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索
2020-01-11郭琳琳
发展儿童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师的根本使命。儿童要发展,就得真正解决儿童的真问题。这里的真问题指的是课堂要追求真实效,教师要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使孩子获得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卢梭的《爱弥儿》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孩子的教师应该是年轻的,而且,一个聪慧的人能够多么年轻就多么年轻。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他本人就是一个孩子,希望他能够成为他的学生的伙伴,在分享他的快乐的过程中赢得他的信任。”这段话其实是道出了教师必须拥有儿童立场,即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与儿童同频共振,了解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发展儿童、引导儿童,以童眼看世界。笔者以“那些我想要的东西”及“他们都是劳动者”两课为例,谈谈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
一、关注真需求,了解儿童
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这样说:“成年人把儿童看作是心灵里空无一物、有待于他们去尽力填塞的某种东西而已。”事实上,儿童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独特的,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理解水平、思维方式和成长需求。倘若你没有走进儿童的世界,充分了解儿童,你就无法洞察儿童,就极易以成人的视角来揣摩儿童的需求,从而导致儿童学习的“虚无化”,无法使儿童的道德学习真正发生。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那些我想要的东西”一课中提到的名牌书包、从城里买的运动鞋等,难道真的是学生想要的东西吗?课前,教师请学生填写“心愿卡”,写下想要的东西及想要的理由。教师从“心愿卡”中发现,名牌书包、从城里买的运动鞋、游戏卡等都不是学生最想要的东西,他们最想要的是电子手表、无人机、手机等智能的、高价的东西。于是在教学中,教师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以一段“小倩哭着要买1,590元电子手表”的视频为素材展开教学,代替教材中“小倩吵着要买名牌书包”的案例,通过辨析、讨论,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合理的要求。教师了解儿童的真需求,除了物质层面的,还应该包含精神层面的。因此,教师选择了“心愿卡”中学生提及最多的养宠物,养宠物的背后恰恰折射出的是学生的真需求——父母的陪伴,这是学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是当今很多学生所欠缺的。于是,教师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大胆抛出“我想买只贵宾犬,但没时间照料它,怎么办?”这样一个现实而令学生左右为难的问题情境。同桌进行交流,提供锦囊妙计。观课中,笔者不禁为执教者的精准“把脉”感到佩服,教师俨然就是一个身处课堂的“儿童”,和所有的学生同呼吸,共“疼痛”,这样的课堂充满了“童味”。
二、关注真盲点,理解儿童
教学盲点,即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的、需要教师加以讲解和指导的,却被教师无意忽略的知识。理解儿童,就是要把儿童放在心上,走近儿童,讀懂儿童,关注他们每一个成长的变化,清晰知道他们现今站在什么位置,需要什么样的引导。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道德学习的学科,盲点不扫除,很难实现道德的内化与生成。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他们都是劳动者”一课,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劳动者,即指参加劳动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人。试教中,笔者发现学生很容易从调查表“我身边劳动者”上的职业、具体工作两栏人手。通过对比,他们知道从事不同工作、社会分工不同的人都是劳动者。那么学生学习就没有盲点吗?非也。课堂中学生的发问引起了教师的深思:“乞丐算是劳动者吗?学生是劳动者吗?”教师意识到,学生学习存在三个明显的盲点:第一,不劳而获不应属于劳动者范畴;第二,劳动方式不同,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脑力劳动更多依靠的是知识的储备与运用;第三,从法律角度而言,劳动者具体指要达到法定年龄的人(劳动者最低用工年龄为16岁,除特种工作外)。课堂上,教师通过查阅工作档案、法律条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三个盲点。因此,乞丐明显地并不能算是劳动者;学生目前还不是劳动者,但未来却是劳动者。课堂上,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清晰地知道了劳动者的定义,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为家庭、社会、国家服务的年满16周岁的人,才能称之为劳动者。教师基于儿童立场,关注学生真盲点,充分挖掘教材隐性的法治因子,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关注真想法,尊重儿童
