诗来,但却无法理解诗的意境,那么,这就需要老师在这方面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要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爱好,只有增添了学生这方面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利用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中国古典诗词,才会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积累、去收集与诗词有关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的素养,提高自己的水平;让学生多掌握一些中国的历史,多了一些中国历史人物以及他们对中国诗歌的贡献与成就,从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去了解中国古诗词;了解中国古代诗人、词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社会风情、人生遭遇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对于把握诗词的意境有很大的帮助。了解所学的每一首诗的写作背景、写作缘由、写作意图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能够更加全面地让学生了解诗的意境。如在学习王之涣的《凉州词》时,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就不难理解本诗的意境:“黄河远上”预示征人远戍边疆,“孤城”更直接点明了所处位置的荒凉、偏远,一座孤零零的城池只有环绕的荒山做伴。“羌笛”在诗词中本就是孤寂、幽怨的象征,“杨柳”则是离别的象征,二者联系起来意思明显不过了,说的就是远离家乡,与亲人长期别离的苦楚!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则是近一步将战士们的孤寂、思念之情推到了“绝望”的地步!第四是把握好诗的形式美,中国古代诗歌因其独特的形式,才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给人一种音乐美、绘画美、艺术美的感受,达到其熏陶人、陶冶人、教育人的良好效果。那么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很好地把握好诗的形式与结构。如诗的平仄、押韵等。这些虽然不要求学生在这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但能整体上把握其形式是必要的。

总而言之,我国古代优秀的诗词曲作品有着高度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从而增强文化素养,提高我们认识生活、概括生活、反映生活的能力,為适应新时代的新挑战,打好坚实的基础。在一定数量的诗歌鉴赏实践训练之后,学生深感:原来诗歌鉴赏理论知识对于诗歌鉴赏实践有如此的重要性。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运用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且有意识地使用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鉴赏实践。这是符合诗歌鉴赏“理论-实践-理论”规律的,也是符合认知规律的。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3]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教学与管理,2001(8).

作者简介:魏源涛,福建省南平市,南平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创作鉴评
当创作不再是幸福的事时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场说来就来的雨》创作谈
纳兰词对当代词创作的启示
诗词创作“三要”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