尊重儿童是蒙台梭利的思想核心,她指出,“必须创造一个童年的世界”“儿童必须自己塑造自己”。其言下之意是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儿童,尊重他们的真感受,让儿童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想法,以期在儿童的世界里塑造自己。
仍以“那些我想要的东西”教学为例,其中一个教学片断令笔者印象深刻。一个女孩说:“矿泉水喝起来没什么味道,牛奶我又不想喝,我要买饮料,饮料特别甜、特别好喝。”如果你是她的父母,会怎样回答她?讨论交流开始了,全班同学意见几乎都一边倒,都认为女孩的要求不合理,他们纷纷从健康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联系生活加以论证:“饮料并不能解渴,如果喝多了,肾还会出现问题。”有的引用看过的视频来佐证:“你看过牙齿放入可乐中被腐蚀的视频吗?饮料中加入大量的色素、添加剂,对身体的危害很大。”……这个时候,有个学生怯生生地举手示意:“我的看法不同,我觉得我们应该有选择地买和喝。倘若这次是因为我考得特别好,爸爸妈妈为满足我的心愿,偶尔买一回,适量喝一些,也未尝不可。”这就是儿童,这就是儿童的真想法。听课者忍不住为这个敢于大胆表述真实想法的学生而喝彩。教师对于孩子的真实表达充分尊重并给予肯定,并未加以批驳。确实,有时候某些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更何况,对于什么是合理要求,什么是不合理要求,这里还含有“适用”的原则在内。为这位将儿童置于课堂中央、善于倾听、善于悦纳的教师而喝彩!
四、关注真问题,发展儿童
著名教育家怀特曾经说过:“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发展儿童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师的根本使命。儿童要发展,就得真正解决儿童的真问题。这里的真问题指的是课堂要追求真实效,教师要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使孩子获得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如“那些我想要的东西”一课,学生的真问题是“想要的东西,思而不得怎么办?”。教师以学生的真需求——陪伴——为重点,以学生最想要做的事——养宠物——为素材,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抛出“我想买只贵宾犬,但没时间照料它,怎么办?”这样一个现实中令学生左右为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交流,思维互相碰撞,给彼此提供锦囊妙计。有的学生说:“我专注学习,这样渐渐地就忘了。”这是多巧妙的转移注意力法啊!有的学生说:“我先把这想法搁几天,然后再问自己是否真的这么想买贵宾犬,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不买了。”这时,教师适时总结学生的想法,他们采用的是冷静法。有的学生说:“既然爸爸妈妈和我都这么忙,没精力照顾它,买它,岂不是害它吗?不如我先买几条金鱼来养,等我长大后有能力了再养它。”“如果我真的没时间照顾它,那我就经常去逛逛宠物店,看了也过瘾。或者买个便宜的毛绒玩具来代替它。”他们采用的是替代法。正是在这样的交融中,学生意识到思而不得不可怕,可以有很多妙招来化解。在这样的畅所欲言中,学生不断在修正自己的观点,完善自己的策略,获得了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五、关注真生活,引导儿童
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提升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小学道德与法治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确定学习的主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时时刻刻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真实生活,引导学生的道德学习与成长。
如“那些我想要的东西”一课,教师课前先请学生填写“心愿卡”,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其次通過讨论他人不合理消费的案例激发学生反思自己心愿的动机。“再看看你的心愿卡,你觉得理由充分吗?有没有想改动的地方?”这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最后设计了心理策略和行为策略的指导环节,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生活,真正做到合理比较、自我克制消费。从“关注一反思一改变”,始终围绕学生的真生活,引领儿童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再如“他们都是劳动者”一课,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先从调查身边的劳动者入手,体会亲人也是劳动者;再到寻找校园里的劳动者,感受身边的劳动者;接着通过《致敬“五一”最美劳动者》的视频引导学生感知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最后组织学生观看震撼人心的《平凡英雄》视频,让学生感受2020年抗疫大军中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劳动者。在这样的教学线索中,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可知可感可触,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明白劳动不分贵贱,是平等的,每—份劳动都值得被尊重。这样的引导没有牵强附会,没有大张旗鼓,更没有哗众取宠,有的只是“润物细无声”,我们依稀可听见学生成长“拔节”的声音。
【郭琳琳,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康城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 孙格格